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教学美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教学美是新时期从事化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化学教师通过化学教学美,使学生领会到化学学科中存在的美的思想内容、美的知识结构,受到美的熏陶,即轻松愉快地学好化学,又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了智能,塑造了人格。化学教学美体现在教师对化学知识的传授中,体现在师生教与学的互动中。化学教学美实现的途径主要有化学教学内容美、化学教学语言美、化学教学教态美、化学教学情感美。  相似文献   

2.
说“美”     
究竟什么才算美,自古以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到了现代,有一种新说法,美包括外表美和心灵美。苏联诗人马雅柯夫斯基曾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才华、气质和品格。”的确,假如没有内在的美,任何外表的美都不可能是完备的、长久的。而心灵美的人,不管外表是否美丽,总是受人欢迎的。像《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摩多,尽管相貌丑陋,但他的善良心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都会喜欢他。在今天,大家都认为“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不过,我觉得现代社会,外表美与心灵美一样重要。打个比方,外表美像鲜花,心灵美如果实。只关心自己外表…  相似文献   

3.
美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这是一个不争事实。然而,在新闻摄影领域内对美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颇,有人认为新闻摄影有了美的存在和追求美就是唯美主义。特别是对于在表现方面,美的表  相似文献   

4.
当一个新闻工作者,在观察周围一切时,也不乏用审美的眼光进行审视,自觉不自觉地去探寻其中包含的审美价值。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记者采写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美的探寻过程。美是什么?美在哪里?这个在历史上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才由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一个唯物主义的命题——“美是生活”。我们探寻美,就是要到生活中去探寻美、去探寻生活的主体——人的美。作为社会主义新闻记者,就是要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活实践中去探寻美,去探寻这一生活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留心皆有美。美,  相似文献   

5.
正当记者拿起笔来撰写通讯的时候,总想写得既有力度又有文采,有时不免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堆积一些华丽的辞藻,以为只有这样才算"美",才有水平,才有学问。其实不然,我们说:"高雅之美"是"美","通俗之美"也是"美"。通俗并不等于肤浅,是因为它把高深的道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现出来,从而产生美感,使通讯增色,给人以启迪。那么,怎样使通讯写作体现出通俗美呢?  相似文献   

6.
美琳达失业有几个月了,依靠政府救济金度日。她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这里有保护得很好的人文景观,风光旖旎。从华盛顿来的公交车线路,经过美琳达家门前,而且不远处,就是一处车站。 有了几次坐车的经历,美琳达发现,车厢内有时显得拥挤。尤其一些老人,动作迟缓,有限的座位往往被年轻人捷足先登,美琳达意识到,并非所有的年轻人都有很好的教养。  相似文献   

7.
各种各样的美存在于一切影视作品中,那么,电视片的节奏美又是一个能够包括所有艺术之美的总纲,我们探讨它的节奏美,可以辐射电视片的拍摄、制作的各个层面,理解了电视片的节奏美,就有了制作节目的最高目标,也就能在具体的拍摄活动中明白了一个目的,为什么要这样拍摄、这样写解说、这样运用同期声、这样编辑画面。  相似文献   

8.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除了把原标题的意义译出来,还力求以美的形式再现原标题的风格。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需要有美的视角。本文从简约之美、音韵之美、整齐之美、形象之美、幽默之美、意境之美等美的视角,探讨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之美。  相似文献   

9.
美是什么?由于美有多义性,所以想用一个完美的结论把它固定化是很困难的。但起码有这样一些因素必须考虑。首先美是审美主体的人所理解、所认识的美。美有强烈的社会性。离开了社会意义的内涵,美或者消失,或者降同于动物的生理需要。例如人以松、竹、兰、菊等花卉草木为美,那是因为它们的自然属性被赋予了人所需要的象征意义,是物质现象的心灵化。而在动物眼里,它们与一般植物是没有区别的,共价值无非只是能填饱肚子而已。人若按照动物的生理需要来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多样化的世界也充满了美,而人人又都在追求美。作为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同样也肩负着反映人世间美好的事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如果对美缺乏敏感,不但写不出好的文章,也不能美化、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新闻与美学,这二者初  相似文献   

11.
刘燕 《兰台世界》2014,(12):133-134
汉代的舞蹈艺术延续了传统舞蹈的精髓,进行了相应创新,深刻体现了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烙印。汉代舞蹈艺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技中有艺,艺中有技,技艺并重,兼具美与丑的组合之美,造就了深远意境。  相似文献   

12.
汉代的舞蹈艺术延续了传统舞蹈的精髓,进行了相应创新,深刻体现了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烙印。汉代舞蹈艺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技中有艺,艺中有技,技艺并重,兼具美与丑的组合之美,造就了深远意境。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好比我去西湖玩,觉得西湖太美了,风景别致,可与当地船夫聊天时发现,他们对此司空见惯,反而觉得北京更好。这就是"距离产生美"。但"距离"能解释一切"美"吗?恐怕不能。身边有个女同事,我觉得她好美;家里挂着的画,我也觉得很美;远在纽约的脏乱差的街道,在我眼里依然是脏乱差,丝毫看不出美。看来,"距离"并不能真正解释"美"。  相似文献   

14.
范晓辉 《大观周刊》2012,(47):310-310
语文教学必须贯穿着美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实现人格的完美和心灵的和谐,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让语文静态的文字展示美质,就会使学生真正的喜爱语文,逐步形成钟情于美的心理品质。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有位名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得到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总结了很多语文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从家中有了热水器,冬季又有了暖气,我是不肯跨进“美浴”一步的。凡闻吾之固执,没有不臭我“小气”。其实,子女皆成家立业,“美浴”的钱还是掏得起的。也想常去泡个澡,修个脚,再美美地眯一眯。是因为老哥儿“美浴”后感染上性病吓怕了,是听说“美浴”时有异性骚扰、“特殊服务”吓怕了。洗浴本无事,是怕“美浴”无缘无故沾上一身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弄不好引起老伴无端猜疑。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观念认为画面拍得越美越好,应该象绘画一样美,这种观念在电影一诞生就开始形成了。20年代有位美国电影理论家出版了一本书,叫做《银幕上的绘画美》,书中写道:“电影首先必须美,如果不美就不可能使我们享受到欣赏绘画那种乐趣。”“如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作为人类的知识宝库,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审美教育的含义、作用及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现状,从图书馆环境美、知识美、服务美和馆员美四个方面谈图书馆在大学生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作为人类的知识宝库,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的审美素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了高校审美教育的含义、作用及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现状,从高校图书馆环境美、知识美、服务美和工作人员美四个方面谈图书馆在大学生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余习惠 《新闻界》2008,(2):58-60
综观08年湖南媒体的抗冰救灾报道,受众在情感体验方面感受到的主要有:悲壮的情感美、激昂的情感美、关爱的情感美、忧患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20.
出版物是作者与编辑共同创作的结果,其中以作者创造为主,而编辑创作更偏重于美的创造,但创造美不等于感受美。文字编辑可能有美感,也可能没有美感,这取决于其是否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和出版物发生了审美关系。因为美和美感只统一于审美过程,一旦审美过程结束,美感消失了,甚至美也没有了。如果从这一关系中欣赏、认识或评价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