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立 《图书馆界》2014,(3):29-31
测试、公布并比对南京图书馆、重庆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图书酸化数值,通过对国内两个较有代表性的民国时期文献收藏机构的民国文献酸化研究,显示地域差异性对民国时期文献酸化及保护的影响,为实现民国时期文献规模化整体脱酸提供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很好地研究民国时期的警政历史,提高此时期的整体研究水平,文章对国家图书馆等多个图书馆开展了入馆文献调查,同时对国家图书馆网站的民国时期文献联合书目、CADAL等民国专题数据库和多家图书馆在线书目进行检索,全面梳理了民国时期警政图书出版和收藏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民国时期警政图书从版本、作者、内容、时间等角度展开分析,以期对民国时期警政制度变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万余种民国刊物中,系统、全面地梳理出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创办刊物,形成详细的刊物目录,并按照刊载内容、创刊时间和创办者身份等类别进行初步分类,通过量化分析总结刊物创办的缘由及特点,从刊物内容价值和刊载信息特征分析,揭示刊物质量和影响力,阐明这些刊物对于民国时期社会发展、革命运动、学术研究、北大历史记载及民国出版史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民国时期档案又称旧政权档案,系指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单位及个人形成的档案。我县档案馆收藏的民国档案,绝大部分是解放后从原国民党旧政府机关中接收过来的,还有少量是来自于民间个人上缴和捐赠。民国档案较系统地反映了民国时期镇赉县各单位的主要活动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是民国时期政治、军事、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的报刊作为重要的史料资源,在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均有收藏.文章在调研全国高等院校民国时期报刊分布现状、数字资源建设情况等基础上,分析高校图书馆民国时期报刊的整体建设情况,并就如何结合各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更有效地进行民国时期报刊的馆藏资源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国新书目》2011,(4):58-58
1、《民国经典著作丛刊》(115种)(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民国经典著作丛刊》在"万有文库"的基础上系统地出版民国时期书籍,此次共选取100种图书,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等门类,均为民国时期重要著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对刻书版片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版片是中国雕版印刷术最重要的实物见证。民国时期图书馆保存的刻书版片,为传承中国雕版印刷术及成功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卓越贡献。此文系统梳理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对刻书版片的保护概况、版片的收藏与保管方法、版片的数量与种类等问题,为当代保护版片、弘扬雕版文化提供借鉴,亦填补民国时期雕版印刷史和图书馆史研究在版片保护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文化部《古籍定级标准》的出台和全国性古籍调查工作的展开,图书馆界对历史文化典籍的收藏、保护、管理意识明显增强。人们在重视“古籍善本”的同时,有关“抢救新善本”、“抢救保护民国文献”的呼声也高涨了起来。2011年5月,在西安召开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民国时期文献的抢救工作已刻不容缓,并提出立即实施“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在全国开展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编制《民国时期文献总目》、《珍贵革命历史文献名录》,使用缩微技术加大对文献的再生性保护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代寿山石收藏热持续升温,寿山石文化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对民国时期福州地区3部重要寿山石专著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从版本学视角谈民国文献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含有大量文物、学术和艺术精品,其价值不在古籍善本之下。对于拥有大量民国文献版本的图书馆来说,应该从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角度对民国文献的版本特征、版本地位、版本价值及搜集整理工作中的版本意识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引起图书馆界对民国文献版本价值的关注,确立保护民国善本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对民国时期珍贵历史文献进行重点保护与收藏,为形成全国性的民国文献保护方案提供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赵秉忠(1574——1626),字季卿,号(山其)阳,明青州府益都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状元。授修撰,万历四十年典试江南,取士张玮、姚希孟、周顺昌等皆为一代名臣。迁侍读学士值经筵,累迁礼部侍郎,掌詹事府,晋礼部尚书。因忤魏忠贤,致仕归里。后坐刘钟英案被削官夺俸。天启六年(1626),赵秉忠在家愤懑而卒,年53岁。崇祯初年,朝廷为他平反,恢复原官,加太子太保,赐祭葬。1983年,在赵秉忠的家乡郑母村,发现他中状元的殿试卷,经青州市文物管理站魏振圣多次走访,赵秉忠的第十三代孙赵焕彬老先生将殿试卷捐献给国家,现存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据有关专家鉴定,殿试卷的纸张、绫子、文字、图章等都是原物。目前我国明代殿试卷存世很少,因此,这件殿试卷的发现,比较珍贵。该殿试卷为十九折册页,正文为工整小楷。试卷首页右上角有朱批“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下面盖有弥封关防长印。试卷系三层宣纸装裱,封面封底系金绫装裱。另外,附有赵秉忠及上三代简历,为毛笔仿宋体书写,共四折,有三处盖有朱红大方的“礼部之印”。现将殿试卷原文公布,供明史专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图书馆》2014,(10):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萃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图书馆》2014,(5):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萃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图书馆》2014,(7):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萃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图书馆》2014,(12):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萃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图书馆》2014,(9):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萃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图书馆》2014,(11):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萃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18.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宁夏图书馆外文图书的收藏和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宁夏图书馆外文图书的读者群及外文图书的利用情况作了调查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图书馆》2014,(8):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莘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20.
鲁迅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化学者,其媒介形象建构不仅反映了民国时期文化人士的生活情貌,同时也折射了媒介本身在文化人物形象建构中的媒介意图。本文从"教育界"专栏对鲁迅私人生活和鲁迅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和鲁迅作为文化表征的媒介形象建构进行了研究,得出鲁迅媒介形象的建构具有媒介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双层意义的结论。专栏对鲁迅的报道在丰富专栏内容,提升专栏文化品位的同时,背后深藏着专栏创造及诠释鲁迅作为文化表征之共享意义的媒介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