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什么是“语文”?《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语言和文字;2.语言和文学的简称。照这个定义,我当教师时教语文,在机关工作时写公文,从十年前开始搞文学创作并且还将干到老,那么我这一生可以称作一个“语文工作者”了。作为我们母语的“语文”,是一个汪洋大海。我在里面扑腾了大半辈子,可是扑腾得越久,越是对语文感到敬畏。我抱有这种心理,与我当年的语文底子太薄有关。在人生中本该用于学习的黄金时段,我却草草读了6年书,就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去了。直到我结婚之后再用业余时间读电大,这中间有十几年我没接受正规的教育。后…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相信一个简单的道理—人生是不可规划的,因为人生的轨迹总是充满意外和神奇!山穷水尽、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我当老师的轨迹好像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这二十年的人生轨迹,我想用我的经历来说明一个简单的观点—如何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我怎么就选择了当教师?我怎么就选择了当教师呢?不是因为我崇高,而是因为我没别的选择。我出生  相似文献   

3.
恩师·慈母     
每次面对着张卫琦老师的照片,我的心情都无法平静。不是因为她是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更不是因为她曾经居市重点小学业务校长职位,只是因为已经退居二线的她曾经并且现在仍旧在给予着我教学上的指引和生活上的关爱。张老师不是我学生时代的老师,她是我教学上的指导老师。认识她时,我刚满20岁,正经历着人生中的第一次“沉重打击”。中师一毕业就分到教育局工作的我,突然被“下放”到小学当一名普通的教师。当时,接待我的就是这所学校的教导主任、年届50岁的张老师。那时候,我对这件事想不通,又担心一天讲台没站过的自己搞不好…  相似文献   

4.
朱丽亚 《师道》2006,(7):6-8
教育是我的宗教,我为它而痴迷。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创办一所让学生永远怀念的学校。对语文来说,一篇文章、一幅油画、一曲交响乐、一部电影可以是教材,一个关于社会的、人生的题目也可以是教材,因为学生需要广博的知识。-王泽钊“朋友们都说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说我就是撞到南墙也不回头,因为我把南墙撞倒了,我为什么要回头?”说这话的人叫王泽钊,今年44岁,山东青岛市一位有着18年教龄的高中语文教师。令王泽钊屡撞南墙的起因是:从18年前成为教师的那天起,王泽钊就嫌语文统编教材“课文没几篇有人文价值的”,而有的“简直就是在说谎!”从那…  相似文献   

5.
13岁那年,我考入湖南三师。 17岁不到,我被分配到湖南三师附小,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记得那是参加工作第二年的一个星期天,一大早,我便从父母家赶往学校,因为事先已约好一个学生来我宿舍补课。他是住在学校附近东洲岛上的农家孩子,黑黑瘦瘦的。我给他补习生字。听写时,他老是把生字“帮”的拼音误写成“ dang”。我心里想:这么简单的题也写错,真是太愚蠢了。这话尽管没说出口,但这种意思大概在我的表情上显露出来了,我看他的脸红红的,低着头,一声不吭,一副窘态。   等到补习完,已近中午时分,我想起自己该生炉…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我很羡慕一个远房叔叔。因为他是一名教师,因此他的家人不用在农闲的冬季顶着刺骨的寒风、冒着冰冷的大雨去进行集体水利建设;因为他是一名教师,每年春节时被人请去写春联而受到“鸡蛋茶”的礼遇;因为他是一名教师,总是被大人们作为教育小孩的榜样。那时的我就有一个很朴实的理想:长大后,我一定要做一名教师,也让自己的父母不再去建设工地上忍饥挨冻,  相似文献   

7.
言传身教,外籍教师扎根学校
  “这里的学生很可爱,很好学,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友好,这份感动让我选择将青春献给明照。”17岁来到中国,25岁结缘于明照,深受学生爱戴的吉田耕平是学校的资深外籍日语教师,在这里执掌教鞭七年。吉田先生自小就深爱中国文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一直把维护中日友好关系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人生成功的诀窍就在于经营自己的长处,我说不尽然。靠自己的优势求得人生的成功固然不错,但长处与优势也有让人吃苦的一面。最近,听说这么一个故事:3个人,早上出门。一个带了一把伞,一个带了根棍,还有一个什么也没有带。奇怪的是,晚上回来时,拿伞的淋湿了,有棍的跌伤了,而什么都没带的却安然无恙。拿伞的人很纳闷,问什么也没有带的人:“你怎么没事呢?”他没有回答,而是反问拿伞的:“你为什么淋湿而没有摔伤呢?”带拿的说:“下雨的时候,我因有拿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就淋湿了;当我走在滑路上时,因为没有棍,就非常小心,所以没有摔倒。”然后他又  相似文献   

9.
与缪斯有约     
人的一生就是一部长篇小说,有艰辛,有快乐,但我却把我的故事比作一个个梦,一个个虚幻的梦。因为与“爱”相约才会有梦,才会有梦中我的“故事”。 是梦,弥补了人生的不足,有人说人生如梦,我说人生不可没有梦。 人生的每个季节都会有多彩的梦。小学时学拉小提琴,总是没起色,学了6年便放弃了。学唱京剧,也只是“半瓶醋”,充其量算个“票友”。后来我开始追寻缪斯,缪斯有许多孩子,我不敢自诩已得缪斯垂青。因为我毕竟只是一个站在门外执著扣门的“陌生人”。 我是一个在浩瀚的沙漠中追梦的人;我是那个穿过青春的火焰为四季的美…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眼睛     
好好是我的外甥女,在小班。一天中午,她妈妈来接她,恰逢我带班,经过时,她们跟我说了几句话,我顺手拿了一个乐百氏奶给好好。不料想这一举动却使我班幼儿议论起来,一个幼儿说:“她为什么可以喝乐百氏奶?”另一个幼儿接着说:“因为她是老师的孩子。”我的脸顿时烧了起来。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他需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的心理上…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孩子,很多人知道我生你生得很不容易。有人会很热情地加注:“长大之后,一定要告诉她,要孝顺妈妈才行。”我总会说:“不要给她这样的重责大任。是我要生她的,她也很辛苦啊。”我不是一个传统的道学者,再怎么像真理的事情,我都会先放进脑袋里想一想它的逻辑和可信度,包括孝顺这两个字。百善孝为先。一个连父母都无法好好对待的人,通常也没办法对别人太好,在人生中通常是个失败者。这是我同意的。但我并不同意“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人啊,如果不愿长进,并不会因为变成父母而崇高。  相似文献   

