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1月19日,全国首个地方性的慈善榜--"2007深圳慈善榜"正式公示,也掀开了"慈善先锋,财富榜样"慈善深圳大型系列主题活动的大幕.这次活动的主办者,除了深圳市民政局、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和市慈善协会等政府部门、社会机构,还有一家媒体机构--<深圳晶报>(以下简称<晶报>).活动不仅给<晶报>带来了上百万元的广告收入,更有力地提升了报纸的品牌知名度,可谓报纸品牌和广告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2.
深圳报业集团旗下的都市类报纸《晶报》,创刊5年多来。面对纷繁复杂的报道客体——报道内容和报道对象,在各类市场化媒体竞相争抢未经证实、耸人听闻的假新闻时,恪守自己的报道原则,不跟风,不炒作。严格践行“核实、核实、再核实”和“深入、深入、再深入”的新闻准则。慎思明辨,细心选择,认真把关。多年来从未采写刊发过一则引发负面影响的假新闻,也杜绝了若干被其他媒体热炒的假新闻在本报出现,在深圳读中树立起较高的公信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07年12月1日起。深圳市实施公交降价惠民措施,成了深圳报业集团各报、网以及深圳其他传媒报道的热点。从11月26日晶报列出《公交降价,市民有多少实惠》,揭露“223路等5条线路执行新票价,价格不降反升”,到12月19日集团各报都刊登“37条票价不降反升公交线路12月24日起执行原票价”的消息,在此期间,  相似文献   

4.
《重庆晨报》近日在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中心、中国广告协会报纸委员会、中国报业网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暨中国品牌媒体资源联盟成立大会上。经多方严格评选。光荣进入中国品牌媒体100强榜,在都市报晚报类提名参评的115家报纸中。荣登30强。它是重庆地区报纸进入全国品牌媒体榜的代表,充分表明了它的新闻品质、传播效果在重庆地区的领先优势。这是重庆晨报员工的骄傲,也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员工的荣耀。  相似文献   

5.
吴艳 《新闻世界》2011,(5):123-124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内报纸开始不断扩版,报纸版面逐渐增厚,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南方都市报》从2001年开始日出70余版,号称"中国最厚的报纸"。2004年3月31日,《南方都市报》推出"成熟2004"特刊,总计14叠304个版,创造了国内厚报的"吉尼斯纪录"。2007年11月1日起,在深圳市场的零售价涨至2元的《南方都市报》的零售市场份额由45%下降到26%左右。而深圳的另一份都市报《晶报》的零售量则直线上升了40%~50%,快速扩大和巩固了在深圳市场上的地位。从《南方都市报》和《晶报》在深圳本地的角力中,我们了解到中国都市报的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同城同质报纸的较劲,这使得单纯凭借扩版、做厚报吸引读者的模式将会发生转变,转为把内容做得更加精准而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6.
《岭南新闻探索》2006,(1):65-66
《晶报》创刊于2001年8月1日,依托强大的深圳报业集团,《晶报》已成为深圳地区发展速度最快和零售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报社不断吸纳人才,编委会非常注重新生力量的培养,在他们的教育、培训和管理上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7.
孤云 《新闻窗》2006,(6):91-91
11月21日,第七届深圳读书月重点主题活动——中国首届报纸阅读支化圆桌会议在深圳开幕,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举办的报纸阅读文化主题峰会。书评与阅读以及媒体的关系。国内读书版的现状与趋向,想必会成为会议重要议题。本次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旨在唤醒各界对报纸阅读文化的关注,充分发挥媒体在推动全民阅读文化方面的作用。(2006年11月21日《晶报》)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类媒体不再满足于仅仅扮演一个信息传播者的角色,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塑造品牌和影响力已成为很多媒体正在进行着的实践。《大庆油田报》特刊《都市生活》属于都市报性质,从2000年11月23日诞生之日起,就坚持在“活动中办报”的原则,如今,虽然报纸仅有6岁,却已成功操作过“青春石油人”大赛、“学生辩论赛”、“家有绝话”、“爱心捐书平台”、”都市生活带您消费、为您省钱”等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对《都市生活》的品牌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深圳报业集团的成功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报业集团成立一年多来,调整旗下各报的办报思路,明确定位,强化特色,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增强可读性统一起来,调动各报积极性,开展良性竞争。这种积极探索已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一、调整各报办报思路,明确各报定位,强化各报特色。 深圳报业集团目前属下有9报4刊,即《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深圳法制报》、《深  相似文献   

