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今年3月初一份国民体质监测报告的结果公布,我国青少年近10年来体质整体下滑!2005年,学生肥胖率检出比2000年增长近50%,小学生近视率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76%,大学生为83%,而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间,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已连续10年下降,耐力素质已连续20年下降。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现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病症在青少年身上也时有发生,患病年龄提前了10到20年。据一份新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相比2007年略有好转,这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下滑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整体水平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膳食结构及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我国目前许多地区的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却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现状分析入手,谈谈对于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全民健身的大背景,利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研究了2000—2010年我国国民体质的空间分布格局,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影响我国国民体质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国民体质服务.研究发现:我国国民体质存在空间正相关,高值聚集和低值集聚都很明显,高值区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有缩小趋势,低值区集中于西北和青藏区,有扩大趋势.国民体质的空间差异性在缩小.此外,影响我国国民体质的因素中,社会经济的影响大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其中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是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是提高我国国民体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教书育人》2011,(36):66
2011年12月初,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教委在京发布了《2010年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报》和《北京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报》。数据显示,与2005年的上一次监测时相比,北京成年人的力量耐力和反应能力、老年人的柔韧性均持续增长,但各类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却呈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在持续不断下降,学生的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通过200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进行的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发现青少年的体质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状况并没有多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体质健康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的状况,它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能力的物质基础。青少年是同家的未来,他们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未朱的国民体质健康水平。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正面临着臣大挑战,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与研究,从理论的高度重新审视我国学生体质缝康教育,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体系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担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和科技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近些年不同年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最近多年仍一直呈现着下降趋势,这对学校的体育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目前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都不加大教学难度,有危险的项目慢慢都不再开设,只因大多学生体质薄弱,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伤。只有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学校体育教育才会顺利开展,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就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师》2011,(20):5-5
本刊讯(林弘宁)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等l0个部门联合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根据其近日公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我国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并表现出低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儿童和青少年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本研究以海南省汉族学生为主体,针对中小学生(7—18岁)2010年体质健康水平与2005年进行纵向比较分析,进而为以海南省为代表的我国热带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改进学校体育宏观管理和实施有效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2000年、2005年、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中发布的邢台市老年人的体质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邢台市60~69岁老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青少年的营养水平、教育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是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学生体能与运动素质持续下降状况,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动员令的发出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足以说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全面梳理分析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新的影响因素,揭示学生体质健康中存在的问题,为全民健身和阳光体育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和2010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共同组织的第五次、第六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  相似文献   

13.
以《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7-18岁男青少年人群维尔维克指数测试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中国7-18岁男青少年人群维尔维克指数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中国7-18岁男青少年人群维尔维克指数发育存在着区域差异可能出现区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我们必须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解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及学校体育工作的改善与变化,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水平也相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中得出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青少年学生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身体发育匀称有所改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然而在这同时还存在着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明显增多,近视率仍然居高不下,所以要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8,(10)
据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10万份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与2000年相比,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久力等体能素质进一步下降,视力不良率有所上升,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甚至过早地出现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某些成年人疾病。为扭转这种局面,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2007年开始,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取代以往的体育测试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检测报告,不仅要出示各项测试成绩得分和评定等级,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健康诊断和运动处方,指导学生在了解自身的情况下,按运动处方实施自我锻炼,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以往《学生体育测试标准》的最大区别在于:将过去单一的身体素质测试转变为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综合测试,从而更加明确体现出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激励学生主动上好体育课,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6.
2011年9月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状况非常令人担忧。其中,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并出现低龄化倾向,大学生的体质状况继续下滑。  相似文献   

17.
自1999年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为切实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从影响人的体质健康的因素体育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影响入手,探求切实实施国家体育策略,全面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积极应对措施,并对解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自1999年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为切实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从影响人的体质健康的因素体育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影响入手,探求切实实施国家体育策略,全面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积极应对措施,并对解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江西与中部五省青少年体质现状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依据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数据,对中部六省(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安徽、江西)7~18岁城乡汉族青少年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均值分别进行了评价比较,全面分析了江西省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有关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水平全面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大平 《教育》2008,(4):40-42
据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10万份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与2000年相比,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久力等体能素质进一步下降,视力不良率有所上升,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甚至过早地出现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某些成年人疾稿。为扭转这种局面,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其青团中央共同决定,2007年开始,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取代以往的体育测试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检测报告,不仅要出示各项测试成绩得分和评定等级,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健康诊断和运动处方,指导学生在了解自身的情况下,按运动处方实施自我锻炼,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以往《学生体育测试标准》的最大区别在于:将过去单一的身体素质测试转变为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综合测试,从而更加明确体现出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激励学生主动上好体育课,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