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迈克尔.波兰尼提出的意会认知论哲学思想,从西方内部突破了现代客观主义实证主义的认知范式,被认为是西方"认识论历史上的第三次哥白尼革命"。但是其认识论却止步于对逻辑理性的批判,没有对意会认知的表达途径作进一步探索。文章在对比研究意会认知与隐喻关系的基础上认为,较之于强逻辑性表达手段,隐喻是意会知识表达的一种可能途径甚至是最佳途径,但隐喻表达出来的意会知识可能与本义之间产生振荡。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兼逻辑学家蒯因、普特南和哈克基于各自的认识论与形而上学立场都曾明确主张逻辑可修正。蒯因的逻辑可修正论根植于他的整体主义知识观,而普特南的逻辑可修正论与其实在论立场密不可分。哈克在批判地吸收蒯因、普特南逻辑实用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以皮尔士为代表的古典实用主义,主张更加彻底的知识可错论和激进的逻辑可修正论。尽管蒯因、普特南以及哈克的逻辑可修正论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逻辑可修正性仍然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科学问题的评价是科学哲学家视域中的两个不同但又不可割裂的研究领域。自逻辑实证主义以来,科学哲学家们已对前者做了深入系统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后者的研究还远远不足。本文致力于科学问题进步性标准之探讨,并得出下列结论:第一,从科学研究者的背景知识距认知对象之间的亲缘性的远近角度,三分认知世界,并以此界定了科学问题的概念。该定义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科学问题概念的新特质。第二,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科学理论起源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依赖于科学理论"的论断,并得出科学理论与科学问题之间是相互引导和互为生成,共同筑构成科学发展的图景。第三,重点讨论了科学问题进步的三个标准:科学问题的前比较标准、后比较标准和当下比较标准,并得出科学问题当下标准中的矩标准和秩标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数学哲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它们在本质上都与数学哲学的基础性问题相关,而很少涉及数学或数学知识的历史性发展。从整体上看,西方数学哲学家们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对经典观点的讨论、批判与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上,新旧之间形成了动态地恰当平衡。在批判和继承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许多杰出的哲学家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新学说,如夏皮罗(StewartShapiro)的结构主义,玛戴(PenelopeMaddy)的自然主义,菲尔德(HartryField)的虚构主义,布勒斯(GeorgeBoo los)的新逻辑主义等等,这些无疑为数学哲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逻辑吗?--论数学的逻辑主义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与逻辑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数学哲学家们关注的重点,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数学基础的研究能否深入。以罗素为代表的逻辑主义提出数学可化归为逻辑的观点受到了哲学界广泛的关注和批判。文章试图通过剖析逻辑主义的基本论点,进一步揭示数学与逻辑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指出数学不只是逻辑。因为我们认为非直谓定义、集合论的无穷公理在数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这二者却不容于逻辑。因此,数学比逻辑有着更宽泛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相似文献   

6.
科学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之间的合作时常被推崇为一种突破而不是惯例。科学史学家有时把他们自己局限于严格叙述性地积累过去科学的详尽史料,而在逻辑实证论影响下的科学哲学家们,则时常鼓吹一种与价值无关、与历史无关的科学模式:所谓“无关”,确实是除了逻辑工具和语义学之外,几乎与一切东西无关。近年来,这两个学科之间的交流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发现日益增多的哲学家在考察各门科学中的历史案例,以便揭示科学推理的结构,并按照在历史过程中实际呈现的那样来理解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7.
西蒙对归纳问题的思考始于科学发现逻辑的探讨。最初,他试图将归纳法排除在科学发现逻辑之外,但未获成功。在以机器发现方法研究科学发现逻辑的过程中,西蒙在归纳问题上发生了表征转变,将归纳法合理性的辩护从逻辑角度转到认知视角上来。基于批判现代经验论的温和自然主义立场,西蒙从归纳的似然性和人类认知理性的有限性两个方面抛弃了归纳合理性逻辑辩护的认识论传统,提供了归纳问题的认知解答。  相似文献   

8.
集体性知识的本质已经成为日渐繁盛的社会认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文章对集体性知识的归因、性质以及实用主义的思考分别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尽管集体性知识的研究依然处于争论之中,但集体性知识研究开启了认识论研究的全新方向,特别是有关集体可以作为知识主体、集体可以具有知识甚至信念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认识论的研究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认识活动实在性论题是关乎认识论基本立场得以成立的根本前提 ;而承认认知关系的实在性是认识论的逻辑起点。关于认知关系这一事实 ,显然只能依赖于关于语言 -符号的解释。语言 -符号也就权宜之计地成为了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普遍性实证性的研究对象 ;当代认识论也就自然而然地将认识活动之实在性推演为语言 -符号实在性。  相似文献   

