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11年10月下旬,国家广电总局在先期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意见》出台的前前后后,值得关注的一大现象是,众多媒体纷纷以“限娱令”称之,就此,广电总局在答新华社记者问中公开回应称:“将《意见》称为‘限娱令’是不准确的,广电总局一直是鼓励办好积极健康娱乐节目的。简单用‘限娱’的说法,容易引起人们误解。”  相似文献   

2.
任媛媛 《青年记者》2012,(12):66-67
“限娱令”的出台及各种预言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意见》——即电视业界俗称的“限娱令”,2012年1月1日,“限娱令”正式实施.那么,这一新政实施4个月之后,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政策效应?对中国电视业的生态又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谭天 《青年记者》2016,(22):46-47
7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可谓及时且具指导性.不久前,笔者主持的广电总局的重点项目“转型的进路:电视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结项了,近年来笔者也发表了数十篇关于电视融合创新与传统媒体转型的论文.下面,笔者谈一下对这个“意见”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章殷 《青年记者》2012,(2):41-42
广电总局颁布的《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节目管理的意见》(下俗称“限娱令”),引发了公众和媒体热议.其实,“限娱令”并非消极“限娱”,它是对部分电视节目进行调控,旨在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防止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目前各大上星卫视都进行了积极调整,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见仁见智的声音.在改革发展中出现争议很正常,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改革调整,使电视节目办得更健康,“娱”得更适度,“乐”得更多彩.  相似文献   

5.
程茂苏 《声屏世界》2011,(12):68-68
广电总局的“限娱令”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些观点认为。“限娱令”看上去是限制电视台,其实限制的是观众的选择权。因此认为广电总局没有必要限制电视娱乐。广电总局的“限娱令”限制了大众的电视娱乐吗?我认为没有。“限娱令”针对的是省级卫视.也就是说,大量的省级非卫视台、市级台并不在限制之列。以江西南昌为例.省级台有8家,市级台有5家,除了江西卫视,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简称广电总局)专门召开了“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随后,在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管理的意见》,即通俗意义上的“限娱令”,要求从2012年1月1日起,34家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控制娱乐节目。广电总局的新举措,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即"限娱令")公告,宣告将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相关规定。 此令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限娱令”下,电视格局必将会发生变化。只有顺应发展趋势,才能找准新环境下的电视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声屏世界》2012,(3):138-139
2011年前三季度,电视媒体在资源进一步紧缩的情况下,刊例花费依然保持14%的上升,电视媒体价值仍然受到广告主青睐。视频网站今年也接连发力,除相继出巨资购买电视剧版权外,还和电视台台网联动,打造共赢模式。然而临近年底,广电总局继限娱令之后再出重拳,取消全天电视剧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比较特殊,一边要遵循市场规则实行产业化运作,一边要受到政策的硬性调控。作为主管部门的广电总局近来频频下发各种禁令,引起电视市场的巨大波动。不论是“限娱令”还是“限广令”,抑或是其他各种调控指令和规定,都要考虑到作为市场主体的电视播出机构及广告主各方的利益平衡。在目前各家电视竞争风生水起的时候,要保持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及时的政策规章,更重要的是常态化的科学监管。  相似文献   

10.
电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娱乐节目的出现更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2001年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娱乐节目刮起了一股“娱乐旋风”,并且随着这两年来其他卫视台的一些节目的开播,这股风越来越泛娱乐化.2011年10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俗称“限娱令”),对过度娱乐化的电视娱乐节目实施调控,这一意见的出台再次激起了人们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0月下旬,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坊间称之为"限娱令"。《意见》除提出全国各地方卫视频道在黄金时间段每周娱乐节目不能超过两档外,还规定各台必须设立一档道德建设类节目。在"限娱令"背景下,全国各大卫视兴办了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限娱令"出台。11月28日,《〈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限广令"出台。电视限令接二连三的颁布,在行业中掀起轩然大波。业内人士预测,限令会导致各地电视台损失不少  相似文献   

13.
自2011年10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即民间俗称的"限娱令",至今已有一年时间。从猜测、质疑到不绝于耳的争论与误读,再到各项措施实施后荧屏面貌得到较大改变,《意见》出台并实施一年的效果究竟如何?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否真正去除了电视荧屏上庸俗、低俗、媚俗的"泛娱乐化"现象?电视节目格局与媒体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电视媒体的文化生态环境真正得到改善了吗?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这一年电视实践的梳理分析,观察并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新政     
广电总局正式下发。限娱令”卫视须办道德建设栏目 10月25日,广电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明确指出.从明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日播出量,限制婚恋交友等七类节目播出时长.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开办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建设栏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广电总局“限娱令”的发布,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各大卫视之间悄然上演,为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各家电视台纷纷亮出绝招。面对激烈的竞争与全新的环境,如何在众多电视媒体中脱颖而出值得我们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邢雪 《新闻窗》2012,(5):33-34
2011年10月底,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下发到各卫视,2012年1月1日起,限娱令正式生效。限娱令的出台迫使娱乐成风的荧屏回归电视的本源,促使各卫视寻找新的出路。各省级卫视有着相同的生存困境,综合实力与央视相比,难以望其项背;同在央视的强势覆盖之下同时,卫视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7.
“限娱令”的颁布对遏制电视荧屏的过度娱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中国电视调控体系的不足:媒介规制对电视的属性定位不明确、电视功能的发挥失调、评价体系不健全、受众对传媒的监督权的行使不到位、版权保护不完备.电视过度娱乐的治理不应只有广电总局在起作用,应健全媒介规制和相关法律体系,使国家媒介规制、主管部门、社会力量及媒体自身协调形成的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丁元 《今传媒》2013,(4):60-61
近几年,许多低俗、庸俗、媚俗的节目出现在我们的电视媒体当中,对大众起到了消极的引导作用.“三俗”现象的产生有它的社会根源,媒体所承担的责任也很艰巨,本文从整治三俗和强化媒体社会责任出发,对相关文章进行整理分析,为进一步明晰“三俗”问题,为我国电视媒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此项政策被称为"限娱令"。"限娱令"对于电视节目内容大规模的调整,是否能够促进电视产业的发展,是否能够满足受众对于文化多样性的需求等等问题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20.
张琳  徐宁 《青年记者》2012,(5):53-54
电视监管,是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一项重要职能.2002年3月8日,在全民热捧《流星花园》之时,广电总局下令停播,这仅仅是一个可能很多人都已经淡忘了的种种禁令的开端.2002年至今,广电总局禁令频出,2011年下半年炒得火热的“限娱令”余波尚未完全平息下来,“电视剧禁止插播广告”的新鲜条例又将其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