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古韵书的音义关系和中古诗人用字取音角度 ,考察《汉语大字典》音义配合情况 ,尚有某些不足 ,如 :“看、罢、要、帆”等字的处理还存在着不当和疏漏。  相似文献   

2.
专书词汇研究是汉语历史词汇学和大型历时辞书编纂的基础。挑选一部专书为样本,对其词汇进行穷尽性的共时调查与研究则是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收词释义的重点。《北梦琐言》是唐五代一部内容丰富、词汇多样的笔记小说集,其中不少词语为《汉语大词典》漏收,为增强《汉语大词典》的权威性,也为使用该词典辅助阅读的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意义,《汉语大词典》理应补充这些漏收的词语。同时,《汉语大词典》还存在一些释义不全不确和例证选择失当的问题,也有修订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从训诂学的角度,结合俗文字和墓志文献特点如用典、对仗等知识,对《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在文字释读方面存在的一些疏漏和不足提出商榷意见并进行一些补充论证,以期有助于阅读和利用该墓志文献,进一步发挥其对唐代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为数不少的古语词,并在释义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古词语的收录和释义语言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古词语收录应该遵守的两个原则以及古词语释义语言应该注意的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5.
《庐山远公话》斯二零七三、《韩擒虎话本》斯二一四四、《叶净能诗》斯六八三六和《唐太宗入冥记》斯二六零三,四篇话本大约是在公元八世纪中到十世纪中叶。《汉语大词典》是1993年出版齐的,它所搜词条和义项相当丰富齐全,但书海浩瀚,难免有疏漏之处。本文以四篇话本中出现的部分新词新义为例,对照《汉语大词典》的词条及引例,分析并列举出来说明《汉语大词典》词条及义项的晚收情况,希望对《汉语大词典》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异体字对促进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辅助作用。以《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收录的195组、412个“山”部异体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共时层面的构形描写,并从共时与历时层面探讨“山”部异体字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汉字部首的演变是与汉字形体演变相应的,经历了从古汉字阶段的小篆到隶楷阶段汉字的隶变、楷化,再到“五四”以后的现代简化汉字,《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源》以及新《辞海》、《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部首系统代表了各个历史时期汉字部首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型世言》、《儿女英雄传》方位词“左右”的计量对比研究发现,从数量分布上看,《儿女英雄传》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非常接近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从功用的角度来看,尽管从明代末期到清代中叶仅仅只有200多年的差距,但“左右”在两书中有着不小的差别:在《型世言》中,“左右”作为方位词,其各种用法才刚刚萌芽,基本上只能单用,...  相似文献   

9.
《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辞书,《现代汉语词典》是我国现代一部较有影响的词典。本文通过对《尔雅》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方式的考查与比较,揭示二者的异同及其历史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说过“郑声淫”、“放郑声”。古“淫”字的用法意义决不是单一的。从《郑风》与“郑声”的关系,政治、经济、风俗等几个方面阐述孔子为什么要说“郑声淫”,从而集中表现了他的功利色彩。古儒经学家评《郑风》大都是对孔子这一提法加以注脚、推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敦煌残卷《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所收陶翰《古意》诗,作者又有王季友一说,经考证,应为陶翰诗。诗题又作《古塞下曲》、《塞下曲》、《古塞曲》,经考论,取《古塞下曲》为佳。诗句中有异文达14处之多,分别从文字发展、史地名物等角度予以考辨,并依“宜各从长”的要求给出己断。  相似文献   

12.
《长生殿·例言》曰:“棠村(梁清标)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洪昇对此种说法亦表示“世以为知言”。同为“至情”主题的两大明清昆腔传奇戏曲,《牡丹亭》与《长生殿》亦见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闹热”一词进行阐发,从情节结构、主题意蕴和排场布局三方面刍议“闹热《牡丹亭》”一说。  相似文献   

13.
“暇”在古汉语中常可作助动词或能愿动词,辞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源》等)、古书注解多未发。本文为之探义,兼纠正补充注解之未是不足,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唐朝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注重文字的训诂,成就很大,但疏漏驳杂之处仍然难免,通过对《后汉书》李贤注进行商榷,以期更深入地推进《后汉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汉语史稿》中对“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中的“虞”,对“及将币之日,执书以诏王”中的“书”,对“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中的“遏”的解释不是太恰当,经考证,应分别作“欺诈”、“礼书”、“用尽”更为切合本意。  相似文献   

16.
《梼杌闲评》主要反映了明清时的北方话,是研究近代汉语发展史的重要文献之一.《梼杌闲评》中共有27个复音介词,这些复音介词有的用法还保留在现代汉语中,有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消失,而是由别的介词来承担.  相似文献   

17.
《诗经》、《论语》等上古文献中都存在不少重叠词,这些重叠词的研究在汉语词汇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论语》重叠词的数量进行了统计,指出了其构成形式,分析了这些重叠词的特殊表意功能,并对《论语》重叠词远比《诗经》重叠词少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小易 《阅读》2010,(5):20-21
亲爱的同学,我们将在“语林漫步”栏目向你介绍《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论语》等一些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读物,希望你能喜欢。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中国文学史》将宋玉的楚辞《九辩》当成唯一的代表作,是承袭了早已过时的“疑古”思潮的影响、否定了宋玉对其楚赋著作权的结果。其违背历史真实的负面作用十分严重。作家的代表作,应是最能体现其创作特点、技巧、风格、水平和成就且具时代性的名篇佳作;同一作家,可以有一篇以上的代表作。目前,学界日益普遍认同的宋玉楚赋作品已有上十篇。宋玉好楚辞而以赋见称。应当在《九辨》之外,从《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宋赋中研定一、两篇,一并作为宋玉的代表作,以切实恢复宋玉在文学上固有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20.
否定副词是汉语副词中的一个重要次类,在汉语表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先秦时期的两部重要典籍《左传》和《国语》,全面梳理两书的否定副词系统,通过对两书否定副词的描写和比较,总结了两部书中乃至先秦汉语中否定副词的特点和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