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错误是学生学习和成长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善于宽容学生错误、利用错误资源捕捉教育契机,培养学生自我思错和集体纠错的习惯,教学实践表明,融错教学能让学生在错中思,在思中悟,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和创新意识,发展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不断与错误"斗争"的过程.结合课堂实例,讨论教师如何抓住时机,通过示错—纠错—悟错的教学过程,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误中思,思中悟,误中求悟.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纠错教学的不足,提出在纠错教学中应当适当融入情境。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物理情境在纠错教学中的作用:情境导错,即通过情境诱导出学生的迷思概念和错误认识;情境探错,即通过情境探究出其中的科学性错误;情境悟错,即通过情境促进学生悟出已有观点的错误及其原因;情境减错,即通过情境预防、减少学生出错。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频繁犯知识性错误。在纠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以讲授为主,使学生体验不足。长此以往,学生缺少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机会。而以生本理论为基础的"悟错"教学则提倡将"悟错"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运用对比、矛盾和体验等方法,激发学生认知错误,进而改正错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也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并及时地转化为有用的教学资源。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慧眼识"错"、真诚探"错"、机智用"错"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捕捉错误资源,构建和谐课堂,打造美丽生成。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中的示错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月英 《考试周刊》2009,(20):82-83
示错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阐述了示错法教学的目的、重要性、意义,以及示错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主要有学生示错式和教师示错式,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不断与错误“斗争”的过程.结合课堂实例,讨论教师如何抓住时机,通过示错-纠错-悟错的教学过程,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误中思,思中悟,误中求悟.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要包容、接纳他们的错误,要让学生充分暴露理解上的“错误”,以“错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以误养正、点拔引导、巧设错误中悟出知识,让他们在“悟错”中学会思考,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正>错误千万别"错"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R.Bainbrdge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即使教师也常会出错,一节好课也不在于有没有错误,而在于教师能否善于抓住时机启迪学生思维,通过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本文通过观察错误现状,审视教学误区,从而探寻纠错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错误反过来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巧用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因,使学生“知其错”,还“知其所以错”,让错误成为学生拓展知识的起点,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错误层出不穷,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善于利用错误资源,以错引正,让学生在辨错纠错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何让错误发挥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呢?本文从几个教学案例出发,提出了高职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对策,促进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2.
所谓"示错"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有意地把估计学生易错的做法展示给学生,或是把学生错误的做法展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原因,加以纠错,达到及时、有效预防并避免学生出现同样错误的目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示错-究错-醒悟-纠错-提升的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在二种情境的再现和回味中"恍然大悟",起到一种警示、启示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不断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毛雪莲 《时代教育》2012,(16):49-50
教学过程中的"错误资源"随处可见,而活用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让"错误"转化为学生认知成长的契机,让学生从中反思,学会新知,提升能力;让师生张扬个性,课堂活而不乱,这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中的"示错情境"即先由教师或学生"示错",暴露错误的化学思维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分析、归纳,探寻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在纠错中获得知识、学会方法、培养能力。通过案例说明在导入新课、巩固新知、引发探究、小结回顾、突破思维定势等环节都可以设计"示错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和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争论中明理,在求异中发展,在反思中提高。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是珍贵的教学延伸点。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构建生成性问题情境并允许生成错误,展现学生的真实学习;围绕议题主线设计辨析式活动任务,在活动中有效纠错、动态生成知识;鼓励学生不断研究错误,提高知识迁移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容错、融错、镕错过程中包容、化解、超越错误,在动态生成中转误为悟。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也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地转化为有用的教学资源.通过具体案例来阐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捕捉错误资源,让学生从“错”中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遇到坎坷。不要害怕学生出错,错误也是可贵的教学资源,出现错误才会知道学生的困惑、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化弊为利,将错就"错",培养学生质疑:为什么错,错在什么地方;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错误的根源,想办法改正错误,并防止这种错误再次发生;在"错误"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解疑、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错题资源会使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在错题中"淘金"会使错误变废为宝。那么,如何质疑,让错题资源更能为教学服务?案例:有道试题。有一天,妈妈问孩子:"你爱自己的家乡吗?"题目要求分别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肯定地回答妈  相似文献   

18.
费金翠 《考试周刊》2012,(93):63-64
学生的学习错误是一种源于学习活动的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生成教学法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示学生思维,通过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  相似文献   

19.
在纠错教学中,教师讲授过多,学生体验太少,这种教学剥夺了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机会."悟错"教学提倡将"悟错"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运用情景对比、矛盾呈现、实验体验、将错就错等策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高学生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20.
错误是学生真实思维的暴露,是学生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不可避免.只有将"错"分析得越深,对"对"的认识才能越透.教师应多研究错误,读懂学生,正视错误,变错误为资源;执"错"寻"源",提升教学策略;师生共同挖掘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通过化"错误"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化"错误"为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