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改文风"的关键是把好"语言关"。只有报纸语言生动、丰富了,才能激活并改进文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其中"走"是手段,"转"是关键,"改"是目的。对于基层党报而言,"改文风"的关键是要把好"语言关"。只有报纸语言生动、丰富了,才能激活并改进文风。南通日报作为一张地市级党委机关报,通过半年多的"走转改",积极组织并鼓励记者、编辑深入最基  相似文献   

2.
翟爱俊 《新闻窗》2012,(2):14-14
时下,新闻战线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应该是永恒、自觉的事业追求:一方面,作风的转变和文风的改进永无止境;另一方面,基层蕴藏着大量可供报道的新闻事实,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富矿吸引着编辑记者前去开采发掘。持之以恒地深入基层开展报道,必将为新闻单位带来扎实的作风和清新的文风,更会为新闻报道增添丰富鲜活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11,(9):10-10
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中宣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以来,各媒体行动迅速,结合实际制定了活动方案,并在头版或重要版面开设了栏目;广大采编人员积极响应,沉到一线了解民情,倾听民声。一批来自基层、文风清新、真实生动的新闻报道陆续刊出,受到读者好评。本刊从本期起,开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报道全省各媒体“走、转、改”活动开展情况,同时刊登记者编辑的心得体会。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4.
2012年8月30日,中宣部在北京举行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理论研讨会。会议认为,2011年8月起,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来,一大批源于基层实际、内容生动鲜活、文风清新质朴的优秀作品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大批奔走现场一线、善于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记者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5.
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启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下称"走、转、改")新闻实践活动。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各级新闻单位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大批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一大批源于基层、内容生动、文风清新的优  相似文献   

6.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主题实践活动,既是新闻工作者长期的一项任务,又是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三者关系看,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改文风是落脚点。电视作为当今主要媒体之一,在新闻报道中改进文风上要抓  相似文献   

7.
坚持"走转改",就是把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利益贯穿到新闻采编传播的全过程。"走基层"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前提和基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才能写出鲜活生动的作品,抓到活鱼写出精品。"转作风"是活动的本质要求。对记者来说,重要的是树立"实事求是、雷厉风行、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改文风"是"走基层"和"转作风"的结果。改进文风必须从改进作风开始,有了好作风就有好文风。"三贴近"要求新闻真实、文风朴实,读者喜闻乐见。一言以蔽之,坚持"走转改"才能抓到新闻的活鱼,"走转改"是出精品的法宝利器。  相似文献   

8.
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新闻单位迅速行动,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得到基层群众赞许。“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走基层是基础,转作风是根本,而改文风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文风.是指语言文字所体现出来的风格与作风。优良的文风。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追求。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深入开展.改文风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走”是途径、是载体。“转”和“改”是目的、是重点。作为军事新闻工作者.应把树立清新文风作为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0.
去年8月开始的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已经给河南日报和集团所属媒体带来了喜人变化:反映基层生活的鲜活稿件多了,关注民生的重点报道多了,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新文风,在版面上得到初步体现。与此同时,采编队伍得到了锻炼,编辑记者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日益密切,感情日渐深厚。  相似文献   

11.
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改文风。基层走得深不深、实不实,作风转得真不真、硬不硬,对于记者来说,还得看文风改得如何,是否呈现出“短、新、实”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12.
高层吹风     
《中国出版》2013,(3):4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用心走基层,用情写群众,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把火热实践作为报道的主题,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的主角,真正做到为人民采写、为时代放歌。要坚持不懈地改进文风,写短文、讲实话、发有用的报道,以文风的有效改进,促进新闻报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徐永国 《青年记者》2012,(14):28-29
当前,全国媒体正在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活动中深入现场、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采写了大量好作品. 作为胜利日报的记者,我们工作在基层,生活在基层.对于我们来说,这场活动的重点是转变采访作风,改进文风,尤其是后者.  相似文献   

14.
文风不是小事.因为它体现着党风、政风,甚至影响着民风。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说:关于新闻报道的文风问题,这些年我们反复强调.也有大的改进,但这一问题还远未解决.有的新闻报道冗长空洞、言之无物:有的文件语言、刻板生硬:有的追求另类、离奇怪诞,远离普通百姓:更有甚者,有的随意拔高、虚假不实。这是影响新闻报道吸引力、感染力、公信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文风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改文风”既应该是“走基层、转作风”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刘福勇 《新闻窗》2012,(5):116-116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仅是当前新闻战线的重要工作职责,而且是媒体从业人员始终坚守的历史使命。记者的感动源于基层的生动,不深入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就无从谈起,因为基层才是新闻报道的活力源泉,新闻报道要感动别人,记者首先要感动自己。  相似文献   

16.
夜宿农家听民意,走街串巷访民情,跋山涉水问民生……2011年以来,各地新闻单位都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一大批好的新闻作品涌现出来,新闻工作者的作风、文风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同时,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比如,下基层前,  相似文献   

17.
坚持"走转改",就是把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利益贯穿到新闻采编传播的全过程。"走基层"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前提和基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才能写出鲜活生动的作品,抓到活鱼写出精品。"转作风"是活动的本质求。对记者来说,重的是树立"实事求是、雷厉风行、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改文风"是"走基层...  相似文献   

18.
红河日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面展开,全体采编人员以作风转变带动文风转变,使党报新闻宣传的聚焦点更加关注民生,新闻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红河州的主流媒体,《红河日报》党组、编委会高度重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工作,早动员、早部署,提出了"走  相似文献   

19.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摄像画面与解说文稿往往缺一不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2011年,由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记者走进基层"抓活鱼",沉下心去改文风,摄像语言风格也必然应随之作出相应的转变。所谓文风,是指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或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及作者语言运用的综合反映。改文风,顾名思义,就是改变使用语言文字的风格。从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风格中走出来,学会使用人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伊始,《大连日报》作为党报,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更好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更好发挥党报为民鼓与呼的舆论监督作用。经过一番调研和策划,"党报记者社区行"系列报道在《大连日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