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亚娟 《新闻世界》2013,(5):163-165
在近些年的音乐市场,数字音乐在内容呈现方式、消费模式、受众视听习惯等方面给传统音乐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立足于传播学视角,采用实例分析和对比研究方法,探讨数字音乐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及数字音乐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新时期,我国数字音乐出版产业也出现蓬勃的发展景象。文章从数字音乐出版的传播特性和商业模式两方面对数字音乐出版进行探究,并提出促进数字音乐出版良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黎辉辉 《传媒》2018,(11):66-68
网络音乐传播经历了免费共享到版权保护、版权竞争,再到如今的版权共享阶段.版权共享的出现对网络音乐传播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平台提供更优质的网络音乐传播服务,推动在线音乐平台的良性竞争,激发音乐传播上游内容产业的活力.与此同时,版权共享并非万能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背景下,音乐传播及音乐产业发展仍需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版权保护背景下,网络音乐市场面临重新洗牌,数字音乐传播纳入正版化轨道.同时,数字音乐传播也面临着服务商版权意识不强、付费欣赏与受众免费获取心理存在分歧、变现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版权保护背景下数字音乐传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数字音乐传播成本上升困境的对策,以期促进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版权保护背景下,数字音乐行业的版权意识大幅提升,版权成为各音乐平台的核心资源,各大音乐平台经历长达一年的版权大战,抢占版权资源,不但造成版权价格飙升,音乐传播更受制于渠道,违背了音乐传播规律。本文通过分析版权保护背景下数字音乐行业现状,指出现今数字音乐传播面临的困境,提出如何打破传播壁垒,降低传播成本,提升传播效率,以及如何在音乐版权保护和促进音乐作品传播的问题上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音乐的"物化"环节失去意义,取而代之是数字音乐。数字音乐产业也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发展趋势。在我国"科技兴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本文在对国内外数字音乐发展环境着重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数字音乐产业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试图为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数字音乐逐渐成为音乐产业的主体,但是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使得数字音乐版权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消费者固有的音乐消费习惯,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缺失等多方面的因素也给音乐版权保护带来困难.因此,本文将在分析我国数字音乐发展现状和数字音乐版权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以"酷我音乐"为例,探讨数字音乐平台的付费模式,以期从平台自身出发寻找到更好地保护数字音乐版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范明磊 《传媒》2016,(2):76-7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这个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新媒介,凭借其四个独有的特性,在现代媒介大战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围绕音乐传播在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呈现的多样化、海量化、交互化、个性化、智能化五个传播特征,运用传播学的经典理论,重新阐释了新媒体时代音乐传播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运用范围的增广和手机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带来音乐传播渠道的拓展,亦引发音乐产业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音乐产业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目标受众等源于数字化技术而快速流变,数字音乐也因此成长为我国音乐发展市场的新兴领域。但是,数字音乐的版权保护也成为随之而来且亟待解决的关键命题。研究在梳理我国数字音乐版权保护既有问题的基础上,从行政监管、行业合作、模式创新、公众观念等几个层面探讨了现有行业生态和传播语境下,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邵萱 《传媒》2014,(9):50-52
正形成于数字时代的网络音乐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并在数字化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审视和研究我国网络音乐产业之前,必须深刻认识到数字时代对于网络音乐形成产业、高速成长的巨大作用,并认识到数字化音乐是网络音乐中主流形态的占基础性地位和具代表性的作品(产品),进而前瞻性地探究数字化音乐为我国未来网络音乐产业带来的机会。数字技术促进我国网络音乐产业的形成数字时代既是网络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也见证着网络音乐从自发的乐曲风格到自觉的流行元素,最终形成涵盖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产业链的全部过程。可以说,数字时代是我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音乐传播的受众导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春梅 《传媒》2018,(7):90-91
传统媒体时代,音乐传播受媒介性质所限,存在诸多缺陷.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为音乐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受众反馈、受众参与变得更加简单,这也提升了音乐传播的效果.本文认为,在新媒体时代,需要建立以受众为导向的音乐传播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数字音乐平台的定位不再囿于简单的音频播放,而逐渐向连接用户的垂直社交平台转变.网易云音乐利用自身平台培养用户跟帖文化,主攻社交音乐领域,其平台上的音乐评论自成一派.文章选取网易云音乐热歌榜TOP30为研究样本,综合用户评论数量、精彩评论文本内容及点赞量等数据探析音乐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在音乐传播方式方面,"影视+音乐"形式效果突出,流量歌手的粉丝传播优势明显;在用户音乐需求方面,音乐市场整体呈现"分众+长尾"趋势,需求多元化,出现"小市场大热门"现象;在用户评论内容方面,特定粉丝群存在"小圈子"语言烙印,用户集体式迁移造就"观光团"文化,情感共鸣性内容引发"饮水机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线音乐平台的崛起使得互联网"音乐社交"成为音乐传播最为广泛和有效的传播方式。本文引入"大众人际传播"模型,以信息的感知可访问性、信息的个性化两个维度来定义"音乐社交"。在这个全新的框架中全面剖析"音乐社交"传播动态过程,并发现音乐质量是这一传播过程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而受众的创造力,即UGC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赵志安 《现代传播》2019,(10):91-97
在认识传播和音乐传播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传播学、音乐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分析作为信息传播、社会传播、艺术传播以及系统传播的一种特殊类型,音乐传播实践活动的传播规律以及音乐传播理论范畴的学科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隋欣 《当代传播》2014,(2):110-112
进入数字传播时代,网络应用成为获取音乐的重要方式,给音乐广播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中国音乐广播类型化细分不足,节目品牌化与精品化程度不高,未来要对音乐节目进行深度整合,发挥主持人的特殊魅力,拓展移动互联网生存平台。  相似文献   

16.
秦雪峰  任艳梅 《传媒》2017,(24):91-93
网络版权保护对音乐传播及保护创作者、传播者和接收者利益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网络音乐版权保护还存在法律不健全、恶意竞争、版权意识薄弱等系列问题.推动网络音乐传播的健康运行,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网络音乐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7.
郭佳 《传媒》2018,(3):74-7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音乐传播的模式和路径,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背景下我国音乐传播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认为需要以移动端为重要平台,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在音乐传播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挖掘音乐传播活动自身规律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音乐传播过程的特性来创造性运用传播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史学、音乐文化学、音乐美学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音乐传播实践.这是同业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音乐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让更多的人参与数字创作和自愿地向公众传播自己的作品,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可能成为数字音乐的创造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原有传统音乐出版格局被彻底打破,如何重建大众有偿消费的心理环境,如何定义版权,如何重新发现价值、分割利益,成为促进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曹军军 《传媒》2021,(4):81-83
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在文化产业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21世纪以来,音乐产业格局与规划经历了三次主要的调整,其调整是围绕与互联网此消彼长的共生关系而展开的,整体上经历了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动力变迁过程.把握这一规律,是为了调和优秀音乐文化传播和产业经济的关系,实现双效与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