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信息系统工程》2006,(5):14-14
用一张网把各种不同的IT应用融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众多网络厂商共同追求的发展方向。而能够成为“全业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就能够网络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2.
彭榕 《编辑之友》2016,(9):65-68
网络舆论始于典型性的网络议题,普通网民在网络舆论发展过程中用“小力量”汇聚了“大能量”;在典型网络议题产生、网络舆论发展、网络舆论诱发网民现实行为等不同阶段,网民的同群效应起重要作用;网络环境的虚拟性、隐蔽性及网络社交媒体的“熟人传播”特征,是网民同群效应产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PC的出现、Internet的诞生都曾经席卷全球,为整个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革命。如今,人们又将面临第三次IT浪潮——网络存储。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无穷魅力,使得无数企业“e网情深”。然而在紧锣密鼓的“触网”之后,却发现自己被“困在网中央”。信息爆炸,数据孤岛等等新问题层出不穷。于是,网络存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网络存储设备提供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取和共享服务,其主要特征体现在:超大存储容量、大数据传输率以及高系统可用性。网络数据和信息的急剧增加也自然带来了  相似文献   

4.
<正>IT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 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主要得益于许多IT 前端设备越来越个性化、功能化、高性 能,更加方便,作为通讯渠道的网络也越 来越星罗棋布,大带宽,高容量,体现了  相似文献   

5.
知识网络研究(Ⅰ)——知识网络概念演进之探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赵蓉英  邱均平 《情报学报》2007,6(2):198-209
本文首次对知识网络概念的演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性研究。首先,从科学学说的角度探讨了在知识网络概念演进过程中早期提出的知识网络形态及其相关学说,从普赖斯的“科学论文的网络”到布鲁克斯的“认识地图”以及“知识地图”、“知识基因”再到“知识网络”的出现,分析了在知识网络概念演进中从不同研究视角和研究背景下产生的各种概念,并从科学学说的高度归纳为“地图说”、“基因说”、“网络说”和“知识载体形态说”四种学说。然后,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揭示出知识网络概念演进的哲学规律:①知识网络概念的产生与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②人类对知识网络认识的探索是始于网络并终于网络、由表(文献网络)及里(知识本体的网络空间结构)的螺旋上升的认识发展过程;③知识网络的出现是人类对知识文明保藏和传播方式从平面向立体化、空间化、虚拟化方式延伸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高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育界的重点课题.网络传播环境下,网络“把关人”依然存在, “把关人”变为了“引路人”;网络传播仍需要“议程设置”,议程设置呈多元化;网络传播的“培养”作用依然存在;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却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消解.  相似文献   

7.
要闻     
《网络传播》2007,(6):6-7
信产部部署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等违法活动;“绿色网络联盟”成立;八部委联合主办的“网络音乐盛典”启动;江苏破获40亿元特大网络赌博案;文化部举办“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论坛”。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中国传媒科技的各位编辑:你们好:当每月收到《中国传媒科技》后,生活会因为有了这本杂志而变的充实起来。在新闻媒体单位做IT技术,或IT技术负责人是件“苦差事”。要保障正在运行的各种系统7*24稳定运行,还要完成对记者、编辑的技术培训和支持;要不断的学习最新的传媒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也要跟踪未来的发展趋势。常常感到顾此失彼,苦苦的在众多的事务中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在媒体单位做IT技术,必然要关注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最新的动态和发展动向。但是“浩如烟海”的知识,有哪些能为我所用呢?不能单纯的就IT论IT,要结合本…  相似文献   

9.
郭栋 《网络传播》2008,(3):40-41
2008年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工作委员会、《IT时代周刊》、《网络传播》共同主办“2007中国十大优秀城市门户网站”评选活动出炉,甘肃地区具有私营企业性质的“天水在线”入选,该公司没有传统媒体支持,  相似文献   

