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勃·迪伦在上海演唱会上只对观众说了一句:“谢谢,粉丝们。”他头戴一顶非常时髦的西部礼帽,摇晃着消瘦的身子,迪伦飞快地扫视过台下。这次,迪伦被外国媒体讽刺为“赚钱机器”。这些他早已习惯,在当年他投奔纽约现代民谣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2.
常华 《声屏世界》2006,(3):66-67
作为公众知情权的执行者和急先锋,媒体究竟应该如何行使“知”的权利,拿捏住“知”的尺度呢?在2004年《天下无贼》的一个发布会现场,制造了“冯氏幽默”的冯小刚导演在极力为新片做宣传时,并没有给各路娱记们什么好脸色,不仅如此,有一位娱记还险些被这位冯导搧了耳光。原来,让冯小刚大为光火的是这家报纸将他的住址报了个一清二楚,连日来不堪其扰。在这起事件中冯小刚确实有些不够冷静,但是回过头来反省一下,媒体是否把握住了“知”的尺度呢?我们不否认知情权是受众赋予媒体的权利,但知情权不能被无限放大,滥用知情权最终将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3.
中宣部、中国记协发出通知,号召全国新闻界向甘远志同志学习。甘远志在海南日报工作1095天,采写见报稿1051篇,其中被评为好稿的162篇。他被大家称为“甘头条”,仅2004年7、8两个月,他每月被采用的头条都是8篇。他为什么能如此多产高产?同事们说,“他储存的东西很多”,已进入写稿“厚积薄发”的境界。说甘远志写稿进入“厚积薄发”境界,也就是说他爱岗敬业达到了一定高度。他在海南日报3年中几乎每天见报一篇稿子,同事们还说他“薄发”,可想而知他在写稿之外的“厚积”上下了多大工夫。甘远志的“厚积”是他为了搞好新闻工作而努力创造各种条…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从仪式的角度解读乔布斯与苹果公司是如何被“神话化”,如何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准宗教”。其中“果粉”们的狂热可以让他们彻夜排队等候购买新产品,而每一次的排队渐变为一种仪式。媒体对于乔布斯逝世的海量报道更是让传播显示了仪式的隐含意义,受众在这场传播仪式中确认着、接受着并塑造着苹果的神话。无论是“果粉”们主动参与的仪式,...  相似文献   

5.
今年春节前夕,沈阳《华商晨报》连续报道的“穷父救女求助富人”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吉林农民刘福成为了给11个月大的女儿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在花光了东拼西凑借来的6万元后,写信向他听说过的“中国富豪”们求助。在第一封求助信发出10天没有回音的情况下,刘又分别写信给更多的“中国富豪”,并将此事告知媒体。获悉此事的《华商晨报》不仅公开了被求助的六位富豪的名字,而且不断打电话询问富豪们的打算和反应。对于有捐款意向的富豪,媒体热情报道,而还没有捐款的富豪则在报道中被再次点名。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一位资深的驻东京中国记者告诉我:他的一位日本朋友曾向他透露,今年1月下旬,舆论(尤其是中国舆论)对右翼团体在大阪国际和平会议中心举行否定南京大屠杀集会的强烈反响,使右翼分子们暗暗“窃喜”,原因是他们的猖獗活动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重视”。面对众多的中国媒体,右翼分子们大有“身价倍增”之感。 在日本,右翼的名声很坏,一  相似文献   

7.
本刊编辑随省记协主席到媒体走访,在沈阳人民广播电台不经意地看到了刚刚到任的台长张东毅的一份文稿——他在该台2007年广告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读着读着,我们被深深地打动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媒体领导者对事业执著追求的赤子之心,看到了一位“新广播”对“老广播”的钦敬和感佩之情,更看到了一位媒体带头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居危思危,是如此振聋发聩;居危思危,是那样冷静清醒。没有对“危机四伏”的客观现实的剖析,哪有对形势和局面的独到把握?没有尊重竞争对手的谦逊态度,哪有知己知彼的聪明智慧?没有勇创一流业绩的自信,哪有胜人一筹的制胜法宝?没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哪有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我们征得作者的同意,在这里刊登这篇讲稿,作为本期的“老总论坛”。由此我们想到,社长、台长们的内部讲话往往是非常有价值的发展信息,恳请“老总”们赐稿。  相似文献   

8.
周成功 《声屏世界》2011,(11):68-68
“小悦悦”走了,留给人们的除了无尽的反思外,还有就是对媒体行为的拷问。“18名路人”之一的陈先生被媒体挖出来后,受到了非常待遇。他表示,时常有记者毫无征兆地闯进他的五金店。没有任何寒暄。直接把话筒递过来进行质问。尽管自己再三强调:“我真的没有看到.要是看到我会救的……天气又黑,又下大雨.又没有灯……”。记者没有相信他的话,还是一波接一波地突袭他的小店进行采访。经过媒体的大肆报道.有民众给陈先生发去短信威胁:“要他们的档口做不下去。”  相似文献   

