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国时期煤炭资源的开发是淮南城市近代化的原动力,铁路营建加速了淮南城市近代化的进程,而日军的侵略使淮南城市近代化偏离了正常轨道。淮南城市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呈现水平低、速度慢,过度依赖煤矿经济,缺乏统一的行政系统支持,城市化和近代化同步进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以江浙地区为背景,把士绅近代趋变之一-转向“新学”这一变化纳入以上海为中心和首位城市的近代长江下游区域城市等级网络体系中加以考察,从人与环境(城市近代化)互动的角度揭示晚清学绅演变的林林总总及其对新式教育普及的影响,从中折射出晚清士绅鱼龙混杂、传统与近代化交相辉映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3.
近代东北城市发展起步较晚,在其它地区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快速推进时,东北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还尚未起步。二十世纪初年,东北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开始起步,二十年代东北城市开始迅猛发展,其特点为:一是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社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二是城市功能开始由以政治和军事为中心转变为以经济为中心,生产方式也由手工工业向机器工业转变;三是城市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市政设施,市政建设开始由传统型向近代型转变;四是城市新的教育机构不断涌现,报刊、出版等文化事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4.
清末华北铁路体系初成诸因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叶后,由于西方入侵中国、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打击,内忧外患、威权日衰的清廷,把军事、交通等现代技术的引入,视为稳定政权、抵御外侮的必要手段。因此,近代中国最初的铁路建设,并非完全是经济发展或工矿业需求的产物,这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明显特征。尽管清政府建设铁路体系的出发点不在经济需求,但除个别边疆线路所具有的国防意义外,多数铁路的建设自然沿袭旧有官道、驿路或商路,一些线路则因受制于出资国家的利益考虑而选择了以沿海港口城市为终点。由此,华北区域的工商业发展开始了受制于外贸、以东部带动西部的时代,以行政中心为商业终级或中级市场的传统商业网络,渐次演变为以东部港口城市为终极市场、以具有铁路交通条件的各行政中心为中级市场的新型商业网络。华北区域工商业发展及城市变动的新格局,反过来也推动以铁路为骨干的近代交通体系由东向西的梯级建设。  相似文献   

5.
唐山近代修筑了铁路,兴办了公路运输,发展了水路交通,开创了邮政电信事业,这些反映了唐山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前,乐山为长江上游一典型的封建性地区政治、经济、交通和化中心城市。其近代化进程开始于19世纪末期。在外力和内力两种近代化的动力中,外来因素——传教士及外国势力为这一进程启动阶段的直接动力,其后内力的作用逐渐显示。至20世纪初,乐山城市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商会和公司的出现为其标志。此后它开始向具有近代意义的内陆中小城市转变。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浪潮,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改为资本输出,加紧争夺中国利权。本文主要目的:介绍奉天地区的交通发展以此呈现出日俄两国对奉天地区的侵略过程,研究方法以重要港口和铁路交通的建设为例,主要结果是展现奉天地区在外国侵略不断加深过程中的曲折的近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近代宁波帮在区域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商业金融、工业交通、文化教育以及社会政治诸领域宁波帮在推动宁波近代化进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说明在旧中国地方政府无力领导近代化重任的情况下,民间社会的作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法战争开启了龙州城近代化之旅。对外开放是龙州城近代化的主要动力,粤商缔造了龙州城近代市场,地方政府出于国防安全考虑也积极推进龙州城近代化建设和发展。梳理近代龙州城兴衰这段历史,有助于帮助我们对加强世界横向交往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变革作用的思考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
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始,中国近代化的民族报业就出现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报业的近代化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代民族报业的产生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代民族报业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而且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株萍铁路和粤汉铁路相继建成通车。株洲作为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在抗战时又由此向西展筑湘黔铁路,遂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对株洲城市的兴起有着巨大推动作用:铁路枢纽地位带来了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使株洲迅速成为货物转运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促进了株洲近代工商业的起步、发展与繁荣;导致了株洲人口的聚集和街市的扩张。在50年间,株洲由一个小集市迅速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经济发展硬环境构成要件的交通基础设施,已成为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怀化被誉为"火车拖来的城市"。交通尤其是铁路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十一五"新一轮发展中,作为内陆山区的怀化,仍需坚持交通先行,把交通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全力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3.
昆明城市国际化定位及其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城市要素聚集和城市功能来看,昆明已具备建成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条件。昆明城市国际化的定位应为:以城市现代化建设为基础,以完善的城市功能为依托,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现代物流、商贸金融、信息服务、研发创新和文化教育为支撑,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综合性、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昆明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凝聚城市文化,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政府效能,以此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近代石家庄是因路而兴的城市典型,石家庄铁路枢纽的形成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对日后石家庄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石家庄铁路交通枢纽的城市化是零起点,城区发展自然以铁路车站为中心,逐步向四周外延拓展;作为不同轨距枢纽,京汉路与正太路的机车与车厢不能过轨,给联运造成难以克服的困境,而相对石家庄的城市化而言,却具有“楚弓楚得”的效应;近代石家庄铁路枢纽呈现由丁字形向十字形的过渡,相比之下,丁字枢纽存在的时间更长,对石家庄的影响更大一些;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铁路枢纽所占空间对城市的切割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入手,详细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需求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核心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短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网络是形成城市体系网络系统和城市群系统的物质条件和必要前提,交通条件的改善对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构建区域最优的空间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黄蓝"两区"的开发特别是黄河三角洲被定位为"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大运量低排放的铁路运输势在必行。在分析滨州铁路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滨州铁路交通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因其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的现实,在安全管理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立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现阶段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七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防城港市作为广西沿海新兴的地级市,其所辖的港口、防城两区的城镇空间格局有其固有的特征,目前防城港市辖区的城镇化水平还处在城镇发展的极化阶段,其城镇空间格局呈现出较明显的东密西疏格局,且城镇发展的空间差异明显、边境城镇的实力脆弱等;影响城镇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资源条件、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人口的集聚及交通设施的牵引等;但防城港市辖区城镇发展动力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区位动力、港口动力、海洋资源动力及旅游资源动力等;在立足于防城港市辖区现有城镇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城镇空间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铁发展历来都是靠国家财政补贴的政府负债工程,我国政府实行严格限制发展的策略。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大胆发展土地增值优势、准确制定地铁票价、巧妙借助金融市场工具等一系列措施增加地铁经济效益,尽快回收巨额成本。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业不断成长,它将会成为提高城市形象、缓解交通压力而自由发展的成熟行业:  相似文献   

20.
发展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适应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选择。本文简要论述了轨道交通系统的优势,认为在大中城市建设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