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红楼梦》虽是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但其中也有许多描写地比较成功的小人物。如龄官与贾蔷、司棋与潘又安这一系列形象,虽着墨不多,却有着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内涵,而发生在他们中的爱情悲剧在全书整体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可以从这些奴仆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中以小见大的观照《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悲剧主题。分析其悲剧原因,对于人们的为人处事、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清代小说《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是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黛玉两次葬花的情节中,小说微妙地展示了宝黛爱情心理的发展;通过《葬花吟》进一步刻画了林黛玉的悲剧性格;以花喻人,用象征手法预示了大观园女儿最终的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作为一个悲剧形象在《红楼梦》中已得到了充分的刻画和描绘,对于她的悲剧在“红学”中早有众多的学者作过系统的分析。作者曹雪芹尽情渲染的宝黛爱情悲剧这一全H的主要情节,给予我门的启示究竟是什么呢?当我们对这个形象进行研究时,总是众口难于归一说,甚至“几挥老拳”,这就不能不从这个形象的悲剧性质及如何形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 ,人们读《红楼梦》大都存在着一种“贬钗拥黛”的倾向 ,认为宝钗是宝黛爱情中的第三者 ,是黛玉悲剧的参与者。对此 ,笔者认为 :宝钗不是卑鄙小人 ,却是一位悲剧命运的接受者。分析艺术形象 ,必须从实际出发 ,从时代背景出发 ,才有可能做到公正合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潇湘馆中的竹为阐释对象,从这些竹所蕴含的原型意象伸发开去,探求作为《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鸭林黛玉的性格特征以及她与贾宝玉之间“欲语还休”的缠绵而又凄婉的悲剧爱情。全文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竹意象与黛玉性格的契合之处,第二部分则主要论述竹意象对宝黛爱情悲剧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厢记》与《红楼梦》同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几百年来脍灸人口的爱情名篇。由于王实甫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素质各异,所以他们对爱情这个主题的描写也不尽相同。《西厢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从心理角度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而《红楼梦》则在此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它把爱情描写同对封建社会的批判结合起来,写出了具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和社会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达到了清代文学发展的最高峰,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学术界出现了大量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并形成了"红学"这一专门的学问。在《红楼梦》中令无数学者和看客们扼腕叹息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动人的爱情悲剧。笔者力图通过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揭示《红楼梦》中反映的封建宗法思想对自由人性的扼杀,以期对红学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与《荆棘鸟》都讲述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本文试对两个爱情悲剧进行比较,从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悲剧主题、宗教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体味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与差异。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以其大悲剧精神,终结了以往爱情文学的旧范式,开启了后代爱情文学的新范式,给予我们深刻而绵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引起广泛关注,爱情婚姻主题尤为人们津津乐道。宝、黛、钗,凤姐,元、迎、探、惜四春,史湘云、尤三姐、司棋、龄官等人爱情婚姻共同构筑了《红楼梦》的爱情婚姻世界。曹雪芹描写众人的爱情婚姻,展示了美被毁灭的过程,揭示了悲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书中每个人物都具有悲剧性,既有家庭、社会、礼教造成的社会悲剧,也有人物性格造成的性格悲剧,还有人始终不能摆脱的命运悲剧,更有人性的缺陷、弱点造成的人性悲剧,而贾瑞就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以及人性悲剧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作,它虽是一部荡气回肠的悲剧小说,其中也包含大量的幽默内容,多与人物有关.以王熙凤、林黛玉、刘姥姥三位人物为考察对象,探析《红楼梦》中的幽默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一是塑造多面立体的人物形象;二是表现、深化了家族悲剧主题、爱情悲剧主题;三是在多个叙事场景化解尴尬,活跃气氛.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古代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西厢记》与《红楼梦》都歌颂了男女间纯真专一的爱情,批判了门第观念。但由于作品产生的背景及时代不同,所表现的程度又不尽相同,《红楼梦》较之《西厢记》,其爱情主题更深刻,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边城》中的爱情悲剧主要原于作者的审美理想--以朴实的人性美来唤醒沉睡的大众,来医治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宿命感和神秘感是这个爱情悲剧中的特点,善良和谦让的美德是这个爱情悲剧的动力.即便她是一个悲剧,却能让人们在悲剧中寻找善良的人性以及所表现出的无限凄美,引导我们去认识社会,振作起来,追求其中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5.
该文拟从作者成长经历的影响,《呼啸山庄》的创作背景,作品中人物的社会原型,作品中人物亨德利和埃德加造成的客观原因以及凯瑟琳本身的主观原因几个方面来阐释《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在《呼啸山庄》中,应用人物性格两极组合的手法,分析主人公希克厉,凯瑟琳,林顿之间爱情悲剧的内在原由,以及人性在扭曲社会也随之发生折裂,扭曲和毁灭的客观道理。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由此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美好人生的渴望和爱情的执着,无论希克厉的性格是善是恶,凯瑟琳的性格是倔强和懦弱,还是林顿的性格是坚贞和脆弱,艾米莉手下的这出爱情悲剧都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红楼梦》中的典型悲剧——黛玉之悲,分析了不同地位的女子的婚姻之悲——宫廷贵族妇女们的婚姻悲剧、富家已婚妇女的婚姻悲剧、千金小姐的婚姻悲剧和丫鬟们的婚姻悲剧,批判残酷的封建婚姻制度,指出了《红楼梦》中一些前人所没有的恋爱婚姻观点,如"一夫一妻""自主选择"等。  相似文献   

18.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小仲马基于自身经历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茶花女》。小说中描写了一个内心善良纯洁的美丽少女玛格丽特企图冲破各种社会桎梏追求自身幸福的爱情悲剧,揭示出男权社会背景下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剖析作为“他者”的玛格丽特在企图实现自己爱情理想过程中的女性意识觉醒,这一点正是其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同时使其在精神上得到了救赎,实现了女性意识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9.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氓》与鲁迅的小说《伤逝》都是对爱情婚姻悲剧的吟唱。文章从这两部不同体裁的作品中探求出产生悲剧的相似背景——新旧道德的转型期,同时阐述了两部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20.
《珍妮姑娘》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德莱塞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珍妮悲惨的一生。本文主要以主人公情感变化为出发点,通过文中珍妮的情感经历将爱情与亲情、金钱、地位等外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她感情悲剧的必然性,进而揭示《珍妮姑娘》的悲剧因素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