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书理     
书理在书法艺术中发挥着总纲和统领的作用,而书理的研究是为了启发书法创作者和学习者深入理解书法、研究书法以及从本质上把握书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和研究书理,其一,从书法艺术史的学习研究中思考书理;其二,从具体的书法技法论、创作论、鉴赏论、批评论等专业知识中抽绎出具有普遍性的书法艺术原理;其三,从具体的书法艺术实践中总结和抽绎出书法艺术的一般问题和一般规律,从而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书法艺术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其中因果关系、主次关系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从而获得新知。  相似文献   

2.
六朝墓志书法,作为书法艺术之一种,其体态类型与当时书法艺术的总体面貌相符,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出土墓志书法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变化。从书迹体态来看,六朝墓志书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规整的隶书,又有典型的楷书,然多数介于隶、楷之间,字体特征比较模糊;东晋家族墓志书体在类型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类化”现象明显;六朝墓志书法的多样化面貌及其特殊性,均与墓志埋设目的存在某种关联。  相似文献   

3.
人创其书,书如其人,这种人与书并重的书法承袭发展模式,赋予了书法教育的多样性、灵动性的特征。探求其发展根源,把握书法艺术变迁的脉络,对于书法研究与书法教育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代书法大家都有一些勇于探索者,在“创新”与“狂怪”圈中进行艰辛的演变和追求。从历代书法创作主体、客体以及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来分析书家创作观念和性情、书法创作环境及社会意识对书法艺术创新和发展的影响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书法艺术“创新”与“狂怪”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虞世南作为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他不仅以其圆润秀美的书法而流芳后世,在书法理论上也成就斐然,其理论代表作《笔髓论》充分反映了虞世南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本文从《笔髓论》着手,分四个方面论述虞世南的书法创作观:心与手的关系,心与意的关系,各体书的创作特质,关于创作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南齐王僧虔提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作为书法关学范畴体系而确立。文章论述当代书法关学范畴神采与形质研究成果,分析了当代书法美学研究从个别范畴的微观研究走向宏观体系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在“神采与形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当代书法的审美评价体系,使书法理论与书法创作折射出当代社会多元的文化气息,给当代书法艺术创作注入新的活力,避免古代书法理论与当代书法实践相脱节,促进中国书法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书法艺术教育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的宗旨在“教育”,要有明确的教育导向,不能就书法论书法;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的载体是“书法”,要加强基本功训练,不能仅停留在“讲”上;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的性质是“艺术”,要追求其美妙的艺术欣赏价值,不能片面强调工具性的“写好字”。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以政名、文名行世,世人不知其书名。其实,他的书法自具风规。在宋人书法“尚意”的书风中,重视人品和个性是当时的一个主要特点,欧阳修的书法艺术也极具个性特点:“外若优游,中实刚劲”。笔势劲挺,灵动中含质朴,很有法度。“欧阳公书居然见文章之气”。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独特贡献。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沈尹默认为,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美国现代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说:“中国书法艺术的抽象美,实际上也是所有真正艺术的原则。”一个令人叹息的历史事实是:虽然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与华夏文明历史步武相继,然而历代以来,世人重书法实践而轻书法理论、重书法墨迹而轻书法历史、重感悟品藻而轻逻辑思辨等,似乎已成恪守不移的惯例。其流风所及,字匠书迹重出累现,缺少的是书法历史与美学的深厚根柢——书卷气。临湘朱仁失先生有鉴于此,积五载搜罗  相似文献   

10.
历来人们津津乐道于苏轼对宋人尚意书风的开创性贡献,却相对忽略了苏轼书法艺术观的守成性特征,这是不全面的。苏轼书法的守成性是儒家入世思想对他的主导性影响的必然结果。苏轼秉持“书为小道”、“学书为乐”的习书观,书如其人、人书并重的品评观,同时缺少书法艺术创作所必需的创作激情。这些因素是苏轼书法守成性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苏轼对书法艺术的贡献,以及居“宋四家”首席的突出地位,更多的是一种天才的文艺才华和人格气节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1.
林海 《考试周刊》2012,(92):172-172
从书法“申遗”成功到教育部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通知再至各省下发的推进规划表.我们高兴地看到书法艺术的继承与传承、普及与推广终于迈出了一大步。教育部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其意见分三个部分:一是“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书法评论语体主要有两种,即论书的本体和喻体。其喻体主要是借助相关艺术语言喻书法艺术之法、书法艺术之美,以音乐语言论书法历来为论书的一种重要方法。书法由点画和章法构成,音乐由音符与和声、旋律构成,二者的组合规律相似;书法之韵与情的表现具有音乐关的特征;书法之关与音乐之关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同根同宗。  相似文献   

13.
刘琰 《文教资料》2011,(29):72-73
傅山是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书法史上无法略过的人物.他的书学思想和书法技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书者。他主张学习书法要取法篆隶,崇尚自然,提出了著名的“四宁四毋”理论,并强调“作字先做人”。纵观傅山的一生.其书法风格的变化大抵可分为三个时期,其书风是随着其政治立场与个人情感的转变而转变的,每一次的转变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并将其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书法史上,赵孟頫是自唐宋以后开宗立派,独创“赵体”,开一代书风的书法大家。精于正行书和小楷。他“远追晋人,师法二王”,留下了“用笔千古不易”的书论,颇受世人的推崇和效法,在元明清的书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其作品轻松、优雅、恬静,呈现一种阴柔之美。同时,将书法艺术与实用价值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汉魏六朝书法美学思想受道家和玄学思想的影响,呈现出自身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书法美学思想中的“自然”、“妙意”、“书道”观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书意”、“风骨”、“神采”观则受到玄学思潮的影响,这种影响与汉魏六朝书法艺术和美学思想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中国书法艺术之“气”的理论本源与概念,在书法创作与形象中的特征、地位及其书法审美要求与品格。  相似文献   

17.
书法艺术与人格智情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构成部分,“书品即人品”指明了书艺与人格的内在逻辑,而“书如其人”则揭示了书艺与智情的密切关系,在教育学的语境下,书法教育对于学书者的人格和智情两个方面都具有助长作用。在人格方面,表现为书法教育对“三我”人格的助长;在智情方面,表现为书法教育对“智商”与“情商”的助长。据此,论文提出书法是值得开发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素质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8.
孙过庭的《书谱》,在书法艺术理论史上是第一部具有独立的、思辨精神的书法艺术理论专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了“冲和为美”等诸多书法美学命题,建立了全新的艺术审美风尚,从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书法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独特贡献。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沈尹默认为,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美国现代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说:“中国书法艺术的抽象美,实际上也是所有真正艺术的原则。”一个令人叹息的历史事实是:虽然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与华夏文明历史步武相继,然而历代以来,世人重书法实践而轻书法理论、重书法墨迹而轻书法历史、重感悟品藻而轻逻辑思辨等,似乎已成恪守不移的惯例。其流风所及,字匠书迹重出累现,缺少的是书法历史与美学的深厚根柢——书卷气。临湘朱仁失先生有鉴于此,积五载搜罗剔抉复五载覃思结撰之功而成四十余万言《中国古代书法史》交北京大学出版社付梓行世,实在是嘉惠书林有功学术的大好事。  相似文献   

20.
汉代书法开始摆脱文字的实用性,书法艺术开始从广义的书法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汉隶、草书的兴盛;一批书家、书作的出现;汉代书法理论的产生,并开始从自然美的角度来探索书法美,对线条美的追求,“力”的审美追求的提出,强调书法的抒情性,对书法创作规律进行研究等等这些都标志了汉代书法审美的觉醒并走向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