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优质保健青稞品种“藏青25”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青稞品种“藏青25”的特征特性,系统研究了其生产技术标准,根据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简介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是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历经19年选育的青稞新品种,2013年被确定为自治区主推品种,为规范"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种植技术。本文介绍了"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供科研、教学、生产等相关部门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3.
1月24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自治区农科院农业研究所、西藏青稞研究与发展中心、西藏圣鹿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主持承担的优质油菜藏油五号产业化示范、优质保健青稞品种“藏青25”原种繁育与生产基地建设、西藏青稞β-葡聚糖提取技术与功能食品开发研究三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了验收。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陈新强,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云丹参加了验收会。  相似文献   

4.
《西藏科技》2005,(7):60-61
推广优良品种技术。种子是农业生产发展最主要的基础性因素。切实加强种子工程建设,提高良种生产能力,促进良种覆盖率、统供率和包衣率逐年提高。一是确定主导品种。今年,青稞主导品种为藏青320号、喜玛拉雅19号、藏青148、藏青25;冬小麦主导品种为巴萨德、山冬6号;油菜主导品种为藏油5号、山油2号。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实行主导品种推介制度。二是建立稳定的良种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5.
优质保健青稞“藏青25”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粮食自给问题解决后,西藏乃至整个藏区青稞加工转化增值要求日趋突出的问题,根据青藏高原天然无污染、青稞高纤维、高β-葡聚糖、高矿物质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适中等品质特点,选用株型理想、抗倒伏能力强、丰产性好的育种中间材料青海“1039”为母本和抗旱耐寒、适应性好的西藏农科院农业所优良品系“815078”为父本杂交,经过连续混合、单株交替选择和多年观察鉴定、比产试验、品质分析和区域试验,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保健青稞新品种藏青25,并于2001年8月通过西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后在全区推广。该品种在西藏大田亩产400~450公斤,比藏青320、喜玛拉19、北青3号、康青3号等推广品种亩增产100公斤左右甚至更高,蛋白质含量11.96%,β-葡聚糖含量高达8.62%,既是典型的高产高蛋白品种,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见诸报道的β-葡聚糖最高的大麦品种,生产开发意义突出。  相似文献   

6.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的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自治区将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列入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项目实施,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2013年示范推广10.60万亩,2014年43.11万亩,2015年76.92万亩,2016年100.00万亩,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青稞安全,发挥了骨干作用,取得了显著地经济和社会效益。文章通过项目的实施,系统总结出藏青2000示范推广中采取的主要措施、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7.
2006年以来,白雪试验站先后从德国、墨西哥、北京、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引进青稞、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和燕麦6种作物800余份品种,从中筛选出青稞2000(藏青20)、冬小麦品种TA98100、橄榄型油菜品种YB-108、青饲玉米品种北农青贮208和辽源1号、燕麦品种青引2号等5种作物6个品种。其中,青稞品种青稞2000(藏青20)和冬小麦品种TA98100参加了全区品种区域试验,并进行了生产示范。将筛选出的青稞、冬小麦、油菜、青饲玉米和燕麦等5种作物6个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春青稞藏青320在贡嘎县中低产田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配比,逐步建立适合该县土壤和作物特性的施肥模型、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为我地区春青稞大面积生产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采用"3415"回归最优设计,开展了春青稞青320肥效试验,研究中低产田施肥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的施肥配比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1)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2)该区域土壤肥力春青稞亩产量达146.5~156.25kg。(3)当地常规农家肥亩施用量1500kg,在提高利用率的情况下当季亩增产20.5kg。(4)结合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和目前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肥亩推荐施用量分别为46%尿素8.21kg/亩,12%过磷酸钙18.75kg/亩,60%氯化钾2.29kg。  相似文献   

9.
<正>"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计划,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示范推广以来,成效显著。截止2015年,已在全区5地(市)40个县(市),建立了"藏青2000"示范推广核心区1个、示范区4个、良种繁育基地4个,示范推广面积达43.7万亩,占全区青稞种植面积的25.71%,亩均增产50.7斤,增产青稞2215.6万斤,纯收益近5000万元,为全区粮食产量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针对春青稞展示品种在昌都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等进行试验研究。经过2009年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藏青690在昌都地区具有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对照,对青稞淀粉的颗粒形貌,X-射线衍射图谱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5水平锰肥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锰肥对青稞生长发育、品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青稞对锰肥有良好反应,锰对青稞缺乏与过量之间的范围相当狭窄;在一定范围内,施用锰肥可提高青稞籽粒中蛋白质、铁、锌、锰等的含量,还可提高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区域青稞生产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五省区的统计年鉴资料为依据,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青稞科研与技术推广的实际经验,系统分析了对整个青藏高原区域的青稞生产地位、特点、产需现状及其发展优势等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其正在由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发展的趋势和优势特色产业化发展要求,提出了推进青稞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灰色关联分析是对系统发展态势的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分析 ,发现产量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为穗长 (y2 ) >每穗粒数 (y3) >千粒重 (y6) >不孕小穗数(y4) >每株穗数 (y3) >植株高度 (y1 ) ,以穗长、每穗粒数对产量影响最大。经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发现藏青 3 2 0 >WB0 7— 97>WB1 9— 97>WBQ64— 97,以比较品种WB0 7— 97综合性状表现最好。这说明 ,在西藏冬青稞育种及大田栽培中应选择穗长、每穗粒数多、千粒重高的品种为宜  相似文献   

15.
SDS法提取青稞叶片总DNA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燕  卓嘎  旦巴 《西藏科技》2005,(7):14-15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在西藏自治区内建立的第一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高原环境的特殊性,在现有条件下,改进操作程序,积极探索了青稞总DNA的提取方法,其纯化后的DNA经电泳,紫外吸收光谱仪检测,证明为高分子量、高纯度的DNA,可用于分子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是充分利用西藏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辅以人工光、温进行青稞杂交后代就地加代技术研究,从而研制出可使青稞杂交后代实现一年两代的就地加代技术,使西藏青稞育种缩短为3~4年,提高育种效率,加快新品种选育步伐,为西藏青稞产业提供优质品种和原料.  相似文献   

17.
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青稞叶锈病发病情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麦叶锈病2008年首次在阿里地区发生,噶尔县昆莎村100亩青稞受害。本文采取大田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病害进行调查,掌握了发病程度,针对其发生机制,从选用良种、药剂防治、加强栽培防病措施等角度,制定了适宜本地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西藏青稞主产区土壤肥力现状及施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年西藏首次土壤资源调查结果,对西藏青稞主产区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目前限制青稞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重点剖析了生产上施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浅析青稞原料主要营养成分与青稞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青稞含有的丰富氨基酸、微量元素和β-葡聚糖,以及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功能,同时叙述了青稞产业在西藏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