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即墨先贤黄宗昌对崂山情有独尊,为我们留下了第一部《崂山志》。此后,当地学者或作续志,或作新志,其中尤以黄肇颚《崂山艺文志》和近人周至元《崂山志》最为著名。黄氏《崂山志》先以抄本传世,从民国五年(1916年)刻印以来,迄今已经出过多种版本。多年来,学者们对黄宗昌、周至元及其《崂山志》进行了相对较多的探讨。简要回顾该书传播、整理及相关的研究历史,总结其得失,对崂山文化和崂山道教研究的推进,无疑是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明中叶后,随着胶东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繁荣,青岛地区的文化教育逐步发展,文化人口众多,至清代已成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达之地。新兴的文化家族也大量涌现,主要集中在即墨、胶州两地,较早的有平度官氏、即墨蓝氏、杨氏、黄氏等,兴起于明中叶,一直绵延至清代。明末清初兴起的文化世家有诸城丁氏、即墨周氏、胶州高氏、法氏等,清前期出现了即墨郭氏,清后期出现了胶州柯氏等。诸世家重视教育,诗书传家、积学力行,在政治、文学、书画、史学等领域留下了大量著述,对当地的文化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青岛地区文化的兴盛和发达。  相似文献   

3.
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晓岚对崂山所出故事屡有载录,使崂山神异之名得以传扬.故事讲述者杨槐亭、杨雨亭与纪晓岚关系密切,为其提供了诸多写作素材.经考证,二人为即墨士人杨士鉊、杨士钿兄弟.此外,纪晓岚与即墨人黄立世、黄如瑀父子亦有交谊.在其著文背后,纪晓岚与崂山、即墨有一段少为人知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崂山志》为晚明文士黄宗昌所著,黄宗昌品行刚直、忠勇耿介,然一生命途多舛,故而借著述《崂山志》以发其悲慨;《崂山志》作为崂山文化的第一部记录文献,内容丰富、体例独特,堪称山志史上珍贵的范本。  相似文献   

5.
郭怀玉 《中文自学指导》2010,(6):109-113,26
曹禺生前对《雷雨》中周朴园的原型有过多个解释,但避谈其创作时参照最多的原型——周馥家族的周馥、周学熙和周学辉等人。黄佐临、田本相等认为,曹禺塑造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实际主要是以周氏三人为蓝本的,只不过由于某种原因曹禺不愿意承认。本文通过对周氏三人的实际生活和工作进行考证发现,综合他们三人的某些真实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与剧作中的周朴园基本吻合,有的甚至惊人地相似;曹禺所公开提供的任何一个原型均与之无法相比。  相似文献   

6.
安徽东至周氏家族在近代以来一直绵延昌盛、人才辈出.他们的事迹主要有:创办或参与创办了我国近代一系列重要工商企业,奠定了我国近代工商企业,尤其是华北地区工商企业的基础;积极从事开启民智的工作;致力经济改革,努力创造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兴修水利,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周氏家族人才辈出的原因主要是:重视文化教育,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有强烈的进取意识,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7.
判定南北朝时期某个家族的门第士庶问题,史学界的共识是:政治上至少连续三代人中有两代官职在五品以上;文化方面,家学渊源深厚,诗书继世。以此两个条件衡量,刘勰家族为士族门第。根据南北朝士庶不婚的社会制度,考察与东莞刘氏通婚的家族,皆为士族门第.可证刘勰家族为士族门第。“奉朝请”、“丹阳尹”和“吴郡太守”等职,只有士族子弟才有资格任其职。刘勰家族中的成员曾任其职,可证刘勰家族为士族门第。以“家贫”、“寒士”等材料否定不了刘勰的士族身世。《宋书·刘穆之传》:“刘穆之……汉齐悼惠王肥后也”一语的记述是可靠的史料。  相似文献   

8.
判定南北朝时期某个家族的门第士庶问题,史学界的共识是:政治上至少连续三代人中有两代官职在五品以上者;文化方面,家学渊源深厚,诗书继世。以此两个条件衡量,刘勰家族为士族门第。根据南北朝士庶不婚的社会制度,考察与东莞刘氏通婚的家族,皆为士族门第,可证刘勰家族为士族门第。“奉朝请”、“丹阳尹”和“吴郡太守”等职,只有士族子弟才有资格任其职。刘勰家族中的成员曾任其职,可证刘勰家族为士族门第。以“家贫”、“寒士”等材料否定不了刘勰的士族身世。《宋书·刘穆之传》:“刘穆之……汉齐悼惠王肥后也”一语的记述是可靠的史料。  相似文献   

