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虹  张锦 《新闻知识》2012,(10):117-118
各类传媒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塑造过程中应采取良好的对策才能使旅游目的地形象产生增值。  相似文献   

2.
公共传播是组织运用传播手段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公共传播,是旅游目的地相关组织针对旅游目的地范围内具有整体性、公共性、战略性的旅游产品进行的一切宣传、推广等公共关系活动.[1]一般而言,公共传播具有塑造旅游地形象和保持旅游信息对称的作用,[2]陕西省的文化旅游公共传播尚未充分发挥这两个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3.
时郁婷  栾慧勇 《视听》2023,(5):17-20
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哈尔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否有吸引力决定着旅游相关的各项数据表现好坏。要想通过抖音平台传播哈尔滨旅游目的地形象,可以打造政府机构官方抖音号,注重本地多元文化传播,重视旅游直播渠道搭建,培养和塑造意见领袖。在利用短视频传播城市形象之前,各地文旅机构应先把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打造好,然后通过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短视频吸引各地游客,进行整合营销,形成良好的旅游口碑。  相似文献   

4.
魏巍 《大观周刊》2011,(51):239-239
旅游目的地的直接对外形象便是由旅游宣传口号带给游客的,因此旅游宣传口号必须简单、独特、具有强有力的感召力的才能够被人们所记住。本文从旅游宣传口号的衡量标准和原则出发综合分析重庆旅游宣传口号-重庆非去不可.指出重庆旅游宣传口号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韩婧 《大观周刊》2010,(46):145-145,80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旅游形象策划与传播的研究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凯里地区文脉,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形象定位,并从视觉形象、其他感官形象、行为形象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最后论述了凯里形象塑造以后进一步的传播策略,以期为凯里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东南卫视<神州侠侣>栏目2007年开展了"福建最佳旅游目的地"的大型推举活动,在运作活动的实践中,栏目以福建各"旅游目的地"的最佳宣传效果为最终追求,尝试引入市场营销中的usp形象策划理念,主动与各地旅游部门协作,积极参与各"旅游目的地"的ljps形象定位,力争为全省各个"旅游目的地"制订个性传播策略.本文试对栏目的这一尝试作阐述.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研究多集中在行为方面,较少从听觉方面深入研究。本文以陕北民歌为研究对象,从歌曲知晓率、感知渠道、感知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意义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第一,听觉对旅游地形象感知具有间接性,影响范围较广,为听觉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奠定了基础;第二,听觉因素现阶段对旅游地形象影响作用有限,但对于特定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听觉和视觉两大系统在以后旅游开发与研究应相融合,挖掘各地独特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网络议程建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论题,在分析、整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展开了实证调查.使用SPSS16.0统计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网络议程建构旅游目的地形象这一论题,并从旅行者媒介使用习惯、网络信息源及信息类型的选择等方面,为旅游目的地形的网络传播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旅游目的地宣传与传播系统的建立,目的是使旅游目的地通过全方位的整体营销手段与潜在旅游者或现实旅游者进行沟通,建立自身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鲜明的整体形象,并最终实现该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与旅游商品的全面销售.旅游目的地宣传与传播系统建立的具体方法是在分析传播的信息与内容以及传播受众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和运用各种恰当的、成熟的宣传与传播手段,构成该旅游目的地的宣传与传播系统,以此宣传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并使这一特色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旅游目的地宣传与传播系统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即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受众.  相似文献   

10.
文旅融合将文化的旅游性和旅游的文化性有机统一在一起,其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和传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旅游形象传播包括主体、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五个要素,从传播学的视野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以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为结合点,建构旅游形象传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网易网站携手多家媒体举办的最受欢迎女性电视广告获奖作品的分析,指出其塑造的女性形象破除了传媒长期以来存在的性别误导、超越了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折射出媒介性别观念的嬗变.本文还就广电传媒应如何塑造现代女性形象.突破社会性别"刻板成见".实现当代女性职业多样化、形象立体化、定位丰富化的形象塑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郑萍  许莹 《今传媒》2008,(5):6-8
一个地区的形象,包括政府形象、文化形象、公民形象以及传媒形象,对地区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它不仅是这个地区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构建经济软环境的重要因素.地区形象塑造靠传播来完成,因此传媒是形象传播的首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朱佳奕 《新闻世界》2014,(2):181-182
国家形象塑造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目标,利用媒体构建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当今公共外交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对国家形象的塑造造成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和中国一衣带水的东南亚邻邦,大体相同的文化背景更决定了传媒在国家形象塑造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造就了大众生活追求的高质化,公众的心理需求转向了休闲度假的方式.这种方式带来了旅游地产业的热潮,同时带来了旅游地产形象与旅游地产综合实力的紧密性.虽然旅游地产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是其自身发展战略体系中的新兴工程,但却占据了一定的重要地位.本文讨论旅游地产形象塑造与传播两大问题,认为旅游地产形象的塑造需要从旅游地产企业的形象、景区所在城市形象、稀缺资源、基本设施建设、文化内涵等多角度考察;还需从新媒体传播、广告传播、口碑营销、公共关系等层面研究旅游地产的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15.
云南旅游的成功发展经验,走过的是一条由资源宣传到品牌形象宣传的道路.品牌形象是作为地方旅游资源宣传保护策略而提出的,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集中代表,它不仅有利于增强对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力度,而且还可以整体提升所属区域的文化品位,扩大影响,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16.
冯静 《新闻前哨》2021,(1):25-27
为提高社会凝聚力与国家软实力水平,强化我国在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新时代的国家形象建构不仅要基于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渠道进行舆论引导与形象塑造,还应当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借助新媒体技术与传媒平台创设系统性的国家形象宣传体系.政府部门应与传媒行业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打造能够塑造并维护良好国家形象的新媒体发...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外在形象,它是国家综合国力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也是国家主权宣誓的无形体现。因此,国家形象本身意义非常重大,它对于国家在国际中地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的体制与行为的完善,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的基本内涵与客观的条件基础,但是国家的形象塑造就离不开大众传媒。通过媒体传播影响公众的舆论导向,传播并表现国家形象,通过外宣传媒表现国家总体形象,也成为了各国外交的手段之一。由此,我们应该遵守媒体传播的有关规律,并融入世界传媒体系,提高塑造国家形象的能力。笔者基于此,首先分析当今社会传媒力量对于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及影响,然后重点介绍了外宣传媒的塑造国家形象的相关策略,最后提出了在塑造国家形象中传媒必须遵守的媒体规律及相关注意事项,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旅游目的地宣传与传播系统的建立,目的是使旅游目的地通过全方位的整体营销手段与潜在旅游者或现实旅游者进行沟通,建立自身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鲜明的整体形象,并最终实现该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与旅游商品的全面销售。旅游目的地宣传与传播系统建立的具体方法是在分析传播的信息与内容以及传播受众特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25次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快速上涨。互联网作为各种旅游信息和服务的主要媒介途径,对旅游者认知旅游目的地形象有重要的影响。如何有效对网络进行议程设置,减少网络传播当中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负面影响,将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管理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0.
亓元 《新闻战线》2015,(7):118-119
旅游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元素之一,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逐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旅游形象不仅代表了地方城市的风土人情、文化风貌,还代表了中国强大的文化底蕴。地方旅游形象对于地方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带动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旅游形象的塑造变得十分重要。在地方旅游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大众媒体以其自身传播范围广、生动形象等特点成为地方旅游形象塑造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