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芳 《现代语文》2010,(3):77-78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为完成某种特定的交际使命,针对特定对象,借助于标准的口语(有声语言)和非口语(态势语言进行的听说沟通、双向反馈的一种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夏鹏彬 《现代语文》2010,(10):11-12
所谓"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为完成某种特定的交际使命,针对特定对象,借助于标准的口语(有声语言)和非口语(态势语言)进行的听说沟通、双向反馈的一种实践活动。"口语交际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阅读、写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我教了二十几年的语文啦,还没听过‘口语交际’的公开课!”这是我最近亲耳听到的一位老教师说的话。其实,“口语交际”向来被广大语文老师所忽略。“新课标”很重视“口语交际”这一板块,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积极探索一些口语交际方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也就显得重要了。一、模拟情境,激发欲望口语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很难进行。因此,创设“特定的情…  相似文献   

4.
依托语境提高听力教学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有语境(Halliday & Hasan,1989)。Hanks(1996)指出:“意义源于语言与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语言本身。”任何交际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语境对语言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语境的定义人手,分析语境在听力教学中的作用,说明依托语境对提高听力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口语交际产生于特定的环境,因此,精心创设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的“灵魂”。对于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话题,更适合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逐步习得交际能力。口语交际“借铅笔”就属于这一类的话题,它要求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日常交际活动中,有礼貌地提出请求,力求达到“  相似文献   

6.
所谓口语交际,是指在人与人交往的特定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活动,它具有相当的交际性和实践性。课堂口语交际活动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有利阵地,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十分重视多策并举,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的目标是“具有日常口头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其难度远远大于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落实“口语交际”的目标 ,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教学策略。一、模拟情境 ,激发欲望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 ,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 ,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 ,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水平的一种课型。然而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的教学常出现“死课”(不肯交际)、“乱课”(游离目标)的情况。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提高“口语交际”水平?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与口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中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课程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口语交际中,分八条用近250字对口语交际能力详加表述,可谓要求明确、具体。但中小学生实际的口语交际能力差劲的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0.
陆秋红 《文教资料》2006,(21):157-158
什么是口语交际?现代语言学认为,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交际对象)为了特定的目的(交际目的),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交际手段)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人们运用口头语言,我说你听,你说我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双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的目的就是交流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课是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为任务的一种听说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具体地说,口语交际能力是在交谈、演讲和论辩等口语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根据特定的交际目的和任务,切合特定的语境,准确、得体、恰当、生动地运用连贯和标准的有声语言,  相似文献   

12.
一、着眼互动,因文设境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是面对面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是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活动。在低年级口语交际课教学中,应着眼互动,依据交际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交际情境中“情动而辞发”,产生交际欲望,乐于交际,自主交际,习得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建立在语境基础上的一种对话活动,师生双方围绕特定语境中的文本并结合自己的阅读语境展开活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将读书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14.
在语言的交际活动中,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同民族人,很难察觉到相互交际方式的差异。然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就会因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valuesandbehavioralpatterns)而敏锐地感到差异所在。所以在外语教学中,人们从注重语言形式逐渐转向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重视在交际中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产生影响和制约的各种语境因素。跨文化交际中的得体性(appropriateness)也是衡量外语学习者交际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一、语境语境属于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范畴。所谓语境,即特定语言形式所产生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人们的…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崔峦语)它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必备能力。“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吕淑湘语)因此,口语交际活动是语文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口语交际产生于特定的环境,离开“特定的环境”,口语交际无法进行。因此,精心创设交际情景,是口语交际的“灵魂”。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是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所以“,交际”成为口语交际的“核心”。人的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习得的。故此,在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关键”。教学目标(1)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意外事故。学会自救或者求救,是一种生存本能的必须与召唤。(2)习得一种在“危难之中”能够成…  相似文献   

17.
成龙 《学语文》2008,(6):42-4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多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要求,这一要求定位在“基本”“初步”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对口语交际及口语交际教学给出了更为明确的说明.“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口语交际产生于特定的环境,离开“特定的环境”,口语交际无法进行。因此,精心创设交际情景,是口语交际的“灵魂”。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是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所以,“交际”成为口语交际的“核心”。人的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习得的。故此,在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它分为内部语境(狭义语境)和外部语境(广义语境)。内部语境是指文章体裁、中心思想、上下文(前言后语)等;外部语境则包括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交际场合等。由于语文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的,所以语义与语境关系非常密切。要想准确地把握语义,就要从具体语境入手。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1》中的口语交际。 教材分析“学会祝贺”是继一年级儿童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初步掌握与别人交谈的要领之后,安排的第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这次练习安排了说、写两项内容,说和写的内容相同,要求学生能在特定的时间(教师节),给特定的对象(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