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梅 《青年记者》2021,(24):4-5
什么是智媒体?有观点认为,智媒体是指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媒体.还有的观点认为,所谓的智媒体,就是立足于共享经济,充分发挥个人的认知盈余,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新技术,自强化的生态系统,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实现信息和用户需求智能匹配的媒体形态.对以上观点提炼一下,"智能技术、全流程、信息与用户匹配"是解释智媒体的关键词.现在的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组合创新的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所有相关环节的所有要素进行不断的重组和连接,来形成新的价值.所有的要素,都会因为片断性的、阶段性的技术更新,智能化更新,带来更高的效率,走向更新的发展阶段.那么,从媒体融合角度来看,数智时代媒体融合如何找到更好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群体智能理念指导下的出版流程再造,其最终目标是使出版企业拥有一套先进、完善的数字化、融合化、智能化的生产管理流程.可以说,智能化的出版流程,能够将智能选题策划、智能审校纠错、智能排版印制和智能营销推荐有机融合,以更加数字化、融合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来推动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新闻出版业的提质增效,它将是出版企业出版流程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3.
焦宝  江静洁 《现代传播》2022,(12):106-113
倍速播放技术是智能复制时代视觉艺术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产物。智能复制改变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视觉艺术品生产与消费模式,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制造出了视频资源丰盛的“消费社会”。在加速状态下,倍速播放成为视频生产制造出来的、智能技术规训下的娱乐、社交与学习等需求满足的技术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又实现了倍速播放的存在合理化。智能驱动下,艺术生产门槛的向下赋权,使得用户能够利用倍速播放来掌握视频播放速度,并进行二次创作,对资本逻辑进行抵抗。但是,用户的抵抗并没有跳脱消费主义的框架,注定是一种无法抵达的权力。视频消费中的倍速播放在某种程度上更造成了审美和自由时间的双重异化,无益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静宜 《传媒》2022,(3):31-34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智能融媒体平台建设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智能融媒体平台能实现内容生产与分发的全流程智能化,能推进媒体融合由"窄融合"向"宽融合"转变.智能融媒体平台建设的终极目标,在于强化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新闻宣传工作主导思想,使媒体融合服务于社会公众需求与主流价值观传播.  相似文献   

5.
《传媒》2016,(20)
本刊讯(记者 鲁艳敏)移动互联的时代背景下,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时代必然.然而,我国期刊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出现了诸多新问题、新挑战.面对困境,如何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拓宽传播渠道,扩展新技术、新业态,谋求新路径、新发展,是当前期刊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7,(6):24-29
科学技术推进社会快速进入智能化应用阶段,并正在形成"互联—物联—智联"的社会新常态。网络世界逐步从互联网络进一步发展到智能化的物联网络世界,并依托数字技术向智能世界迈进。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推进了智能时代,并促进新闻传播媒体+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正在逐步成型的智能传播不断地推动着新闻传播媒体在形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创新也推动着新闻内容的动态化传播理念的变革。本文探讨了在智能生态条件下、新闻传播在创新融合实践过程中智能传播的形成所带来的"动态内容传播"及其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陈丹  李桑羽 《出版广角》2021,(13):12-15,37
智能阅读是数字阅读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丰富读者获取信息渠道、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提升读者阅读体验、适用于多个场景的特性.智能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将改变既有的阅读模式,从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和内容消费三方面构建智能阅读产业链,实现阅读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智能阅读在阅读环境、阅读主体方面影响着读者的阅读行为,并且这种影响将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愈发深刻.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物联设备,如何对其工作状况和运行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是保证物联网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本文以油气田上游生产业务领域为基础,对传感器、RTU、智能视频终端等物联设备的智能管理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促进宁波市智能制造资源共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近日,由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倡议,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智造企业及科研机构联合发起的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全国设立的首个智能制造协会,首期会员有110余家,聚集了宁波智造领域的核心力量,包括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智能装备应用示范企业、软件开发及系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有手机APP、电力微信公众服务等移动互联手机平台,这些都对购电缴费的经营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力采购缴费业务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不停地创新。本文就分析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下,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下的电力智能服务创新理念如何实现购电缴费的创新,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地方,有个叫"906"的工厂,它是生产原子弹部件的秘密工厂.1966年初,该厂突然发生了原子弹部件被盗案件,立刻引起周总理的高度重视,在那时,除了美国、苏联等几个为数不多的国家能制造原子弹外,其他国家都无此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技术登场之后,以手机、平板电脑、PC、智能电视、智能音箱为代表的触点与用户的社会化网络结合在一起,这些触点通过物联网技术整合为一个系统,满足着用户多元场景中的多元需求.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个体化行为场景,都呈现出高度互联趋势,个体逐渐迈入一个通过连接他人来创造价值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林凌 《青年记者》2020,(7):8-11
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北斗导航系统等智能传播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万物皆媒和凡媒皆智的传播时代已经来临。5G技术的广泛使用将进一步加速智能传播进程,“具有超级连接能力的5G网络,将承载10亿个场所、50亿人、500亿物的连接,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相似文献   

