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播新闻和广播、报纸的新闻一样,其性质和任务是一致的、宣传上的要求也基本上是相同的。口播新闻主要是靠语言和声音进行传播,这与广播相类似。不同的是,口播新闻播出时,观众能直接看到电视播音员,以听为主,以看为辅,在听新闻的同时,又能看到播音员的形象表情,从中感到生动自然,使观众在亲切的气氛中获得新闻信息,效果强烈,容易接受。这是口播新闻的长处。它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吸引力强,群众性广,这是它的优势。在同一时间里为千百万人同时收看,尤其是对于当天发生的重大新闻。已经来不及作图象报道,甚至正在发生的重大…  相似文献   

2.
纪实,是一种手段,一种风格。电视媒体制作纪实作品的手法很值得我们广播人借鉴,并可以把它有效地运用到广播作品中。虽然广播与电视相比,缺乏画面优势,有很多元素受到限制,但是听觉与视角的转换使纪实在广播节目中也成为可能。积极运用有特点有个性的声音效果,记者动情用心地去捕捉,广播也可弥补画面的不足,甚至更有冲击力。广播纪实作品更富有现场感,也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中,从传播内容和信息的媒介与符号看,报纸靠文字、照片、图表、线条,电视靠声音和画面,广播靠声音。很显然,相比较,广播传播手段单一——只能靠声音诉诸听觉。既然这样,说“广播,不能忘记声音”,岂非废话?不然。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因为不少广播媒体近些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甚至忘记了对声音的关注。 一般说,广播声音由三部分构成: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声音,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声音,文艺性节目中音乐、曲  相似文献   

4.
与报纸、电视的新闻传播手段相比,广播新闻的传播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靠声音传播信息,也主要靠声音来刺激、吸引受众。这就为广播人提出了一个话题:广播新闻应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一、广播新闻应追求“视觉化” 即通过采访,运用音响和写作艺术,想方设法地获取感性的画面,把听众“带进”新闻现场,唤起其思维和想象,进而形成事物的立体感、画面感和活动感,感知事物形象,从而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声音在现场     
音响作为一种有效信息,是广播媒体特有传播要素。在广播中充分发挥音响的作用,对提高广播节目质量,搞好新闻宣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说的音响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通过传播工具直播或者用录音机采录的客观世界的声音,包括人物谈话和同期声,而不是指播音员、主持人或者记者的口述。一、音响能够突出广播特点和优势。在传播手段上,广播不同于报纸,报纸靠的是文字,广播则凭借声音;广播又不同于电视,电视要强调画面语言,观众更注重视觉形象。所以说,在发挥和使用音响这一点上,广播比报纸和电视体现得更多,特点更鲜明,优势更明显。我们知道,广播…  相似文献   

6.
新闻快餐:广播新闻的时代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伊 《新闻界》2003,(6):41-41
从事广播新闻工作多年,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声音是广播的特色,广播新闻要出彩,就必须发挥声音的优势”,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特色≠优势,我们说广播是声音媒介,是区别文字和画面而言的。但是声音并不是广播所独有的,电视也有声音,电视的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比广播更形象、更生动。因此,说声音是广播的特色并不准确,或者说没有实际意义。那么什么才是广播新闻的特色呢?在十三年的广播新闻编采实践中,笔者以为,“告知性”才是广播新闻的特色。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新闻快餐”——强调的是它的收听便利性、伴随性、相对容量大的特点,用专业术语…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和报纸、广播新闻一样,都是通过一定的采访活动来完成的.但由于电视是一个视听兼备的传播工具,所以电视新闻的(不包括口播新闻)采访与广播、报纸的新闻采访除了有着一些不言而喻的共同规律以外,它必然还有自己的特点.一我们知道,报社、电台的采访,记者多为单个行动,他们使用的工具常常是一本本子一支笔,电台记者有时还带一台小型录音机,因此,他们的活动范围广,行动比较自由.但是电视新闻的采访通常得由三、四个人组成一个采访组,其中包括文字记者、摄影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对口播新闻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存在着偏见,认为口播新闻没有电视特色,不是电视的特长,目前我们的电视报道运用口播新闻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事实并非如此。电视新闻当然要以画面取胜,但口播新闻也不能看作是权宜之计。从前期报道取材看,口播新闻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口播新闻是指没有新闻现场形象,由播音员播念文字稿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发挥文字语言在报道取材方面的优势,克服电视画面语言在报道取材方面的不足。文字语言受空间限制少,记者通过文字语言脱离新闻现场同样能  相似文献   

9.
一、电视口播新闻选择的地位选择稿件,是新闻编辑程序中重要的一步。但电视口播编辑选稿,又与一般新闻编辑选稿不同。这项工作如果做得不好,不仅会降低播出新闻的质量,而且会影响“电视口播新闻”存在的价值。为什么要把电视口播新闻的选择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是因为电视口播新闻处于幼芽状态,不太受人重视,没有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取得应有的地位。在我们的电视新闻队伍中,不少同志轻视电视口播新闻,认为它仅仅是电视图象新闻“不足的补充”,是  相似文献   