9.
安徽东至周氏家族可谓近代名门望族之一。由周馥开始连续五代人中皆才俊辈出,其中有封疆大吏、著名实业家、文物收藏家、各类专家学者等等。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而周家则超越了这个谶语。分析其中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有强大的经济作后盾,另一个则是对教育及品德修养的高度重视。周氏家族在家族教育方面谱写了一曲绚丽的华章,为近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足以给予今后的教育者及受教育者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亳州志》作为亳州珍贵的地方文献,尤其是"艺文志"部分保存了许多与曹氏家族有关的人物传记、历史遗迹和文学作品,不仅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其中有些内容,可以起到补史、证史的作用,对研究曹氏家族及相关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文化立场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金粉世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立场,着力用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否定无价值的东西;一种是以《家》为代表的新文化立场,着力从新文化的高度批判家族及其文化的弊端;一种以《财主底儿女们》、《四世同堂》、《白鹿原》等为代表,主要站在民族优秀文化的立场,着力弘扬家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2.
段荣是北齐开国元勋,《北齐书》《北史》有传,但二者对段荣生平的记载一是相对简略,二是失之准确.该文首先对段荣墓志进行录文和点校;其次通过志传互校,对段荣家族世系以及段荣为官经历等内容进行了考释,丰富了对史籍中对段氏家族的记载,并对《北史》《北齐书》中《段荣传》里的错误内容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13.
泰山羊氏家族有过辉煌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关于该家族的研究可以分为羊祜研究和家族文化研究两个部分.关于羊祜研究,柳春藩等众多学者有相关论文,李光星有《羊祜年谱》专著.关于羊氏家族文化研究,周郢著《羊姓史话》有开山之功,其多篇论文亦为采铜于山之作;一批研究生以泰山羊氏为研究对象,成果丰富;刘硕伟著《两晋泰山羊氏家族文化研究》系统探索了该家族发展的历史、家族的婚媾与交游、家学与门风、旧地与文物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家》是中日著名的文学家巴金和岛崎藤村的同名小说,是两部家族叙事的经典作品。分别描写了中日传统家族的败落历史。因为中日文化的差异和时代背景的不同,艺术的手法、个人的经历的迥异,造成了两部同名小说的封建家族的文化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显著的不同点。两部小说都以家族关系和婚姻情况为叙事的轴线。巴金的《家》,婚姻的故事成为整个大家族败落的纵向条件和追求个性的解放。岛崎藤村的《家》,婚姻的悲剧促使家族溃散的病症和默默承受的苦果。巴金的《家》着重描写了家族长幼之间、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岛崎藤村的《家》重点描绘了家族兄弟间,在"负欠"的观念下,相互帮助或者争斗,都把整个家族推向了败落的结局。  相似文献   

15.
诞生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红楼梦》与《狂人日记》,他们的思想价值取向,分别构成了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远传统与近传统。两个作品的思想倾向的首要方面是反封建,但着眼点和支点不同,就主要方面而言,《红楼梦》以百科全书的规模,从封建的生产关系入手,其批判的主要支点是对封建制度文化“吃人”本质的揭露;《狂人日记》的着眼点是封建的意识形态,其批判的支点是对封建精神文化反人道本质的揭露。两个作品反封建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的解放”,但《红楼梦》追求的是人的社会地位与生存方式的解放,《狂人日记》追求的主要是个体精神的解放。《红楼梦》要解放的人主要是青年女性,《狂人日记》要解放的人主要是孩子。两个作品都揭示了家族内部的反叛力量与家族的矛盾,但两个作品对家族内部反叛力量与家族关系的认识不同。《红楼梦》中家族内部的反叛力量与家族是“剥离”的关系,在剥离中凸现了反叛者的反封建性;《狂人日记》中家族内部的反叛力量与家族是紧密相连的关系,在联系中显示了反叛者反封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张健 《河池学院学报》2004,24(5):119-121
家族文化是认识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村落则是家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村落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念和意识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许多方面,并影响着中国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长久以来,人类学家对村落家族文化也有一定的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有必要对壮族地区的家族文化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以促进壮族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周拱辰,字孟侯,顺治间贡生,浙江桐乡人。著有《庄子影史》《离骚草木史》《圣雨斋诗文集》。《明史》《清史稿》中均无传,主要生活于明末清初。史载明有两周拱辰,此二人生平皆不详,特加以考辨。本文拟对明末周拱辰的生平予以详考。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随着寻根热的升温,学术界出现了研究组成社会千千万万个细胞——家族史的可喜现象。家族史的开掘和研究对继承我国文化遗产,对弘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美德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东至学人张治安先生行程京津等地,遍访周氏家人,广泛挖掘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著成《东至周氏家族》一书。周氏不仅是东至的一门望族,而且在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作者以周族中长幼的排列为序,立传41篇。细读全书,耐人寻味,其特点大端有四:  相似文献   

19.
家族文化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中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家族文化的精神特质,两者的互映互动延续了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以文学母题为基点,将百年中国文学置于“家园皈依意识与追寻母题”、“男权制文明与审父母题”、“重返母体与失乐园母题”、“宗法血缘秩序与乱伦母题”和“家族至上观念与复仇母题”等五种文化母题之下进行审视,是《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对百年中国家族文学精神特征的精妙勾勒。  相似文献   

20.
周茂源家族乃云间著姓望族。周茂源为明末幾社之翘楚,其从侄周立勋则是"幾社六子"之一。周氏家族系云间文化世家,周茂源、周纶、周稚廉祖孙三代皆工于诗词,秉承复古宗风,间有新创,在云间派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