10.
计算、网络、存储,一直是IT的舞台上的三大“名角”。最初,信息化以计算为核心推动力的时候,Intel和DIBM这样掌握计算技术的公司.自然成为IT业里最家喻户晓的企业.并在若干年后成为IT领域的“老字号”。之后.网络的发展使思科这样的网络设备厂商得以迅速发展,使Google这样的网络新贵应运而生;而今天.信息爆炸的蘑菇云开始消散的时候。信息的住所——存储,正日渐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王威  赵莎 《新闻前哨》2005,(7):68-69
在网络向大众生活推进的过程中,人们看到了网络的巨大力量和灿烂前景,同时也认为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使人们尝到“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的甜头,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可能损害人类公德和经济发展,信息污染、信息垃圾等给传统的道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消极的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免费已经不再是网络的代名词,也不是Internet真正的内涵。中国的IT业也开始洗去喧嚣,为寻求网站务实的生存发展和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平衡点,逐渐与免费告别,以收费的电子商务方式开拓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 7月17日两岸四地IT界精英欢聚香港会展中心,参加香港文化传信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的“首届两岸四地中文科技产业暨飞龙技术产品交易会”,共商中文科技产业大计。 本次会议主题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引导大陆、香港及台湾和澳门的相关IT企业,在全面大力发展IT产业的同时,促进两岸四地,以中文科技产业为基础的网络IT和IA产品的发展。世界文化是多元的,IT产业当然应当适应各个国家、各种民族  相似文献   

13.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中国网络广告业发展迅速,广告模式也不断创新。日前,一种与内容匹配且“按效果收费”的网络广告模式在北京推出,受到业界和用户的广泛欢迎。推出这一模式的是在北京IT界异军突起的“窄告网”。营运方称,窄告就是网络定向广告,窄告使广告从“广而告之”转化为“窄而告之”。目前,“窄告网”已网聚了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网络资源,得到新浪、TOM两大门户网站的支持和加盟,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将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文章就管理咨询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进行了讨论,详述了网络环境管理咨询的新内涵和IT技术对其的影响。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5.
吴碧琦 《新闻世界》2013,(9):142-143
“虐猫事件”“切糕事件”“躲猫猫事件”“表哥事件”……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百万点击率”网络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现代网民在社会发展与监督中日益增强的地位,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道奇观。本文将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中国互联网的视频市场价值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中国网络视频在实力分布上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一是依靠民间资本建立起来的“视频网站”;二是依托传统广电媒体创办的“网络电视台”;三是三网融合政策推动下电信部门发展的“IPTV”。  相似文献   

17.
2000年7月,为了推进“IT立国”这一目标的实现,日本政府在内阁设置了“信息通信技术战略总部”,并成立了由20多名有识之士组成的“IT战略委员会”,以汇集官方和民间团体的综合力量进行战略性的重点研究。经过精心探讨,2000年11月27日制定了“IT基本战略”,并从2001年1月6日开始实施于2000年在第150届国会中制定的《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简称“IT基本法”)。依据该法的第25条,在内阁设置了“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推进战略总部(IT战略总部)”。该战略总部于2001年1月22日召…  相似文献   

18.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对提于网络传播效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寇晓蕤 《东南传播》2011,(11):61-63
互联网发展的“无组织性”和网络信息发布的低门槛给网络传播规律的挖掘及传播效果的提升带来了巨大挑战。网络传播的主要平台是www,这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本文以复杂网络相关理论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复杂网络的“小世界”、“无尺度”等特性以及“六度分隔”、“马太效应”等理论和现象的分析,结合实际统计数据,在传播途径、传播策略和传...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虚拟性为互联网上的违法犯罪活动披上了“隐身衣”,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迅速滋生;而在“网络执法”过程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跨地域性,传统警察的立案、破案工作也面临很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专业指引库的构建理论及实现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因特网, 特别是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 网络信息资源正在急剧膨胀, 如何帮助用户有效地获取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成为IT 界的研究热点。综合性的网络搜索引擎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特定检索需求, 建立网络专业指引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信息检索的角度, 概述了网络专业指引库的概念、种类、特点及构建理论基础。文章最后进一步从理论上概括地论述了网络专业指引库的数据库开发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