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彰显中国特色既具有工具合理性又具有价值合理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彰显中国法治文化特色,意味着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既要尊重中国社会现实,也要融汇中国传统法律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
法治政府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应从政府本身的情况出发,从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全面推进。要建立一个民主科学,立法为民的行政立法体系,限制政府的权力,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政府服务观念,健全公开决策机制,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实现透明政府。政府应做到依法行政,才能建设高效率的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从人治向法治社会转型,法治作为完善的社会管理模式,为人类所追求,而法治之法要有伦理底蕴,法律才能成为善良公民的大宪章。我国刑法中正当防卫制度的确定,确有有利于弘扬社会正义,惩恶扬善,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面,但是它还存在着不少伦理缺憾,应从立法和司法二个方面进行完善,才能体现关爱生命、合乎人情,给人温暖。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现代社会发展视角下的法治理念,是对现代社会中国经济、社会、法治的经验总结;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政党对中国法治理念的深化。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映射出社会法治价值观念、思想理念。对此,笔者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法治理念的培育路径探析,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公民的法律信仰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在我国这样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里要形成普遍的公民法律信仰,除了要完善法治建设以外,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创造严格遵守法律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不断推进法活文化建设、严格限制公权等措施促成公民养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法治文化就是已经实现了法治的国家和社会所应该具有的文化,此时的法治本身就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特定文化体系、社会文化类型,成了一种基本的"生活样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规则意识、破除人治文化、建设法治国家。创新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个性、开拓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如何完善这个体系,如何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如何把法治建设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办事上,将是中国法治建设面临的更加紧迫和现实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已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正式确立后,如何加速走向法治国家的进程是法学工作者的使命。为此,本文立足传统法律思想宝库,抽取孟子法律思想作为切入点,提出:在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道路上,必须立足传统法律思想,借鉴西方国家法治经验教训,使两者有机结合。孟子法律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树立宪法和法律至上的观念;注重发挥人的作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利于民,营造宽松政策环境,推动社会经济进步。  相似文献   

9.
我国法治社会的构建在强调制度改革等外在动因的同时,还要注重公民文化的内在作用,公民文化作为一种民主参与、公共精神、主体意识和自由理性的精神,在培养法治理念推动法治进程、推动良法的制定、限制公权力滥用、保护和救济个人权利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是我国构建法治社会内驱力。我们要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构筑起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逐渐确立并发展起来的治国方略,更是在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指导下,立足于中国国情实际,吸收和借鉴了先进的法治文明成果做出的正确选择。任何一个社会都要树立基本的人格模塑,都要从人性的约束中来保持其稳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其内在生命力的基本需要,通过全体民众的坚持与不断努力,以实现各部分之间在相互作用中可持续发展的有序结构。本文从法学理论出发,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研究对象,从深入研究法治理念的内涵与逻辑关系上,探讨其学术价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兴奋剂问题古已有之并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法学等多个层面展开分析。无论是从实体法、程序法还是国际法角度来说,都有必要对兴奋剂问题展开全面和有效治理。实体法层面包含行政法、民法和刑法角度的诸多问题;程序法的兴奋剂治理涉及到程序公正、证据采集和认定准则的开放化,以及建构独立纠纷解决机制的必要性问题;从国际法层面来说,推进相关国际组织的职能和兴奋剂治理的国际性法律体系的完善则是重中之重。总之,有效协调和完善各个部门法律对于兴奋剂问题进行有效制约,是当前推进涉及兴奋剂问题法治完善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英美法系国家的体育法渊源进行总体分析,对于研究不同国家体育法律制度的特色和共性具有重要意义。英美法系国家体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体育判例法和体育制定法两大部分。根据英美法系的特征,英美法系国家体育法应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而制定法是作为判例法的补充。近年来,随着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大法系相互融合的趋势,以及体育全球化的发展,即使是以判例法为主导的英美法系,在体育判例法和体育制定法的关系上,也应该是一种相互借鉴、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运动训练基本规律的基本内容与基本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就运动训练基本规律中的运动项目规律、运动训练规律、运动适应规律、运动参赛规律和竞赛制胜规律的基本内容与基本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界定构建。其中,项目规律是训练方向就像"灯塔",是确立训练核心,解决"练什么"的方向性问题;训练规律是训练方针就像"罗盘",是优化训练行为,解决"怎么练"的针对性问题;运动适应规律主要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身心适应,解决"练多少"的操作性问题;运动参赛规律的实质是研究参赛策略,主要包括参赛准备与比赛安排等问题。竞赛制胜规律既受上述运动训练基本规律制约,又有自身的特殊性规律,其竞赛制胜因素表现为复杂性、主次性和能动性。真正意义上对运动训练基本规律的认识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育规律问题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规律问题是教育理论科学化的根本问题。教育与社会相互制约规律和教育与人发展相互制约规律的表达方式都是不科学的。教育与政治、经济间的规律性联系是社会发展规律(非基本的);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即教育目的与学生身心发展相互制约关系和教育者的施教行为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国民体育法》修改情况进行了研究。《国民体育法》前后共修改了7次,从修改原因看,社会原因、政治原因等直接原因成为主流,从修改模式看,突出了全面修改及滞后修改的特点,从法律修改程序看,比较严格地施行了"三读"程序。我国体育法修改可以考虑借鉴《国民体育法》修改的一些情况,顺应形势,进行全面、直接修改。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民族法学发展的重要理论方针,它的提出实现了法律观念的根本转变,保障了民族法学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科学发展观要求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法律生态化的理念对现行环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按照21世纪环境时代的要求进行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法律体系。职业足球在我国是一个新鲜事物,虽然法律众多,但一般法律在我国职业足球中的适用还存在一定问题。提出:一方面,借鉴欧美国家的法律制度,我国要加快有关职业足球的立法;另一方面,借鉴美国的判例法制度,以职业足球为例,进行具有我国特色的判例法制度尝试。  相似文献   

18.
学校法制教育具有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人才以及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等重要功能,但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其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出来。学校教育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就必须从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包括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强化法律素质;建立科学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探索学校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育法律原则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法律原则是各体育法律制度的原理和准则。体育法律原则没有明示,需要总结和提炼,体育法律原则分基本原则和部门原则。基本原则有增进身心健康、公平竞争、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等。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科研等部门也都有其特有原则。  相似文献   

20.
法律实施是实行法治、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 ,在法治实践中 ,我们既不能用成熟法治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我国法律实施的现状 ,也不能假借具体国情的特殊性放任法律实施的低效运作。在现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 ,务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真正确立起法律的权威性 ,并切实维护法制的统一性。惟有如此 ,才有利于我们法治国家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