9.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07,(24):26-27
2007年是新闻业的多事之年,同时也是新闻人的多事之年。 盘点这一年发生在记者和伪记者们身上的是是非非,几乎找不到什么像2006年被称为“最美女记者”营爱文那样给同行们添光增彩的亮点,倒是盘点出“纸馅包子”、“最牛假记者”、“记者敲诈勒索被判刑”、“为获中国新闻奖造假”等一系列让媒体同行们黯然无光的不光彩事件。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与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红梅 《新闻记者》2002,(12):22-24
最 近一段时间 ,高枫从病危到去世的消息 ,成为各娱乐版的头条新闻 ,媒体纷纷挖掘他从艺生涯中的“猛料” ,包括他的家庭情况、被捕风捉影的恋爱、被揣测的病因、被风传的私生活。仅高枫的病因 ,就被传得很隐秘 ,有媒体说 ,高枫染上的是“PCP病毒性肺炎” ,据称只有三种人可能被传染 ,其中一种人为艾滋病患者。这些报道引发了京城媒体有关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争论。其中 ,2002年9月21日《中国青年报》的“娱乐新闻过度关注高枫事件是一种‘集体偷窥’”和《北京新报》的“公众人物从社会获得更多的利益 ,公众社会应当有相应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1.
(一) 近年来,网络民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彭水诗案”、“西丰事件”、“华南虎照”事件,到“瓮安事件”,还有拉萨打砸抢事件被西方媒体歪曲报道、奥运圣火在境外传递被藏独分子抢夺,等等,中国网民集中、强烈、突出地表达了对这些事件的爱憎。网民们密集的评说、议论,被认为是“网络民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陈剑 《新闻前哨》2003,(6):44-44
本是对企业实行有效管理的“成本效益核算”终于被越来越清醒的媒体“企业家”们接受和吸纳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媒体的企业属性已经逐步被新闻从业人员以及受众认同,因此称“媒体企业家”应该不难理解。在西方,传媒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当作是一种产业,因而也出现过福布斯、默多克这样的媒体大亨。近几年,我国媒体的改革成为业内人员关注的话题,业外人看到的报业集团成立、广电集团成立即是这种改革的外在表现,而内部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不为外人尽知,但在内部却产生了极大的振动。”成本效益核算”于是频频出现在各媒体的工作日程和工作报告中。按需设岗、按岗定酬、全员聘用、能进能出等措施,显示出这一企业管理的手段已从媒体的工作报告里进入到其内部的运行环节中。  相似文献   

13.
2005年2月1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作秀大王”起诉搜狐一案。这位“作秀大王”叫马献青,河南濮阳人。此前,他曾“秀”出过“卖屁股”“征伴侣”“卖孩子”“大耳怪”等热门新闻。“作秀大王”状告搜狐,缘于他策划的一场“街头求助秀”前不久,为救助一位湖北的大肚女童,他搞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策划”,共募捐11万元。这场“街头求助秀”被媒体追踪报道后,也被网站转载。但搜狐网在转载时,因标题的一字之差,激怒了“作秀大王”。  相似文献   

14.
据《人物》,许智宏是北京大学第30任校长,也是第一位任北大校长的北大毕业生。去年11月11日,离任前夕,他在学生宿舍和称他为“许爷爷”的学生们一起唱起《隐形的翅膀》,被媒体称为“最具个人魅力”的校长。许智宏始终认为在大学“陶铸群材、发明新理、引领文化、服务社会”四个使命当中,培养人才是最核心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本来有真相,“戏精”多了,就没有真相了——这是后真相时代人们对嘈杂舆论场的无奈感慨.“戏精”是自媒体时代公共事件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他们把舆论场当成了自我表演操纵大众情绪的剧场,深谙吃瓜群众的弱点和劣根性,知道“看热闹不嫌事大”是媒体天性,无视事实和真相,站在自己的立场在事实之外编戏、演戏、加戏,控制和带动舆论的节奏.他们知道,通过自媒体获得话语权的草根大众对于昔日掌握话语权的传统精英有一种强烈的逆反情绪,反抗自己被代表、被表达、被形塑.“戏精”们便利用这种心理,把自己塑造成新的舆论主角.  相似文献   

16.
余秋胤 《新闻世界》2012,(8):182-183
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颠沛流离的戏剧,博士毕业的他没有顺利拿到法兰克福大学的教授资格。他的论文被当时的学者们评价为“如一片泥潭,令人不知所云。”但这并不妨碍他被称为“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身为一个“怪胎”的他属于法兰克福学派,低调但不可被低估的本雅明使整个欧洲都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17.
随笔     
在一个日本游戏里,一些村民集资1000元钱请一个途经村子的杀手除掉当地的一个恶霸,杀手却说,起码得给他1500元,因为报酬低了会影响他的能力发挥,可能除不掉恶霸。最后,村民砸锅卖铁凑齐钱请杀手除掉了恶霸。我很欣赏杀手的“讲价”。也许是因为他很清楚地处穷乡僻壤的村民们难得遇到他这样的高手,也许是村民们常年累月被恶霸折磨得只剩下唯一的生活目标——除掉恶霸,所以他们的交易很愉快。 前不久,有一家媒体的数十个记者联名向老总递交了一封信说,“我们每日在酷热的太阳下奔走,非常辛苦,工资却很低,  相似文献   

18.
“生了,生了,王菲终于生了!”这是28日很多媒体的抢眼新闻。在传了无数次王菲生产的假消息之后,5月27日下午1点左右,入住北京协和医院的王菲终于剖腹产下一名体重4公斤的女婴,目前母女均安。(5月28日《信息时报》)几乎所有听到王菲生下小孩消息的人,都会长长松上一口气,因为这场“明星生子”媒体大战几乎长达1个月,仅从5月15日到26日,短短一周多时间,王菲就被传生了8次,4次男的4次女的,媒体娱记们每天上班的第一句话已经不再是“吃了吗”,而是“王菲生了吗”。而事情的真相,却让众多媒体记者等到近乎抓狂,已不堪重负。这边厢娱记们马不停蹄…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09,(13):58-58
新加坡《联合早报》驻香港记者戴庆成一位中国朋友的文章被某媒体转载后,他去索要稿费,却被告知“没有转载费”。  相似文献   

20.
叶冲 《新闻记者》2007,(6):80-80
重庆市彭水县教委的秦中飞,因为创作一条讽喻时事的短信,遭遇到一场无妄之灾——他被彭水县公安局以涉嫌“诽谤罪”送进看守所关押了一个月,媒体谓之“彭水诗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