10.
濠梁之辩一直为后世学者津津乐道,它所包含的逻辑辩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直到今天仍旧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濠梁之辩的核心问题是庄、惠二人对于不同个体之间能否实现相互理解的争论。庄子认为无论物我,不同个体可以相互沟通,表达的是一种物我贯通的理想境界,与自己所追求的精神自由的理想紧密契合。  相似文献   

11.
认知科学视野中的哲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和认知科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文章基于当前一些认知科学家对哲学方法和哲学家的态度,从方法论的视角重点考察和反思了哲学家在认知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几种主要的哲学方法。正确评价这些哲学方法及其它们在认知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作用能够对哲学和哲学家在认知科学中的作用给予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在作者关于情报的组织认知对抗本质研究基础上,首先描述了知识与认知、价值与认知的概念及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知识熵理论,首创性地分析了知识差异与价值差异同情报认知对抗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提出价值冲突是导致情报认知对抗的内在原因的观点,并以此来阐述情报对抗的逻辑运动过程.简要分析了当前比较流行的几种主要情报逻辑观念,比如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情报逻辑等,从而尝试在哲学层面上建立起情报学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3.
濠梁之辩一直为后世学者津津乐道,它所包含的逻辑辩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直到今天仍旧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濠梁之辩的核心问题是庄、惠二人对于不同个体之间能否实现相互理解的争论.庄子认为无论物我,不同个体可以相互沟通,表达的是一种物我贯通的理想境界,与自己所追求的精神自由的理想紧密契合.  相似文献   

14.
何一清  崔连广  王迎军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447-1455
在一个组织乃至整个社会中,认知差异往往构成组织冲突的重要成因。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理论与认知理论,以转基因技术产品为例,对群体对立认知的形成机制与互动模式进行探索式案例研究。研究发现持不同观点态度的群体可以追溯到其不同的知识架构基础,例如支持("挺转")群体的专业知识逻辑和方法逻辑,抵制("反转")群体的非专业知识逻辑、生活经验和职业经历,及其基于不同知识架构的信息搜寻和筛选策略,进而形成不同的认知模式和认知对象,故提出一个整合性的认知框架。研究还发现支持群体在互动中演化出正面自证和推翻质疑两种应对策略。这些结果对于消除认知偏见、企业制定市场进入战略和政府政策制定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世纪并非黑暗,中世纪的科学与宗教也并非截然冲突,而是有着复杂的关系和深刻的相通之处。中世纪的自然哲学与神学相互渗透和影响:一方面,自然哲学家们可以一般地援引上帝的绝对能力,超出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来分析问题;另一方面,对《圣经》以及其他神学著作的评注需要大量运用自然哲学知识,中世纪晚期自然哲学和数学的概念与技巧被大量运用于与创世无关的神学问题。基督教与近代科学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这为近代科学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陈词与知识     
科学知识被认为是个人运用其自身的认知能力所从事的认知活动,与他人的话语无关。这是传统个人主义认识论的经典观点。而对科学知识的社会认识论和言语行为论的分析表明,他人的话语,即陈词 (tes timony),在知识事业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П.В.科普宁是苏联时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积极倡导“科学研究的逻辑”,从而开创了富于特色的“基辅学派”,为俄罗斯科学哲学的兴起规定了基本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18.
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网络合作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并从认识论上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文章关注了这些问题并对集体合作的认识论研究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文章指出维基百科与科学的四种认识文化差异,认为维基百科知识可以被视为一种认识论研究中的集体陈词,这种集体陈词具有较强的可辩护性,维基百科并不能取代专家作用,但是却能够生成一种认识平均主义模型从而打破知识特权实现知识权利的转移和流动。  相似文献   

19.
知识审计活动是组织活动的重要类型之一,是知识审计深刻内涵与丰富外延的充分体现。通过对30种知识审计架构中的196项知识审计活动进行社会网络分析,识别知识审计活动特征并揭示知识审计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与相互作用关系,同时依据优化原则与流程对知识审计活动进行综合设计,为现代企业更好地认知知识审计、提升审计质量与效率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杨 《科教文汇》2010,(16):207-208
英国现代著名科学哲学家玛丽·赫西的科学哲学思想虽然渗透到了相关学科的各个领域,但始终贯穿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形成了完整的系统。本文就其方法论之“学习机器论”的三种认识论模式进行归纳和阐述,以便进一步理解她的“经验认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