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思维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以“正切”一课为例,基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设计多层级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由数学感知上升到数学理性,突破认知难点,揭示数学本质,在活动逐级递进的过程中积累思维经验,形成思维策略,升华理性精神,实现对理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一节以理性思维为主的研究课——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这一课例应当说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积极地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正如课例提供者郝澎与康晓东两位老师以及各位点评老师所共同认识到的,上述问题的提出有其一定的现实背景,这就是《普通高  相似文献   

3.
一、在丰富想象中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中心环节,更是创造发明的强大动力。众所周知,达尔文从一个笃信神学者,到放弃神学,抛弃上帝,成为一个坚定的生物进化论者;哥白尼大胆否定了“地球中心说”,成功地创立了“太阳中心说”……都离不开求异思维,这就是强有力的证明。教师应清醒的意识到,要防止学生养成人云亦云的思维习惯。我曾听过一位老师上的一节识字教学课,她不只教给学生利用偏旁部首、新旧字对比等一般方法去记忆字,还启发学生进行奇特联想、编谜、描绘等方法记忆字。有一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记忆“…  相似文献   

4.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这一问题的引发源于前阶段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一课。这节课,让学生学会“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计算并不难,但关键是如何知道“为什么可以乘倒数”的来龙去脉却存在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5.
《一节以理性思维为主的研究课——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这一课例应当说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积极地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10月11—13日,刘银老师在江苏省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执教的“圆的切线与切点弦”一课,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作为刘银老师的导师,笔者全程参与本节课的研磨,通过多次交流,逐渐将“教会学生理性思维”确立为本节课的教学追求,并作为我校数学中心组建设的指导意见。本节课是该教学追求的一次较全面的尝试,同我省高中数学教育与教研的主题“为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而教”以及本次活动主题“深化基础,突出思维”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7.
正一、归纳思维及其培养示例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途径。归纳和演绎就是实现上述途径的两种推理形式,也是两种基本的逻辑思维方式。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就是归纳思维。它是一种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如,由金、银、铜、铁、铝等金属能导电,归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课标”的前言中有这么一段话:“从小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的问题,”这一句话就体现了思维教学是科学课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关于思维教学的历史,可见在我国的中小学至今尚无单独开设思维教学课程,思维教学方式只属于容入式指导.即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  相似文献   

9.
1 一般化、特殊化的基本认识 1.1 一般化和特殊化构成了数学抽象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 郑毓信、梁贯成老师在《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一书第二章第二节“高层次数学思维的研究”第115页中指出,“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是认识的一个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在数学的认识活动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具体地说,一般化和特殊化即就构成了数学抽象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0.
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学习基础。思维包括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的。它们齐头并进了,学生的学习才能有进步、有发展。但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感性思维,却忽视了理性思维能力培养。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我认为激发扩散机智和转换机智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的好办法。一、激发扩散机智扩散机智就是对一个问题尽可能多地提出多种设想、多种解答、多种答案,或者回答一些非惟一答案问题时产生的想法。四上18课“制作叠层电池”这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制作,了解电池的制造,学会制作叠层电池的方法;(2)练习用叠层电池和卡纸制作小动物造型。这一课分两个课时完成,一课时完成叠层电池…  相似文献   

12.
周登朝 《福建教育》2005,(11A):20-22
新课程大力倡导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体验”、“感悟”,于是众多教者蜂拥而上,课堂上“体验”、“感悟”之风盛行。一片热热闹闹的说读评议声中,似乎忘记了培养理性思维也是阅读课堂的教学任务之一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理性思维的教学价值,让体验活动和思维活动如车之两轮,并驾齐驱,相信可以给课改波涛中的弄潮儿们以适当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一、自我监控解题概念 《2005年高考考试大纲》“数学学科命题基本原则”中指出:“数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体.”“能力立意,就是以知识为载体……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为适应这一重大改革,高中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理性思维的培养已是迫在眉睫.那么.  相似文献   

14.
以阮庆元老师“化学反应的三重表征”一课为例,阐释为思维发展的进阶化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从情景呈现、宏观辨识、微观辨析到模型建构,驱动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到符号表征,实现学生思维由操作性、直观性、发散性等低阶思维到批判性、聚合性、系统性、创新性等高阶思维的深化和内化。  相似文献   

15.
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刊在 2 0 0 0年第 7期刊登了我和胡成奎、澹台全鹏、张春强三位老师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课例 ,并在2 0 0 0年第 1 1、1 2期以较大篇幅发表了各地老师的评析文章 .读了这些“点评” ,再回顾和反思自己的课例 ,虽谈不上“千疮百孔” ,但错误和不妥之处确实不少 .下面谈谈参与这一活动的感悟和收获 .一、由课例的教学过程可以提炼出“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学习的结构图示  二、“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课堂设计 ,凸现一个中心、两个基点、三个层面一个中心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教和学 .两个基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一般形…  相似文献   

16.
反复研读刘亚平老师的《课例:“余弦定理”的教学》,感慨颇多.数学之所以成为一门自然科学并且越来越凸显其价值,不仅因为它是一门理性思维的科学,为人们提供了理性思维的范式、完善的方法论,而且它“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数学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的质性考量.下面从教育价值的视角对课例做教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其中关于“数学思考”这一目标直接指向学生在与数学相关的一般思维水平方面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让“思维体操”贯穿于数学课堂始末。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课本上典型的例习题,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教育教学价值,可以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这些题目,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加,能够不断的开掘出新意,训练发散思维、联结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其综合素质;一道好的习题,常常就是一个好问题,不仅可以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式的变式训练;可以进行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推广与演变;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1].2010年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理科)在数学能力考查方面也明确指出:“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应检测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数学教学就是思维的教学,培养思维能力,从根本上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理性思维的有效培养,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推理思维能力、建模思维能力等的协同培养,以此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别从实验教学、习题课、复习课入手,着手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