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成熟的公民社会:未来公共性的实现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共同体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作为共同体属性的公共性的存在。人们探讨公共性实际上就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探讨共同体和公共问题。以国家和政府为代表的传统共同体只是人类共同体的一种形式。这种共同体所体现出来的公共性是不全面的。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区别于国家和政府共同体的社会共同体,即公民社会正在逐步成长。国家、政府和公民社会应该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国家的社会化将是大势所趋。未来公共性的理想实现形式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2.
教育成人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公共生活这一基本场域。公民的生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生活,惟有个体理性的参与才能促成公共生活的秩序与和谐,个体的公民品格也可在公共生活实践中得以形塑。公共生活的展开意味着公共善、正义、友爱等基本价值在公共空间中的显现,个体向着公共空间开放、追寻公共价值的过程,反过来也是公共生活与公共价值拥抱个体、共同体的逐渐形成的过程。个体进入公共生活的过程,也就是个体在展现自我、充实自我的同时进入公共生活价值熏染之中。进入公共生活,向公共空间开放,接受公共价值的熏染,在造就公共生活共同体的过程中,让个体成为活在公共生活中的真实个人。  相似文献   

3.
服从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公民服从是政治生活中的服从现象,这种现象并非只有政治性,同时也具有道德性.从现代民主制度的视角看,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主人,应当以维护公民个体基本权利和保障社会共同体利益为基础,制订出合乎正义的社会法律,并以此作为自己服从的对象.公民虽然服从的是一种外在的法律权威,但这一权威来源于公民之间达成的契约,因而公民只是在服从自己的意愿、服从一种公意.这样的服从具有自愿性、双向性、目的正当性等伦理特征,也具有维护个人权益、促进公共利益、监督公共权力的规范行使等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是以平等的公民身份为基础的互动。凭借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公共生活,每一个公民作为人的丰富的内在价值和能力在共同体的多样化的机会和活动中,得以活跃、展现和发展。个体依靠共同体的不同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依靠分享所有其他公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资源而完善自己,在共同体中生活是一个人获得德性、理性和个性的发展的根本条件。政治共同体必须以伦理的方式合理性地建构和再建构,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培育公民人性的共同生活,共同体才能发挥培养高尚人性的积极意义。共同体对于公民身份的认同是重要的,决定了共同体的性质,决定了共同生活的方式,政治共同体只有确立了公民身份及其平等,才使得共同体真正实践正义,平等地对待公民,才能真正形成公民之间友爱、团结、公正、和谐的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公共性与道德的公共性要求将道德教育置于公共性的视域下进行考量.从公共性的视域审视学校道德教育,其在价值导向上面临个人德性对公共德性的遮蔽,在主体关系上面临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对公共性的排斥,在交往实践上面临私人交往对公共交往的削弱等困境,从而构成了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的出场逻辑.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作为现代性视域下意义重建的共同体,秉持公共价值优先的德育价值导向,倡导公共性的德育主体间关系,构筑公共交往的德育实践情境,在理论上有助于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学校道德教育要遵循公共性的运思逻辑,由内而外在激发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学校公共生活,推动学校参与社会道德治理等层面对道德教育共同体进行当代建构.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生活日益分化为"公共性"与"私人性"且公共性生活领域不断拓展的现实下,需要强化培育公民个体公共精神的观念已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培育公民个体的公共精神不仅有助于公民个体能够适应现实公共生活的要求,扮演好公共人的角色;也有助于实现公共生活领域的有序发展,使得公共利益与公共价值得以维护,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公民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正是个体与共同体、个体与他人的相互性关系形塑了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公民身份。公民教育是在生活中"做公民"的教育,学校公共生活是培育公民的"苗床"。公民教育的实施需要对现实的学校生活进行改造,通过班级交往生活的建立、协商对话的形成、学校管理方式的改变以及体现公共性制度的建立等来建构一种健全形态的学校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一、公民参与意识的内涵所谓公民参与意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意识,主要表现为人们对国家政治的态度、兴趣、信念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参与意识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现实基础和深刻的社会根源。公民的参与意识是公民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生活的实践反映,是公民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有序地参与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意  相似文献   