10.
张育仁 《新闻界》2008,(3):127-128
口播是电视评论和广播评论共有的一种传播特点,但是电视评论中的口播必须要出图像,而广播评论中的口播则是完全单一的口播。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口播评论尽管必须出播报者的图像,但有时又要插播与口播内容密切相关的图像,不可与图像评论混为一谈,对二者应予功能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因为广播体育记者是以编、采、播合一的现场口头报道为特色并以其独特魅力与电视、平面、网络的体育记者平分秋色的。所以具备单兵作战能力为广播体育记者所必需。  相似文献   

12.
与电视节目主持人相比,广播节目主持人少了用肢体语言去感染听众的手段,但广播是声音的艺术,主持人通过自己动听的声音与听众平等、真诚的交流,依然能够把真实、生动的形象展示给听众,让听众觉得主持人离自己不远,就像隔壁的邻居天天见。主持人为什么要具备亲和力呢?首先,它是人际交流的一种需求。人是生活在群体当中的,人们渴  相似文献   

13.
张荫泉 《新闻窗》2014,(1):58-58
广播是让人们通过耳朵听有声语言来了解新闻事件的,被称为单通道新闻媒介,所以,通常把由广播获取信息叫做“听广播”;电视是让人们通过眼睛和耳朵两个感官双向了解新闻事件的,被称为双通道新闻媒介。电视新闻媒介与广播等新闻媒介相比,其特点是声像并茂,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画面。但是,它的优势在于主要依靠视觉形象,也就是画面来传递信息,表现主题。画面是电视新闻反映新闻事件最重要的手段和最主要的元素,  相似文献   

14.
高旭 《记者摇篮》2012,(8):24-25
在报纸、广播、电视三个媒体中,报纸是白纸黑字,读者看一遍不懂,可以反复看,直到看懂为止。而广播电视新闻是靠声音传播的(电视虽然有画面,但观众也要靠耳朵去感知新闻的内容),而声音一听而过,转瞬即逝,容不得听众观众去琢磨,去思考,所以广播电视的记者要想让听众观众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就必须用一听就懂的语言写新闻。可是,广播电视的记者常常忽视广播电视"听"的这个特点,不讲究口语化,不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新闻,有些话白纸黑字写出来也不见得看  相似文献   

15.
黄菊 《中国传媒科技》2014,(8):117-117,128
现场口播是最能考验一位广播记者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广播记者需要扎实练就的基本功。分析了广播记者现场口播所要具备的三大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新时期强化广播记者现场口播能力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充分发挥画面的作用》一文中,强调了画面作为视觉形象造型因素的重要作用。画面的表现力,除了单个画面本身的造型表现作用外,还有如何把画面有机地组织起来的问题,即画面与画面的组接作用。我们看报纸,听广播,都要求在报道、叙述事件时是通顺的,合乎逻辑的,又能给人以一定的激情。对电视画面的视觉报道,也同样要求流畅连贯,既讲究形象的完整,又能传情。文字报道的达意传情,借助记者的写作功力,文字记者要掌握语法、修辞规律,讲究用字造句和文章结  相似文献   

17.
黄立新 《中国广播》2002,(10):45-46
记者口播是近年来广播记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报道体裁。在日常报道、重大活动,以至评奖创优中都常常见到记者口播这种形式。这种比现场报道更为宽泛的文体越来越受听众喜好是有着深刻背景的。一方面,记者口播比现场报道对报道场景的要求宽松,可以承载更多的富于广播特色的报道。另一方面,广播更注重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18.
在所有传媒中,只有广播是通过听觉而达到传播目的的(电视虽也有声音,但主要是通过视觉来传播),也就是说,广播是给人听的。在听的过程中,听众唯一能感觉到和广播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声音,而声音则是由各种各样的音响组成。所以,充分研究音响的作用和功能,是广播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广播音响的作用和功能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广播音响如何营造声音意境做一粗浅的探讨。(注:依照广播界惯例,本文将播音员或主持人口播的内容称为文字,其他的播出内容称为音响。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也能营造意境,但不在本文探讨之列。本文所说的声音意…  相似文献   

19.
广播是通过电波靠声音进行传播的现代化传媒工具,它的特点是只可耳闻,不能目睹,而且稍纵即逝。因此,广播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广播语言必须做到口语化和规范化。广播与电视、报纸、杂志不同。广播是靠耳朵听的,用耳朵听比起用眼睛看,在接受上有些困难。人们在看书或看报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查一查字典;遇到不懂的句子,可以多看几遍,直到弄懂为止。听广播就不同了,听众没有听懂,播音员还是要继续往下播,不会停下来,听众一句话听不懂或者是一个字没有听清楚,就会影响到对整篇稿件内容的理解,甚至还可能发生误解。同时,广播听众比起…  相似文献   

20.
有如亲临其境的广播当我们坐在收音机旁边收听球赛或长江大桥落成典礼的消息的时候,如果有人问:你是喜欢听文字通讯,还是喜欢听广播记者在现场直接向你介绍的口头报道呢?不用说,你一定是喜欢后一种的。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当你在听球赛广播的时候,那十分急促、紧张的声音,紧紧地抓住了你;听到惊险地方,会叫你透不过气来;听到胜利的时候,你又会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