12.
五月的一天,军军一个人在家画画。突然,一个“咚咚咚”的声音从门外传进来。军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瞧了瞧“猫眼”,问道:“你是谁呀?”那个人回答道:“我是你爸爸的同学,你开开门好吗?”军军有点不相信,因为今天爸爸根本没讲有他的同学要到家里来,于是他就拿出爸爸的毕业照,来到门前,看了看“猫眼”,对了对那个人,  相似文献   

13.
孩子们从我身边跑过。一个个都回头向我招呼道:“老师好!”我也回首笑盈盈地招呼他们。 一个孩子说:“老师。你闭上眼睛。”我说:“好!”就很自然地闭上眼睛,感觉到她把手伸到我嘴前.我想一定是吃的吧,因为我刚刚是看到同学们正吃东西的。第三节课下课正是孩子们加餐时间,我今天却没吃早餐呢。平时,孩子也常常这样拿东两给我吃,还不许我自己动手的。要亲自喂到我的嘴里。于是,当我张开嘴正准备咬时,只听到一声惊呼:“老师,不能吃,是梅花,你没闻到香味吗?”接着便是孩子们的哈哈大笑。哎呀,我的天呀,我俗!胃口不懂高雅和通俗之分哦!饿了,那花中极品也要吃!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   父亲,在我们的心目中代表着什么呢 ?家长的权威,不容抗拒的力量。父亲是曾经的依靠,是人生之初的航标。但总有一天,我们要走出父亲庇护的天空,走上自己的人生轨道,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学会生活,学会独立。   “今天跟儿子打球,我赢了。”一个老朋友对我说。   “太好了!可是怎么一点也看不出你高兴的样子 ?”我问。   “因为我是不高兴!”看我诧异,他又说,“我起先很高兴,但是接着就不高兴了,想想,五十岁的老头打赢十几岁的小伙子,当然高兴。可是再想想,赢了自己的儿子,又有什么好高兴呢 ?尤其看…  相似文献   

15.
这个人是我爸爸,因为从我记事起,就没离开他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了解他的一切。父亲没有什么突出的业绩,而正是他的平凡,却让我一生都学不完。 1978年父亲平反后,被安排在本村任民办教师。他说:“我要努力补上这十几年的教学工作损失。”从此父亲就成了一个闲不住的人。1986年父亲被转为正式教师,1987年满60岁时被动员退了休,可他退休不退岗,又转到镇中学任代课教师。直到1995年骑车摔折了腿,才坐到了炕上“工作”。  相似文献   

16.
邻居的孩子大学毕业了,我看了他们班的毕业照,发现大部分人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他爸爸也说:“照毕业照怎么没凡个人笑啊?”孩子没好气地说:“还笑呢,毕业等于失业!”  相似文献   

17.
嗨,大家好吗?我是曼迪·摩尔,艾皮克唱片公司最新的录音歌手。唱片业非常有意思,我热爱这行业,也热爱表演生涯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切。6岁时我看到自己的第一个演出,就彻底着迷了。父母以为我的热情会退去,可到我9岁或是10岁大时他们开始说“:好吧,你还没放弃。”于是他们让我上声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节“打字练习”课。说句实话,我很不喜欢上这样的课,教师被闲置,学生没兴趣,思维性含量低。教师更不要希望哪个学生会突然问:“这个题怎么做?”听到的都是“打好了”,最后,我总结的时候也会习惯性地说:“所有同学听好了,打好后再打一遍!”接着就是一阵阵叹息声。  相似文献   

19.
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我这一辈子我3岁的时候,有一次弄湿了裤子,向家人讨饶。父亲要打我,妈妈护短说:“你怎么不害臊,他还是个小傻瓜呢……”我12岁的时候,从母亲的钱包里拿了两毛钱买了冰淇淋。母亲拿皮带要打我,爷爷袒护我说:“别打他,他还是个孩子,长大了就知道了……”我30岁的时候,进了工厂做工。生产上出了废品,工厂因为我而没完成生产计划。工会主席替我说情:“他刚来不久,没经验,要带一带……”我40岁的时候,一次与同伴们喝酒喝得酩酊大醉,满街上都听到我扯着嗓子唱歌。退了休的人向着我:“嗨,年轻…  相似文献   

20.
本来,长辈给我起的名字是“万祥”,取万事吉祥之意。上大学后,改为“万详”作为笔名。当上教师,特别是真正认可这一艰苦而光荣的职业后,我就认定了“万详”这个名字。我立志要做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青年时期的理想。经过30多年的雨露风霜、摸爬滚打,尝遍了人生的苦辣酸甜。我想作为班主任确实离不开“万”字:特殊的岗位、特殊的任务,要求班主任胸襟开阔,心中装得下千山万水、千沟万壑;为青少年学生要吃得下千辛万苦;为民族的未来要经得住千磨万击;工作中不能千篇一律,要推陈出新、开拓创新。当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