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远程监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电话网络实现远程监测控制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此文介绍了该实验装置的设计思路与实现过程。通过电话线路它既可以进行物理信息的远程检测、处理、传输和控制,又能进行图像的远程采集、处理、传输等实验。  相似文献   

2.
针对珠江-西江经济带,梧州-肇庆流域的水域地质环境及地下水监测野外工作现状,研制一套环境适应性强的地下水动态在线监测系统。系统主要由监测传感器装置、远程数据传输装置及终端平台组成。地下水监测系统中的供电部分采用太阳能发电方式,解决了偏远地区取电困难的问题,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供电。监测数据采用GPRS传输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到监测平台。野外试验表明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实现了自动化采集及远程传输,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WSNs的城市污水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城市污水水质的大范围、精确、自动化的监测,本文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技术和GPRS技术,在城市排水管道和污水汇流处布设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城市污水水质的多种参数数据,并通过GPRS无线网关对汇集数据进行远程发送,最后主机通过WSNs数据管理软件接收远程发送而来的数据,提取有效数据数字化和图形化实时显示,以达到对城市污水水质的实时监测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开发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城市污水远程检测系统数据传输率高,系统稳定性高,达到研究开发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工监测水位实时性不强的问题,本研究并开发了基于MOTOROLA的G20 GPRS模块的远程水位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AVR Atmega16控制芯片与GPRS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自动化无线传输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及时的将水位传感器采集的水位数据通过GPRS模块无线传输给远端数据管理中心的主机进行分析处理。该系统实时性、可靠性高,且在一个地区内传输距离不受限制,可广泛应用于湖泊、河流等的水位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野生动物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野生动物保护难度加大,研制了一款能够全天候监测动物的生活习性的系统。系统节点采用具有Cortex -M3内核的CPU和永远在线的GPRS模块SIM900A。节点通过GPS和单总线分别获取经度值、纬度值,环境的温度值、湿度值,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GPRS及时地发送到数据中心。系统测试证明:GPS定位误差在150cm以内;温湿度误差在±3%左右,数据传输稳定,具有良好的远程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野外实验中叶面积指数(LAI)数据长时间、多点同步采集、数据分析管理及采样频率远程控制等问题,开发了LAI在线监测实验系统,系统支持数据采集,包括LAI值、温湿度、节点状态等数据采集,远程传输和采样频率控制等相关实验。采用SuperSocket框架通信连接技术,实现了上位机和下位机的多点并发通信。基于拉依达准则,构建了一种改进的数据过滤法,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减少了数据冗余。基于百度地图提供的JavaScript API,实现了采样节点位置可视化,实验人员可随时获取采样坐标。通过该实验系统能自动获取植被参数,为遥感野外星地同步实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普遍采用的是稳态法,表面散热率的间接测量和样品侧面散热与漏热给测量带来一定误差,使得导热系数的实际测量值略微偏大.介绍了新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并且研究了样品侧面边缘热损失的物理模型,提出了新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纠正了偏差,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危险环境状态监测的特殊性问题,提出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对环境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利用光纤F-P滤波器完成光纤光栅反射波信号解调,利用单片机控制GSM模块实现温度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利用VB开发了上位机图形界面,实现了实时在线监测温度、构建数据档案、智能分析处理等功能。实验证明,系统可以对环境温度进行及时预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危险发生。  相似文献   

9.
远程在线实景实验是将真实存在于实验室中的仪表设备、元器件等实验装置与在线实验客户端人机交互界面联通,实现学生远程操作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远程在线实景实验最大的特点在于"真实验",并非虚拟仿真实验。学生能够远程操作实验仪器设备,将实验拓展至课堂之外。该文选取"自动控制技术"课程中二阶系统瞬态响应实验为教学单元,将传统实验室实验与远程在线实景实验进行对比,证实远程在线实景实验能够起到促进及改善实验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热工综合实验台的设计与多媒体远程教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的热工综合实验台,该实验台设计合理、技术先进、测试精度高,可以开设多个热工实验。其计算机数据采集和远程教育系统不但能在线实时检测和显示温度、流量、压力等实验参数并自动记录、存储、绘图和列表打印等,而且通过网络可以远程传输实验过程和实验参数,实现了实验教学的远程化。  相似文献   