9.
公民作为人的一种存在形式,既具有个人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公民的内涵是一个关系范畴,应该包括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国家三重维度。大学生属于公民的范畴,并且是公民中最为重要的群体,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应该包括规范认知、政治品格、参与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关系到个人、社会、国家的未来。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缺乏共同体意识、权利与义务失衡、政治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需要从教育理念、网络教育、实践教育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公民人格的核心质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独立自主,这是公民人格的核心,缺少了独立自主,公民人格就失去了基础;二是公共生活的判断力与公民理性,这是公民人格的核心,公民意味着对公共事物的理性参与,判断力就是进入个体理智地进入公共生活的基石;三是社会关怀,个体向着公共生活的开启始自个体的内心,个体之于社会的情感态度,这也是公民人格的基本向度,缺少了个体向着社会的积极情感,个体不可能有深入而持久的公民实践.学生公民人格的养成乃是以置身学校公共生活场域中的公共理性的扩展与公民责任的养成为中心而展开.  相似文献   

11.
政治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的制度结构和行为方式向现代社会制度结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转型中实现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求转变激进的政治思维,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保持民主与民本的必要张力;在中外政治思想贯通中实现目标平等向过程平等的转变;在日常生活批判中实现制度建设与政治文化的吻合。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并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一个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政治社会化对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政治社会化,才能使我国公民形成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使社会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只有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水平,才能使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主流政治文化深入人心,有效抵制非主流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通过政治社会化,不断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公民掌握参与政治的知识技能,从而有效促进权力运行和公民政治参与的规范化、有序化。  相似文献   

13.
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居民的政治参与程度较低,但是意见表达政治参与的程度强于利益表达政治参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于居民的意见表达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政治参与均具有较大影响;工作满意度、家庭满意度以及个人满意度均对意见表达政治参与具有正向影响,家庭满意度对于利益表达政治参与具有正向影响,而工作满意度和个人满意度却对其不具有显著影响。在当前提高居民的政治参与的程度,需要提高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以及加强城市建设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的转型极大地促进了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网络也越来越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充当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安全阀,既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又有利于公民有效的参与到政治体系中来,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它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弊端,因此还必须进一步加以完善,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并保持政治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带来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政治社会化对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政治社会化,才能使我国公民形成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使社会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只有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水平,才能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主流政治化深入人心,有效抵制非主流政治化对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通过政治社会化,不断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公民掌握参与政治的实实在在的知识技能,从而有效促进权力运行和公民政治参与的规范化,有序化。  相似文献   

16.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实现民主政治增量式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建立全新型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手段;是维护社会运行稳定与均衡的关键环节。当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欠缺,能力较低,水平不高;法律缺失,制度匿乏,透明度差;渠道狭窄,途径不畅,有效性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要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引导;提升政治文明,健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架构;推进文化建设,构建中国特色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培育公民社会,发挥社会组织利益聚合与表达功能;创新参与方式,重视互联网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政治所具有的价值本性决定了政治生活存在着价值选择。这种选择的目的在于确立某种政治目的。由于政治目的能够决定政治生活的性质、规定政治手段的选择、明确政治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与催生政治秩序.因此,对政治目的进行准确的道德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政治生活是一种公共生活,它包含着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两个主要方面,由此所决定,政治目的应该是具有公共性的目的,它不能被定位于私人性的目的.而应该被定位于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统一。合理的政治目的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的合理选择受到尊重、人的生活需要能够得到充分满足、暴力被正当地使用、政治体制优忍与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8.
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中政党的存在及其政治作用和政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包括各个政党之间的关系、政党同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政党与各种社会团体的关系以及政党的法律地位和对政治生活的影响等。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但也存在急需完善的地方,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试论我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s media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in consumer society. We argue that political education today needs to be understood as part of consumerism and media culture, in which individuals selectively expose themselves to and scrutinize various media representations not only of political issues, but also of political subjectivity and action. Individuals learn about how they might become political and act politically through their engagements with the new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modernity, namely consumer culture, individualization, and choice. When examined through a lens of public pedagogy, political education becomes intertwined with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role of media in the education and socialization of political subjectivity. In this paper, we look at one exampl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s and the education of political subjectivity by drawing from a larger research study, which examined the role of mainstream and alternative media in citizens’ political mobilization on climate change. We argue that news consumption is part of a public political pedagogy through which individuals negotiate becoming liquid subjects, that is, citizens who take a critical, monitorial, and individualistic consumer approach to becoming political and taking part in social change.  相似文献   

20.
王驰 《宜宾学院学报》2014,(11):120-124
实现"中国梦"对提高公民政治认同、使国家政治体系获得合法性并保持长久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政治认同又制约着"中国梦"的实现效果,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实现"中国梦"与提高公民政治认同两者相互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把提高政治认同贯穿于实现"中国梦"的全过程,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人民所期待的国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