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应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对接地方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的职能。高校服务地方工作走融合发展的道路是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是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时代选择。高校与地方拥有不同的资源,通过整合校地资源优势,构建人才交流机制和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打造新型特色智库,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地方工作的效益,实现校地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21世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便是教育、科技、经济逐渐一体化,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日益凸显。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地方协同创新,共谋发展,这既体现了研究型大学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肩负社会责任,同时也是推动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对接需求、整合优势、立足长效、协同创新,在合作中实现大学与区域地方的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中,高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自身的优势。高校在学科、技术、信息和人才上有独特的优势,而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和特色,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系更加紧密,与地方良性互动、合作共赢。就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具体内容和项目而言,政府要从建立校地、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科研开发平台、创新人事人才政策等三个方面为高校服务地方提供全方位保障。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应当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目前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依据共生学理论,地方政府应积极为地方高校与企业互动提供平台,依托平台企业支持地方高校的发展,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以高校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以区域经济促进高校发展,实现共生发展和互动共赢。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部湾区域的政府在经济区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其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与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竞争能力,而找准区域政府间的合作方向是达成合作发展的关键.以各方合作方向为策略性指导,争取区域各政府所拥有资源的支持,达成政府问的合作与服务,才能实现北部湾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6.
“校地合作,服务地方”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现实需要,高校社科研究应立足地方需求,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地方高校也能明确特色定位,凝练研究方向,整合科研团队,实现互补优势、互助发展、互惠合作。  相似文献   

7.
以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为视角,阐释了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在分析东陇海经济带的经济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淮海工学院在服务陇海经济建设中要注重多样化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力度;注重技术转化,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项目研究;发挥人文社科优势,引导地方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建立高校科技园区,使其成为推动东陇海经济带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8.
MTI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应开展与语言服务行业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培养翻译人才的模式对学生、高校、语言服务行业和社会来说是一种互惠互利共赢模式。MTI高校与语言服务行业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在合作中承担各自的角色,是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通过对河北省MTI高校校企合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梳理,比较探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等院校发展必须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紧密与地方结合才能形成办学特色,才能充分发挥其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内江师范学院长期以来积极努力实践和探索,在弘扬地方民俗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科学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市校合作,创新合作机制和模式,搭建科技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互惠共赢将是校地之间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需求,认真做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全面提升服务功能,是地方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地方高等学校只有做好服务工作,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政府的重视,促进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由此形成良性互动的格局,取得双向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邢台学院学报》2022,(1):166-169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著的建设成效。梳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安徽省为例,分析其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发现当前在教学成果的转化机制、与地方经济有效衔接等方面仍旧存在不足。地方应用型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响应区域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为了更好地的提升区域经济服务能力,有效推动政产学研合作,从健全保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新型实践平台四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需求,认真做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全面提升服务功能,是地方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地方高等学校只有做好服务工作,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政府的重视,促进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由此形成良性互动的格局,取得双向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校地合作既是学校开放办学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目的是为了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地方政府、学校与市场的关系,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池州学院与池州市实施合作共建是新时期高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政府对区域范围内院校发展的保障、监督和宏观调控作用,是院校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必要条件。高校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培育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池州学院在认真研究办学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回报地方,创新发展,走校市合作,共建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其转型,各地区、各行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在此背景下,各类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需要加快培育兼具较强专业能力与较高创新创业素养的人才,在积极调动学校资源以创设良好人才培养环境的基础上,还应开展“校地联合”实践,立足当地资源环境并充分依托地理资源优势,全方位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本地力量。由丁志华著、燕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校地合作理论与实践》一书认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应当依托地方资源和本地发展需求,在校地合作中培育出适合区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参考该书中的校地合作理论与实践案例,从地理资源优势角度出发探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5.
白杨 《教师》2021,(8):106-107
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持续发挥资源优势、创新优势和智力优势,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办学、地方发展的客观需求。当前,许昌市"校地合作"已步入"快车道",其模式、机制日臻成熟,成绩有目共睹,但是距离"校地深度融合、人才深度交流"的目标还有一些差距,科技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文章首先从人才交流、科技创新、生态文明、社会实践四个角度对如今的校地合作背景展开探究;再从当前的合作机制、合作领域、合作质量等方面提出"校地合作"的短板与不足;最后针对这些"校地合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提出对策及建议,推动"校地合作"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需求。  相似文献   

16.
美国州立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即秉持"服务当地"的办学理念,视社会服务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历史发展中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为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梳理州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其具有立足区域发展、法律法规健全、服务机构完善、校地合作密切、服务范围广泛、服务形式多样等鲜明特点。作为与美国州立大学在办学定位和层次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的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积极学习借鉴其在社会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科学合理定位、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校地合作、深化社会服务功能等方式与途径,逐步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水平,最终真正成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与当地经济建设的关系,提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应该以当地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服务及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目标,确定高校的发展方向,实现高校发展与当地经济建设共赢.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赢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本文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现状及互动发展的问题基础上,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政府和企业的政策、经济支持以及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谋求共赢的有效途径,以期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构建"校地联盟"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地方高水平大学与地方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共进、共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校地科技合作并构建"校地联盟"还存在思想认识偏颇与信任障碍、管理体制制约、合作互动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障碍与问题。建立"校地联盟",创新地方高水平大学与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可从如下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建设目标一致的区域创新体系,由目标导引,运行联盟组织;二是建立"一主导、多主体"的联盟结构,形成联盟成员间平等互信机制;三是设立联盟常态组织机构,加强日常性工作沟通协调;四是明确实质性的联盟合作内容,以有效合作载体为切入点推进实质性合作。  相似文献   

20.
地方院校科研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共生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院校科研与地方社会经济是共生发展的关系,两者共生发展的基础在于谋求共同的利益。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是地方院校科研发展的立足点,也是其科学研究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院校科研的源动力,不断地对地方院校科研提出新的需求,拉动地方院校科研的发展。同时,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地方院校科研提供了资源支持。为此,地方院校科研应融入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二者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