11.
水质氨氮是污染分级的敏感参数,针对管网饮用水的低浓度氨氮的昼夜遥测具有方向标的警示作用。水质氨氮浓度检测普遍以纳氏试剂吸收光度分析法为检测依据,然而,该方法采用的短光程光度法,分析灵敏度较低。长光程光度法可以提升在线检测低浓度结果的准确度效果。另外,自动控制笼头水阀实现昼夜实时采样,可进行管网水质氨氮的定时监测,测量的电信号迅速由嵌入式PC机完成统计运算,并通过GPRS及时传输给远程服务器。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实验教学存在效率低、功能单一的问题,在评定直线度误差实验中引入虚拟仪器技术,通过虚拟仪器设计的测量仪具有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功能,采用LabVIEW作为软件开发平台,对直线度误差中两端点法、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区域法3种评定方法给出了相应的评定结果,可显示采样点的偏差值、轮廓曲线及直线度误差,实现了直线度误差可视化测量评定,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检测评定原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韶关发电厂#9机组锅炉汽包水位监测系统存在较大的测量偏差,对汽包水位测量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利用#9机组大修机会进行了技术改进。改进后,汽包水位监测系统监测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输油管道泄漏监测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组合导航机器人的输油管道监测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以嵌入式系统、机器人操作系统和组合导航算法为基础,实现管道泄漏检测和泄漏点实时定位。该实验平台涵盖了管道泄漏监测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以及机器人运动控制等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机器人技术在石油领域中的应用和设计方法,掌握输油管道泄漏监测的工作原理,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河流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不同河流的流速各不相同,同一条河流在不同地段流速也不一样。【实验目的】模拟坡度对流速的影响。【实验器材】l米长软管、铁架台、水源和管道(70厘米)、带铅垂的量角器、盛水器皿、计时器、铅笔、米尺;纸。图1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内容】1.测量水从不同坡度流过管道的时间。2.整理表中数据。3.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成图表,显示水流速度和管道坡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进行有效的监测,确保其运营安全,以东莞市大汾北水道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Midas Civil对该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介绍了该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系统集成及总体框架流程、监测内容、监测点布设方案及各大子系统的功能和数据远程传输组网方案。最后,基于在线监测系统实测数据,对该桥运营状态进行了安全评估。结果表明:该桥总体受力和变形量值不大,均小于理论计算值,处于正常的范围;桥梁总体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进行有效的监测,确保其运营安全,以东莞市大汾北水道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Midas Civil对该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介绍了该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系统集成及总体框架流程、监测内容、监测点布设方案及各大子系统的功能和数据远程传输组网方案。最后,基于在线监测系统实测数据,对该桥运营状态进行了安全评估。结果表明:该桥总体受力和变形量值不大,均小于理论计算值,处于正常的范围;桥梁总体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适用于蓄水构筑物的自动放水冲沙装置,充分利用洪(丰)水期高水位,通过滑轮、浮球与闸门的结合,从而实现自动放水冲沙性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基于常压汽液平衡装置Ellis蒸馏瓶的实验原理,对平衡室、冷凝管、取样口结构进行改进,同时增加减压稳压系统、在线取样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了一套新的减压装置,并实现减压条件下汽液平衡数据的测量和在线取样。实验测量了水、乙醇、四氯乙烯和1-丁醇纯物质饱和蒸气压和减压条件下四氯乙烯+1-丁醇二元等压汽液平衡数据,并与文献值进行对比,表明装置操作方便、测量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20.
差压传感器测空气相对压力系数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物理实验中唯一1个热学实验。由于实验装置和所研究体系本身存在系统误差,导致实验测得结果与理论值产生了一定的偏差。经实验测得,误差主要来自差压传感器的输入电压、差压传感器的非线性特征、真空泵抽取的真空度、气体温度不均匀程度、空气的水蒸气含量等5个方面。经综合分析后,推导出测量装置的系统误差补偿公式,可对实验教学中直接测得的空气相对压力系数进行修正,以便得到更接近于真实值的结果,实现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