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综艺节目,是高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包罗万象的综合艺术节目。它集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运用电视的光色效果、时空变化,构成供观众从事艺术鉴赏的电视节目。无论在什么样的电视综艺晚会上,舞蹈都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处理的人体动作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用人体的动作、姿态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艺术形态。我们大家熟悉的经典作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都为当今的电视综艺晚会的舞蹈创作提供了绝好的创作典范。应该指出,电视舞蹈节目,主要是指以各类舞蹈表演为基本框架,强调运用电视技术手段对舞台化舞蹈的再创作,使其符合电视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黄攀 《采.写.编》2016,(4):110-111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选秀类节目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选秀节目侧面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要求和艺术事业的发展现状.舞蹈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电视节目积极重视舞蹈的艺术价值,开展舞蹈选秀节目有利于吸引人们的眼球,充分发掘我国民间的舞蹈人才,促进舞蹈事业的发展.文章从我国选秀节目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舞蹈选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我国舞蹈选秀节目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宫旭 《新闻传播》2007,(4):71-72
确切地说舞蹈是一门舞台艺术,而电视艺术是一门屏幕艺术,从表面上看来两者之间无法找到相互融合的交集,换句话来说,舞蹈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就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而实际上恰恰是在这两个独立艺术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艺术门类——电视舞蹈。  相似文献   

4.
论电视舞蹈的艺术与传播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舞蹈是舞蹈与电视的结合,以舞蹈艺术为主体,综合利用电视传播与艺术表现手段,以影像存在于荧屏上的艺术形式.舞蹈艺术包括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蹈段落、舞蹈构图等,电视传播与艺术表现手段主要指摄像、剪辑或者蒙太奇、电脑特技等.  相似文献   

5.
韩珂 《新闻爱好者》2011,(24):93-94
舞蹈是一种在三度空间中主要用身体语言做"心智交流"的艺术,长期以来靠剧场演出作为主流传播手段,堪称典型的舞台艺术。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长足发展,舞蹈艺术与电视技术相嫁接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强调舞蹈艺术语言与电视镜头语言、舞蹈艺术法则与电视艺术法则、形体节奏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深度契合、有机统一,是记录和传播舞蹈艺术的高效率手段,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张德荣 《视听界》2013,(4):110-112
舞蹈取源于生活,来自劳动,艺术应用十分广阔,具有很强的大众娱乐性,以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比拟的独有魅力,成为大型电视文艺演出的支柱性节目种类。本文旨在了解舞蹈节目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和把握拍摄录制舞蹈节目的技艺手段,探索张扬个性的拍摄方式。一、舞蹈摄录方式、特点与应用电视节目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录制,一是ENG系统,也就是单机系统,用一台摄像机进行拍摄,  相似文献   

7.
徐航 《新闻爱好者》2010,(4):136-136
在电视传播中.电视舞蹈成为电视工作中的一门独特传播艺术。它融合电视艺术和舞蹈艺术于一体,同时又有着电视舞蹈独特的美学特征。为了满足电视观众对电视舞蹈的收视需求.电视舞蹈还需要有很大的提升.本文从传播美学的理论角度出发.讨论如何提升电视舞蹈的质量,实现电视美学和舞蹈美学的统一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石莉 《传媒》2024,(3):46-47+49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唐宫夜宴》《只此青绿》为代表的电视晚会舞蹈节目绽放出焕然一新的艺术魅力,在移动互联网上有着卓越的口碑与声量。这些舞蹈节目立足中华文化、创新呈现形态,在“质”“量”“效”三个层面都有了新变化,探索出了融媒体语境下独特的舞蹈影像模式,而这一改变离不开现代新兴媒介技术的支持。新媒介技术从文化想象、场景设置、镜头调度、身体表演等不同层面作用于舞蹈节目,打开了晚会舞蹈节目广阔的实践可能和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9.
舞蹈作为一种动态艺术,以人体动作作为物质载体.是“表情性.概括性的人体动作艺术”。舞蹈这种原本最具观看性、欣赏性、吸引力的艺术样式通过电视传播后其影响力较弱。因此,为保护电视舞蹈的生存和发展.改变电视舞蹈的窘困现状.有必要对改善舞蹈电视化传播效果的途径和办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徐以花 《声屏世界》2022,(3):40-41,68
湖南卫视《舞蹈风暴》致力于舞蹈艺术大众化、普及化,而一档电视综艺节目能否有效实现小众舞蹈的大众化之路,值得深入探讨.文章着重从《舞蹈风暴》为实现舞蹈艺术大众化推广的逻辑体现及其电视综艺属性,对舞蹈艺术大众化传播的劣势两方面进行分析,为观众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提供清晰的视角.此外,基于对文章中相关问题分析,对舞蹈艺术普...  相似文献   

