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模块化人文素质课程改革是提高理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人文基础课程尤为重要。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分析人文基础课程的内容构成、教学实施和效果评价,为高职人文课程改革提出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理工科高职院校重专业轻人文现象严重,导致理工科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相对薄弱。英美文学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英美文学教学是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从所在的理工科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出发,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探索英美文学课程模式,培养学生英美文学内涵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理工科专业的科技专业教育是教学生如何更专业"做事",人文素质教育则是教育学生如何更全面"做人".理工类大学生必须具有"科学与人文"的综合素质已成共识.文章通过分析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提出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理工类专业人文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文 《教育与职业》2012,(29):124-125
文章通过调查高职理工类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分析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改革现状,提出模块化人文素质课程改革的思路。人文课程改革以高职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模块化人文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EDA专业课程开发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优化EDA专业课程结构与实践环节中,为提高教学效率,从人文素质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实践模块、技能强化与职业证书模块四方面对EDA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其中人文素质基础课程改革遵循"服务素质、服务技能"的原则,专业理论课程改革遵循综合化原则,专业实践课程改革遵循"宽基础、模块化"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多媒体为载体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同时构建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6.
杨士荣 《文教资料》2014,(8):142-143
学前教育专业兼具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双重特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坚持职业化方向,进行模块化建构,探索中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有效衔接,是实现培养优秀学前教育工作者目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高校面临转型发展,转型的同时不能忽视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绵阳师范学院数理学院对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探究,以成立"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中心"为基点,结合专业发展进行人文教育,分类指导,培养、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理工科学生普遍存在"重科技轻人文"的现状.音乐选修课是大学公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着重针对如何更有效的在音乐选修课教学环境中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数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表明:隐性课程的缺失是造成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重要原因。因此,明确隐性课程的特性和教育价值,开展数学隐性课程研究,是提高数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陈鸿雁 《文教资料》2010,(29):70-72
大学语文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母语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是对大学生实施通识化素质教育的人文素质课程,也是理工科各专业提升学生母语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作为理工科院校唯一正规负载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应以针对化的教材、团队化的师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的母语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部分北京市理工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具体调查分析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由此指出加强其人文素质教育迫切而重要。北京市理工科高校应依托北京地域优势与地方特色,立足本校的国家(北京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或相关部门,全力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即和谐的思想体系、分层次的课程体系、高素质的教师体系、丰富的校园文化体系、美好的校园环境体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国家的希望,其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世界竞争力,但是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要改变这一现状,大学教育应从改革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渗透人文精神、开展第二课堂、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及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高校的神圣使命。文章对独立学院选修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不断提高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英美文学类课程是传统英语本科的主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人文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开放教育环境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目标下,我省电大学习者学习此类课程的现状如何?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总体上学生对此类课程的认可度较高、学习心态积极,学习效果较好,课程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同时也发现学生的学习基础较薄弱、英美文学课程开放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不能简单采用"通识教育"方法,一味灌输人文知识,而要把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在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时,要仔细分析课程任务,认真归纳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把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到教学内容中,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切入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的教学整体设计方案框架,形成包含人文素养教育在内的完整的项目课程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6.
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现有的高职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偏重于学科性、教育实效性不强、评价方式简单化、师资缺乏、地位边缘化,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可借鉴国内外通识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通专结合”人文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文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作为母语的语文课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阅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的最重要的内容。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笔者将从人文素养的内涵出发,阐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重点论述如何在散文、小说、诗歌的阅读教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当代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与时代要求不相符。表现在人文精神低落,价值体系混杂;叛逆心理日渐增强;文明礼仪淡化等。因此,必须多管齐下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装表演公共课越来越受到学校及学生的关注与喜爱。本文以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表演公共课开设为个案,具体分析该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并且提出建议,旨在更好地发挥服装表演公共课程的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育人的场所,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养的形成。大学生应具备的三大素质:以"真"为本的科学素质;以"善"为魂的人文素质;以"强"为托的身心素质。其中人文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人文体验与实践、高校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人文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学生优良品格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加强高校的人文关怀对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