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城市是发展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基础,是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或区域,小城市的发展水平如何,关系到这个国家或区域的城市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合理发展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之一,是我国城市化的主要方向。积极发展与广大小城镇和农村联系紧密的小城市,既有利于消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控制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又便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缩小城乡差别;既有利于均衡生产布局,又有利于集中地方的人力、物力、财力,发挥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作用。当然,发展小城市,并不是不问条件去盲目发展,更不是不发展大、中城市。“发展小城市”和“控制大城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与教育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1999年,城市人口3260万,城市化水平36.7%,高于全国5.8个百分点。城镇体系框架基本形成,1999年我省48个设市城市中特大城市3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19个、小城市22个,小城镇2291个(其中建制镇1409个),初步形成了以胶济铁路和京沪铁路山东段两条城市体系带为骨干,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大中小城镇相配套的城镇体系总体框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1999年,全省城市建成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7.5平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48.6升,万人拥有公交车辆7.5标台,气化率87.9%,集中供热率26.1%,污水处理率29%,绿化覆盖率33.2%,垃圾  相似文献   

3.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从1950年至1995年,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增长了37%左右;在欠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增加了1倍以上;在最不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增加了2倍以上.全世界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已达到325座,超过1000万人超大城市有20座.预计到2006年,世界人口的一半将是城市人口.未来城市能否成为居住者的天堂,实现城市的个性化、数字化、生态化、最优化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一 长期以来,为什么大城市人口几经控制,总是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经济学者和人口学者提出了不少宝贵的见解,但是,笔者认为,中等城市不能够合理发展,是导致大城市人口难以控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它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在“控制大城市规模”与“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大城市人  相似文献   

5.
建设部专家预计,中国城市化进程在21世纪初将迅速加快,到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6.3亿,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45%。 据建设部最新统计,截至 1999年底,中国城市数量已增加到666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32个,人口在 50万至 100万的大城市有 43个,人口在 20万至50万的中等城市有192个,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有400多个,均比前几年有大幅度增长。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东半岛和京津唐等地区,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城市群体,其中有200多座城市在原来小城镇的基础上迅速…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政策与任务。于是,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甚至小城镇的建设全面进行。城镇升为小城市、小城市升为中城市、中城市升为大城市、大城市升为特大城市。然而,城市化出现的问题即"城市病"的问题突出出来。包括城市就业问题、城市住房问题、城市清洁问题、城市管网问题、城市排水问题、城市绿化问题、城市污染问题等等,这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进程,延缓了我国现代化的前进步伐。这些都是城市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的城市在发展,城市在扩大,但是,城市管理却没有跟上。对此,笔者就城市管理的问题与调查提出自己的菅见。一、现象  相似文献   

7.
李剑萍 《教育研究》2021,42(3):23-25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治理工作.目前,我国城区常住人口100万~500万的Ⅰ型和Ⅱ型大城市、500万~1 000万的特大城市、1 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总计超过90个,其中特大、超大城市已达16个,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2.5亿人,在校(园)学生近1亿人.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2020年10月,在《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又强调,要"完善城市化战略","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十四五"时期,推进大城市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带动教育体系自身提质升级,带动大城市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教育振兴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业清 《考试》2010,(Z1):1-1
2010年,地球上有50%人口生活在城市,2030年,将有60%的人口在城市生活,城市生活完全符合人类发展趋势。从猿到人,从洞穴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人类用智慧创造城市,和城市五彩缤纷的文化,城市的本性是人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社会历史进程。这种进程标志着一个国家、一定地域现代明的历史性变化。21世纪是城市经济的世纪,大城市圈之间的竞争和协作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城镇化问题与环境问题结合考虑,着眼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今后“人口转移型城镇化”主要不应是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迁移,而是主要向城镇和小城市迁移发展。提出“结构转换型城镇化”,主要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强调农业机械化是催生农村城镇化的动力,也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过程,促进边远山区自然村农户向行政村转移;促进生态型新农村的建设;促进集镇、村镇向建制镇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实现城市化应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城市应如何发展?这是近年来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1980年我们国家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它的形成有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及政治方面的原因,主要依据是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理论界把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化即工业城市化看作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现象,片面夸大了西方  相似文献   

12.
<正>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特别是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非直升型发展而是在西方文明刺激下突然崛起的大城市,上海有别于其他传统城市之处甚多,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是因全方位开放而造就的人口的无根性。从19世纪40—50年代起,各地人口因社会动乱或自然经济解体而不断涌入上海,导致上海人口急剧增加,及至1937年抗战前已成为拥有385万人的中国首位大城市。 人口城市化是20—30年代上  相似文献   

14.
该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共40个城市(指10万人以上的城市)。该城市带的面积达13.8万平方公里,占美国国土面积的1.5%;该区人口达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赵枫 《地理教育》2003,(5):73-73
到1999年底全国有8个城市进入大城市行列(不计港澳台,下同)。除西藏、宁夏、海南外,各省(多)均有大城市。拥有大城市数目较多的省(区)是:辽宁10个、黑龙江8个、河南8个、山东8个、江苏6个、河北5个、安徽5个、广东4个(具体分布见右表1)。大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是较大地域的经济中心城市,另一些则是政治、文化中心或交通枢纽,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目前全国已有50多个大城市的年国内生产总值在100亿元以上(1996年统计资料)。我国这88个大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26%,却创造出了全国近43%的国内生产总值。上海、北京、…  相似文献   

16.
1992年,中国大陆的流动人口,已超过了60000万,而全世界60000万以上的国家只有12个。 每天有1000万人口在23个百万以上大城市流动。 大批人口流入城市,造成社会城市化超前,社会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不一致,必然破坏经济发展,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正受其苦。  相似文献   

17.
自卑的窗帘     
<正>他从一个仅有20多万人口的北方小城考进了北京大学,因为自卑,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同班的女同学说话。上学的第一天,与他邻桌的女同学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他觉得出生在小城就意味着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肯定被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瞧  相似文献   

18.
常熟市建设生态城市的调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市如何创建生态城市,是当前城市发慌中的一个新课题。小城市在土地、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无法同大中城市相比。因而,小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上的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一个国家时,人们往往注视对大城市的研究,因为大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而对小城市的研究则重视不够。事实上,认真研究一下小城市,我们会发现它们具有大城市所不能取代的许多特点。特别是美国,众多的小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地下空间将势在必行,而且除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以外,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中等城市也已基本具备了适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条件和实力。文章结合中等城市的特点,从经济条件分析、规划编制、与人防工程相结合以及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具体内容等方面对中等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作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