11.
韩珂 《新闻爱好者》2011,(12):93-94
舞蹈是一种在三度空间中主要用身体语言做“心智交流”的艺术,长期以来靠剧场演出作为主流传播手段,堪称典型的舞台艺术。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长足发展,舞蹈艺术与电视技术相嫁接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强调舞蹈艺术语言与电视镜头语言、舞蹈艺术法则与电视艺术法则、形体节奏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深度契合、有机统一,是记录和传播舞蹈艺术的高效率手段.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杨惟名  刘库 《传媒》2014,(6):60-61
正电视舞蹈选秀节目成为当代全球电视舞蹈产业的主要发展潮流,以美国FOX电视台举办的《舞魅天下》(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为主要标志的选秀节目红遍国内外。毫无疑问,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电视选秀浪潮中,电视舞蹈选秀节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当我们看到国外成功的此类节目时,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电视舞蹈由于空间有限性、视觉局限性,使受众无法体会舞蹈内涵,所以通过镜头语言表现舞蹈是一种实用手段,电视舞蹈拍摄方式要符合观赏习惯,音乐和节奏把控得当,从而把握蒙太奇运用.电视舞蹈是即时性动作艺术,拍摄时抓住特写,控制舞蹈运动性,切镜头处理好节奏,控制舞蹈流畅性,本文将从镜头语言的运用和组接探究舞蹈电视通过镜头语言运用来控制舞蹈节奏.  相似文献   

14.
童颖娴 《东南传播》2010,(9):124-126
电视与媒介的融合,使得传统的舞蹈艺术从富丽堂皇的剧场、舞台走向了日新月异的电视媒体平台,成为了可供众人共享的视觉影像与肢体表演共融的艺术形式。对于这一全新的艺术形势,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还不够丰富和完善。根据目前的状况,本文参考了国内学者对于电视舞蹈创作和发展的研究成果,并对优秀的电视舞蹈作品进行了欣赏和分析,在这些基础上,笔者就此以电视舞蹈的声画艺术为切入点,探讨其创作和制作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文艺节目是"把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猜谜、游戏等,经过电视媒介的艺术加工后形成的节目,这类节目既展现了各自原先节目的风采,又不是原先节目的简单翻版,而且充分展示了节目编导的艺术才华和电视这一现代化媒体的技术特性。”①电视文艺节目又称电视综艺节目或电视娱乐节目.全国许多电视台还专门成立了电视文化娱乐频道。  相似文献   

16.
舞蹈,是电视综艺晚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称其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歌曲节目过于单调的问题,亦有人称舞蹈在电视画面中最具形式美感。当电  相似文献   

17.
电视在传承和弘扬舞蹈艺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皛 《新闻界》2009,(2):168-169
本文对电视在传承和弘扬舞蹈艺术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付宜玲 《传媒》2016,(1):51-52
近年来,舞蹈类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舞林大会》的明星参与,《舞出我人生》中的大众舞者,《舞林争霸》的群雄争霸,直至《中国好舞蹈》的国际级巅峰对决,舞蹈类真人秀节目愈演愈烈.电视与舞蹈的融合擦出了很多的火花,这表明舞蹈的艺术性、观赏性与电视媒介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融合促进,同时体现了舞蹈艺术潜在的巨大价值.本文以舞蹈类真人秀节目为切入点,尝试思考舞蹈类节目对舞蹈本体传播发展的价值和影响,从而为舞蹈艺术在更大范围上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舞蹈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艺术家发挥着重要作用。舞蹈艺术家、教育家戴爱莲是中国舞蹈艺术的奠基人,也是中国舞蹈教育的创始人,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培养大批的人才,有着"中国舞蹈之母"的美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湖南卫视“超男”“超女”的尽情演绎,随着各种好声音在中国大地的蓬勃兴起,也随着诸如《舞林大会》、《非诚勿扰》、《一站到底》、《非常了得》、《芝麻开门》、《爸爸去哪儿》等一系列舞蹈节目、相亲节目、益智节目、明星节目等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层出不穷,中国人呈现出对娱乐的近乎狂热的追求。在这样的氛围中,南京广电集团也推出了季播节目《舞动南京》。从具体运作看,《舞动南京》开辟了电视综艺节目的新领域和新境界,它将文娱节目与帅气、神气、富有朝气的主持人完美嫁接,既是对主持人人气的进一步提升,又能通过舞蹈展现主持人的身姿和艺术气息,有效吸引眼球。这档由南京广电集团电视广告部《舞动南京》项目组推出的集团节目主持人大型舞蹈秀,成了每周日晚南京电视观众的一道视觉大餐。《舞动南京》以其创新的活动形式、恢弘的舞美设计、多形式的互动方式以及全媒体营销策略,一经推出便迅速聚敛人气,获得观众和市场的认可,引发多家媒体的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