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世风与阅读     
时下,国家倡导全民阅读,各种推动政策呼之欲出,即至立法层面.有人说,再好的政策也不过是外力,阅读的普及需由内在驱动,内驱则有赖于阅读习惯的养成.此话有理.美国人查尔斯·杜希格在其著名的《习惯的力量》中说,人类每天高达90%的行为出于习惯.习惯的养成有三个组成部分:触机—奖励—惯性行为.触机指行为展开的动机,奖励是与触机关联的奖赏,由奖励触发的行为持续下去最终导致惯性行为.  相似文献   

2.
张莉 《黑龙江档案》2013,(2):160-160
201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温家宝总理专程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并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推动全民族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温总理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使全民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热爱读书的习惯蔚然成风,需要国家、社会团体、家庭及个人共同努力。在此,笔者主要论述图书馆在培养全面阅读习惯中的可为之处。  相似文献   

3.
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国民生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4.
卢勤 《传媒》2015,(13):14-16
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文明就向前跨了一大步. 报刊,作为连续性出版物,对少年儿童养成阅读习惯,促进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三大作用. 报刊对少年儿童养成阅读习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从心理学角度看,尽早养成阅读习惯十分重要.童话大师格林曾经说过:“人生前14年所阅读的东西,不仅会记一辈子,而且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青春年少莫虚度,正是读书好时节.为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学校形成良好读书风气,培育大学生良好读书习惯,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4月23日前后,湖南大学图书馆重磅推出了的三大阅读计划:阅读援助计划、图书精读计划、阅读学分计划. 阅读援助计划设“阅读专项奖励基金”和“PDA读者决策采购”两个项目.“阅读专项奖励基金”设“湖大读书人奖励”和“林甄溪阅读奖励”,阅读专项奖励基金根据湖大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数量、阅览图书次数、参与学校阅读活动次数等3项指标,采用“资格评审+个人申请”的方式产生.奖励数据采集时间为上一年4月23日至本年度4月23日.  相似文献   

6.
绘本是儿童接触到的第一本读物,是儿童时期健康成长的重要伙伴.阅读可以在精神层面、行为、语言甚至思维上帮助儿童.绘本阅读可以让儿童对图画、色彩、世界有更丰富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绘本阅读可以帮助儿童开阔视野、敞开心扉,让原本优秀的儿童更全面地感受生活,更合理地成长,养成良好的性格、习惯,培养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正我的主题是培养深度阅读、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阅读习惯应该成为新精英的生活方式,以吸引大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90后学生存在不是读不读书的问题,而是他们不读课外书,从小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多年的应试阅读使他们对读书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什么都不爱读,有的学生只玩游戏,也不读手机上的书,也不上网查  相似文献   

8.
刘惠 《图书馆界》2013,(3):78-80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推广少儿阅读,不仅仅是图书馆的职责,也是家庭的责任和需求。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家庭教育网站的平台,优化馆藏建设,做好书目推荐,丰富读书活动,开展个性化读书指导服务,为少儿阅读推广注入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王军 《大观周刊》2011,(41):124-124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的.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这两项目标是其他学科很难完成的,这是语文教师的专责。所以语文学习究其本源是个习惯问题,再聪慧的同学,学习习惯不好.便很难学好语文。那么语文习惯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从大的方面讲,除了阅读与写作的习惯,还应包括听说与说话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李慧香 《晋图学刊》2011,(2):80-82,88
应试教学造成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阅读的缺失,在进入高校后,必须坚持以经典阅读加以弥补,并且以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由共青团上海市委等八单位联合举办的1982年上海市“红领巾读书奖章”活动于5月8日下午在市少年宫举行开幕式。参加这次读书活动的对象为小学、初中的在校学生和工读学校的少年。在这次活动中能够积极参加读书活动,认真阅读推荐读物(也可自选读物),并在思想品德、丰富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或积极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民阅读问题的关注者,笔者曾在不同的场合和媒体上呼吁: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否在关注学生各科考试成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学生或一代学生是否具有难以更改的阅读"惯性"和通过这种惯性将书本内容源源不断地转化成自身能力的本领,远比较高的考分更管用,更难能!让我们痛心和焦急的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第四次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表明,恰恰是处在18~19岁读书好年华的相当数量的青年学生没时间读书,更多的则是不习惯读书.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背景,才使我对这方面的哪怕是一鳞半爪的信息格外关注,而恰恰在这时,我读到人民日报8月29日第16版的一个信息.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在这个多元化阅读的环境下,政府与社会正积极引导国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将传统阅读与新媒体阅读相结合,提升国民阅读率。各式各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或读书活动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引导方式之一。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举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办,人民出版社、新闻出版报社等单位协办的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自2009年4月21日启动以来,通过邀请名家精品导读、专家定期荐书、心得交流互动、开展读书交流等形式,对于创建和培育有中央国家机关特色的常态化、长效化读书品牌,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全民  相似文献   

14.
仇志琼 《大观周刊》2011,(19):239-239
语义学习究其本源是个习惯问题.再聪慧的同学.学习习惯不好,便很难学好语文。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语言义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的,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这两项目标是其他学科不负授与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语文教师的专责。那么语文习惯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从大的方面讲,除了阅读与写作的习惯.还应包括听说与说话的习惯。根据新课标的表述。具体地说,有以下这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儿童文学主要内容和服务对象为切入点,阐述了县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儿童文学,引导未成年人多读书、读好书,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一个人必备的一种能力.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质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4月23日被正式确立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1997年1月,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由于多种原因,在我国成年人中,有阅读习惯的人是很少的,这一现象发人深省也令人担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的阅读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是:未能广泛养成阅读图书的习惯,没有普遍掌握现代快速阅读方法,尚未按通识教育的需要选择图书,没有真正认同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认为要广泛宣传阅读的普遍价值,不一定设读书节,启动读书工程更重要.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强少儿图书馆读书活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少儿图书馆读者活动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有必要针对不断变化的形势重新对少儿图书馆读书活动进行定位,探索新世纪读书活动的新特点、新方法,以引起同行们的探讨。本文认为少儿图书馆读书活动定位应是:坚持“以书育人”的宗旨,培养读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读者终生阅读的习惯,发挥读者阅读中的主体意识,推进全社会形成“阅读社会”。  相似文献   

19.
张靖 《大观周刊》2012,(26):155-155
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老师和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少教育家和名人都强调自幼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杰出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习惯如果在幼年就开始,那是最美好的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时代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奥妙无穷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生受其累。”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无论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良好的品德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本校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指出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3点对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展示自我风采;健全图书室制度,及时更新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