10.
《福布斯》撤销慈善榜不是因为制作困难,是因为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推动作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这跟中国慈善的软环境不无关系在日前发布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中国富豪数量荣登亚洲榜首;而5月7日,《福布斯》中文版宣布将不再制作中国慈善榜单。这两条消息让人不由得产生这样的联想:中国的富豪们成功地改变了《福布斯》富人版图,但仍缺乏古道热肠——是否果真如此?  相似文献   

11.
以“阳光媒体,非常新闻”为追求的《晶报》是一张年轻的报纸,没有悠长的历史聊以自夸,但有骄人的发展速度可圈可点:创刊不到两个月.零售量就突破20万份大关;创刊不到半年,发行量就突破50万份,成为深圳日零售和发行总量最大的平面媒体之一,2001年创刊当年即实现广告销售收入3000万元,第二年即突破亿元大关,2003年广告销售收入达到2.97亿元,  相似文献   

12.
经深圳市委和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深圳特区报》从1989年元旦起,将由一大张4个版扩充为两大张8个版,定价每份3角。该报在扩版之后,将进一步推进新闻改革,刷新报纸版面,调整内部机构,力争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全国报业之林。扩版后的《深圳特区报》,将立足深圳,服务全国,沟通海外,努力办成一张开放型、多功能、多层次、“窗口”色彩浓厚的报纸,作宣传改革开  相似文献   

13.
时统宇 《青年记者》2007,(11):76-76
今天,研究报纸的版面特色多少给人以“老气”的感觉,至少算不上是“显学”,因为一说起报纸的特色,要不说说厚报、广告、发行量、报业的冬天……似乎就太传统,太不与时俱进,太难吸引人们的眼球和鼓动人们的耳膜。而我对《深圳特区报》版面特色的定量分析的目的,实际上是想说明这样一个定性结论:媒体永远是内容为王,内容为王是媒体的第一要务。厚报、广告、发行量、报业的冬天……  相似文献   

14.
据深圳报业集团发行有限公司官网消息:2014年1月1日起,深圳报业集团的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四份报纸,零售价将由现在的每份1元提升至2元。在当下的媒体生存环境中,深圳报业集团的提价之举会不会是一个好的选择?报纸提价是否会使读者群流失加速?  相似文献   

15.
4月1日,《长江日报》、《深圳特区报》联合召开改革与开放的理论研讨会,并整理成文章,配之以照片,组织成理论专版,分别在华中复心地——武汉和毗邻香港的沿海特区——深圳同时见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影响很快传播开来! 两地报纸同时刊登的理论专版,主题是《武汉深圳加强合作,到国际市场显身手》。8篇文章不仅求新,而且求实,围绕着十三大提出的“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论述不论是沿海特区,还是内地城市,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08,(1):80-80
在深圳都市报零售市场上,<南方都市报>一直以来以较大优势领先于其他都市报.但是随着近期<南方都市报>的零售价格的变动(即零售价由过去的1元/份调整到2元/份),深圳原本平静的零售市场立即发生了新的变化.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11月份<南方都市报>零售价格调整之后,其在深圳的销量下降了接近一半.原有读者大量流失,有阅读需求的多数都市报读者大量向<晶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等报纸转移,使得这几份报纸在深圳的销量出现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化作用下,报纸传播的不只是新闻消息,其刊登广告也逐渐成为报纸信息传播的重要内容。在报纸品牌化发展的今天,报纸广告对报纸品牌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适的广告可以促进报纸品牌发展,反之也可阻碍报纸品牌发展。《广州日报》作为珠三角第一大报,非常重视报纸广告对自身品牌发展的重要影响力.也因此连续多年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2008,(11)
2008年10月世纪华文对深圳9份都市报,在福田、盐田、宝安、罗湖、南山五个地区150余个报摊亭进行了零售监测与定量研究,调查媒体包括《南方都市报》《晶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深圳商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深圳日报》和《南方日报》,采用的是世纪华文SIS报刊连续发行监测分析体系。对深圳都市报报业零售市场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抗击“非典”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波及到几十个国家,整个世界都在迎接这一新挑战。深圳报业集团和全国的同行一道,在这非常时期,以非常的心态、非常的魄力、非常的行动,打了一场抗击“非典”的战役,圆满完成了报道任务。 在这次战斗中,集团十多家媒体根据自身定位,密切合作,积极配合,形成舆论强势,发挥了“众志成城”的作用。特别值得研究的是,《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4家带有综合性日报的媒体,既统一合作,又竞争创  相似文献   

20.
黄逸秋  周志懿 《传媒》2007,(8):33-34
作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读者》在亿万读者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其深入人心的程度,是其他期刊所难以比拟的。2005年,《读者》被世界品牌实验室及其独立的测评机构评为“2005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为33.82亿人民币。与此同时,《读者》杂志近年的广告经营额也不断攀升,2006年广告经营额45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