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白传之 《今传媒》2008,(4):44-46
电视文艺是在舞台文艺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起来的屏幕艺术,它是以声音和画面同现、多角度、动态的、直观的表现为特点的艺术,也是以强烈视觉吸引为主要手段,展示艺术内在美学韵味的特殊情境和意境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电视文艺导演的素质与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文艺是一门综合性的电视艺术。电视文艺导演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电视文艺作品创作的核心。一般来讲,艺术创作是个体来进行的,而作为电视文艺导演,在强调个性化的同时,更多的是要通过摄制组集体的创作活动来实现和完成导演的设想以及追求。所以,电视导演的工作难度绝不是局限在单纯的艺术创作上,而是多方面的。这也就为电视文艺导演提出了许多要求。下面笔者就电视文艺导演应该具备的几方面素质和工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坚守“人民性”是产生艺术精品的基本前提,也是媒体应有的使命担当。凡优秀文艺作品,无一不体现对“人民性”的坚守。以2022~2023跨年晚会为例,全国近十家电视媒体参与,在探索创新表达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聆听时代声音,聚焦平凡百姓,用荧屏新气象重塑跨年晚会的新形态、新影响,晚会内容和舞台因此焕然一新,实现了电视艺术品位上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电视文艺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既不能等同于以往的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门类,又不能与之截然分开,可以说电视文艺融合和借鉴了所有艺术形式的表现方法,同时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在电视文艺中得到了展现。然而,电视文艺的融合与借鉴决不是简单的复制与再现,而是在借鉴中嬗变,在融合中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  相似文献   

5.
电视文艺研究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电视文艺繁荣可持续发展,可是这门学科的研究 现状令人堪忧.考察人文社会学科体系构建的不同切点和构建路径,本文将从电视文艺本质论、节目论、创作论、接受论和发展论五个方面来构建电视文艺学的学科框架,试图为电视艺术的理论实践提供更新的审美元素和理论视城.  相似文献   

6.
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与电视这种飞速发展的现代大众传媒结缘,便产生了新兴的、名目繁多的电视文艺品种。如电视剧、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戏曲、电视曲艺、电视小说、电视综艺晚会等。也使这些传统的艺术门类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些电视文艺形式深受大众的喜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7.
陈彦  葛晨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00-101
电视文艺编导作为在电视节目形成中的主创人员,发挥着艺术上指导和质量上把关的重大作用。电视文艺编导是整个电视文艺节目中的灵魂,他统领整个节目,是节目的负责人和把关人,电视文艺编导的风格决定着文艺节目制作后的风格,决定整个节目的质量。可见电视编导在整个电视节目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电视散文是电视文艺中的一个新的艺术样式。简单地说,电视散文就是运用电视的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给文字散文配上画面、音乐等富于动感的情节,把文字表述形态转化为视听综合表现形态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散文集电视和文学之长处,传达给电视观众一个声画结合的场信息量,使观众从中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9.
2008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文艺奖评选于4月8日至10日在杭州举行。其中,始于2007年,两年一评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艺术奖”至今年是第二届。作为浙江省广播电视文艺奖中的一个奖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艺术奖”的评选仍保持其评选标准更偏重于艺术的方向。以求有别于其他广播电视制作纯技术类奖项的评选。  相似文献   

10.
《视听界》2012,(3):130
小荧星艺术团是集少儿艺术培训、对外文化交流和文艺展示于一体的青少年艺术团体。小荧星艺术团致力于儿童艺术事业发展,本着服务荧屏、为淮安市电视文艺舞台奉献精美的少儿艺术作品为目的,让热爱艺术的孩子受到正规的艺术辅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文艺是古老的艺术与崭新的信息传播手段的结合。艺术毫无疑问可以称得上是古老的,因为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艺术;作为音、像同步传播工具的电视可以称得上是崭新的传播手段,因为它除了传递一般的实用信息之外,还能传递非实用信息——情感信息。  相似文献   