14.
智能传播时代,新闻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变革.数据驱动的第二代智能技术已被用于新闻传播的全流程之中,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化新闻报道,自动化生产被广泛用于新闻写作,智能算法几乎主导了信息分发,而事实核查技术的智能化让新闻业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保证.在智能技术全程运用于新闻传播的背后,人类仍是实际的主导者,新闻中...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科技期刊传播模式演变的过程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提出新时代科技期刊的传播策略。通过分析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过程,指出科技期刊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多种传播媒介简单相加、内容生产与表达形式不匹配、多媒介传播互动性差等问题。提出进入智能互联及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应直面变革与挑战,转变思维模式,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全媒体融合传播,精准满足用户需求,推进增强出版、智慧出版模式,构建智能、立体、交融的学术期刊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6.
郝红霞  严三九 《编辑之友》2022,(6):12-15+93
全媒体在智能传播背景下具有突出的先进性与前瞻性特征。在智能技术、社会需求、媒体融合政策等多要素驱动下,传统出版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全媒体出版场景是一种综合性的场景,智能传播技术的引入和使用打通了编辑场景、传播场景、受众生活场景间的边界。出版企业一方面需要从形态层面实现出版产品媒体样式之全;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深入各种新场景,创造多元新功能与新模式,实现出版产业价值之全,由此从内外两方面面向场景,推动全媒体出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Cabletron System公司是一家在网络工业界具有领导地位的厂商、开发、生产和销售全系列网络产品,提供基于标准的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和ATM网络完整解决方案。自1983年以来,提供的产品已超过300多种,包括管理平台、智能集线器、互联设备、桥接设备和广域网连接设备等。  相似文献   

18.
按照智能油气田定义,智能站场具备智能监控、智能诊断、自动预警、自动控制、数据智能分析五项技术特征和以生产运行集中调控为标志的管理特征,在智能化站场建设过程中同步推进技术应用和管理变革,才能实现预期目标,从数字化、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软件化五个方面解决智能化关键技术问题,在管理上解决与智能化技术应用相匹配的管理变革问题,各油气田企业需要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智能化站场系统解决方案,达到智能化应用场景落地、智能化软件成熟可靠、智能化管控模式匹配的发展目标[1]。  相似文献   

19.
刘欣  袁也 《出版科学》2023,(2):56-60
出版的本质是知识生产的公开化实践。在互联网的媒介物质性作用下,数字智能时代的知识秩序以链接、多重拼贴、生成性和混杂性为主要特征。一方面,颠覆了印刷时代对“知识”的定义,由此带来知识生产空间的极大释放。另一方面,随着“被动的”读者转向“能动的”用户,图书出版也由传统的知识产品生产者转为知识服务提供者。在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中,一种对出版的新的想象由此打开:数字智能时代的图书出版通过跨媒介叙事进行内容生产,搭建贯通线上线下的新型知识服务空间,打造具有公共文化属性的知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0.
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给新闻业带来了全流程、各环节上的变革。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转译是行动者之间发生联系的主要方式。数字媒介技术作为智能新闻生产的转译代言人,形成了两种典型的转译模式:显性技术主导模式和隐性技术主导模式。前者包含了硬客体、软客体对新闻生产的转译,后者则涉及平台转译和用户转译。本文对这两种技术转译模式的初步分析,有助于审视当下数字媒介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位置和作用,厘清智能新闻业变革的技术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