12.
戏曲故事是广播文艺的一个新品种,它是以叙事为主兼容对白、唱词的一种文艺形式,是戏曲艺术和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把舞台艺术转换为广播艺术,以适应广播特点的一门全新的听觉艺术。 下面从听众的欣赏心理和戏曲故事的艺术特点以及创作戏曲故事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本文以广播连续剧《抢滩帕哈姆》为例,从题材、内容(文本、叙事手法)及艺术手段等方面阐述如何与时俱进、推动广播剧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14.
张静 《新闻传播》2010,(8):113-113
电视文艺编导所从事的工作对整体节目的艺术效果承,担最直接的责任,因此电视文艺节目的编导必须具备相当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4,(13):21-26
"文学民族化"、"文艺民族化"、"电影民族化"多年来成为学界讨论热点话题,其基本根源在于"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冲突、对立而引发的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危机意识。以文学与戏剧、电影、美术、音乐、绘画、摄影、舞蹈等传统文艺形式为母体的中国电视文艺节目,伴随"文艺全球化"风潮中对中国传统文艺形式的影响,呈现出民族性的衰减和弱化民族文化的倾向。但是迄今为止,学界对于"电视文艺民族化"论题研究较少,本文从提出"中国电视文艺民族化"的原因、"电视文艺民族化"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实现"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的路径与方法,对当前"电视文艺的民族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方萍 《传媒观察》2006,(8):45-46
与新闻元素结合是电视综艺晚会近几年的一种创作手法,电视文艺与电视新闻,电视文艺的表现性与电视新闻的纪实性前所未有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它的好处在于真实记录能够为艺术升华做铺垫,而建立在真人真事之上的抒情因为有感而发,避免了无病呻吟的毛病。新闻性纪实手法与艺术创作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最终使电视综艺晚会艺术性得以实现。最为观众熟悉的莫过于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调动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各种元素和技术,多视窗、滚动字幕、电话连线、现场大屏幕等的使用,令观众耳目一新。各种复合信息交叉汇集,多方位地将观众的视线带到了世界各…  相似文献   

17.
何晓兵 《现代传播》2001,(2):110-119
中国的电视文艺类纪录片数量较少且成就不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电视文艺界在传统美学和商品文化偏颇的常识体系与价值观的误导下,将人类艺术极其多样的风格种类和多元的文化功能,削减为以经济发达民族、阶层或区域人群为中心的职业舞台艺术,和单调的审美或娱乐功能.这一偏颇观念和物质利益驱动下的电视实践,正在严重损害着各民族多样而鲜活的传统艺术文化这一多功能文化生存方式,并因此无形中损害着人类的文化生存能力.因此,电视文艺纪录片的出场,就不仅仅意味着某种电视体裁的补阙或强化,而是意味着一种更为真实健康的电视传播观念的确立--而这一观念的确立,有助于使我们在诸如树立艺术传播的相对宽容的价值观,揭示"艺术"文化的本来面目及其功能价值,保护和传承宝贵的人类传统艺术资源,乃至开拓"常销"型电视艺术商品等多个方面,弥补现有电视文艺的阙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8.
《视听纵横》2010,(4):78-79
2009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文艺奖评选,于2010年4月13日-4月15日在浙江海宁举行。此次全省广播电视文艺奖评选,电视文艺类参评节目共40件,分为文艺专题片、音乐节目、文学节目、综艺节目、电视歌舞、电视艺术片、原创歌曲及县级电视台文艺节目八大类。由业界和学界专家组成的评委们坚持先进文化引领方向,鼓励省市县三级电视媒体立足于本土化的艺术创新,尊重电视受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9.
潘辉  史玉华 《视听界》2013,(5):114-116
电视文艺节目以美的艺术激发真善美,教育人、鼓舞人、影响人,传扬社会正气,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 文艺编导作为电视文艺作品的策划者、设计者、创作者、实施者,其能力水平、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文艺作品的品味与质量。县级台文艺编导大多是半路出家非科班出身,笔者亦是如此,从业多年,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悟,体会颇多,略作小议,以期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电视文艺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新闻采编》2008,(1):47-48
电视艺术是大众艺术,它必须面对最广大的受众,而这众多的观赏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群体,他们出身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社会经历不同、个人喜好不同,由此导致文化素养与文化品位都不相同,因此,电视文艺的定位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