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流体不同的流动状况和不同的流动方向所产生不同的传热效果来进行分析.指出传热速率的快慢主要与边界层的厚度有关。一般来说,加大流速,不断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是减薄边界层,强化传热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描述了边界层形成的内外因素,分析了边界层是传热的主要阻力,联系工程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阐述流体流动与传热有着必然的关系。不同的流动方式,传热质素就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连续流不可逆卡诺热泵模型,以总传热面积为目标函数,导出不可逆卡诺热泵的最佳传热面积比以及最小传热面积与泵热系数和泵热率间的关系。并由此讨论了不可逆卡诺热泵与传热面积有关的各种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比拟法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逻辑思维方法,它的产生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客观基础。在传热学教学中通过电场与流场,流场与温度场,电阻与热阻,传动量与传热及传热与传质的具体比拟,表现了比拟法在传授新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的作用,强调了选择比拟对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多组分混合物在水平光滑管、螺纹管与“犁刺”管上的冷凝强化传热。找出了比新型的螺纹强化传热管性能更好,具有开发价值的“犁刺”强化传热管(“犁刺”管的传热效果约为光滑管的14~15倍,螺纹管的传热效果约为光滑管的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将食品科学与食品工程类课程中传热学部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运用多物理场分析软件,对3种典型形状和尺寸的食品非稳态传热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分析非稳态传热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所选的土豆片、肉丸和香肠3种不同形状样品中心达到95℃所需时间分别为50、420和516 s。将选定点的升温曲线、截面温度分布以二维图像形式展示,并将形体内部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过程以三维动画形式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非稳态传热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分析方法。以此为基础探讨非稳态传热强化的方法,使理论学习、虚拟仿真和实验相结合,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全面理解,也便于学生课下拓展运用有限元求解方式开展复杂计算,提升对复杂问题的求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波纹板表面与液膜之间的表面张力作用能减薄液膜厚度而强化传热的机理,建立了竖直波纹板表面的凝结过程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波纹板对应于当量平板的凝结传热增强系数.分析了波纹的主要几何参数如波纹节距、波纹板高度、波纹角、波纹倾斜角、波纹圆角半径等对强化传热的影响效应以指导波纹结构的优化.提出了一种能兼顾强化传热效果和适当的流动截面积的双尺度波纹,其凝结传热系数可比当量平板增强1~2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连续流不可逆卡诺热泵模型,以总传热面积为目标函数,导出不可逆卡诺热泵的最佳传热面积比以及最小传热面积与泵热系数和泵热率间的关系。并由此讨论了不可逆卡诺热泵与传热面积有关的各种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根据传热基本方程式分析了强化传热的途径,概述了强化传热的主要技术,简要介绍了换热器的优化设计与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9.
微通道传热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传热技术,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是当前流动与传热研究的重要课题。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程序(CFX)对环形微通道内单相水的流动与换热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形象地描述出管内的流场和温度场,从中分析各种因素对流动与换热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延伸表面作为强化传热的一种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阐述了延伸表面传热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内容及其研究的方法,对拓展教学内容,开展科学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能源已被各行业高度重视,本首先分析了平壁传热的基本原理,然后就提高传热系数,扩大散热面积以及加强辐射散热这三种,强化散热器传热之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流体的性质、流体的流动状况,传热壁面及弯管的二次环流等方面就影响对流传热的诸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卫星热管传热测试台的制冷与真空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能满足卫星环境要求的热管传热试验台的制冷与真空系统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采用液氮制冷和分子泵抽真空系统的方案。制冷系统能方便达到 60— -60℃的温度要求,并可以任意调节所需温度,且调温精度高、反映时间短。抽真空系统能满足0.1mPa的工作真空度和方便更换试样的要求,是一台简便、实用的卫星热管传热试验台。  相似文献   

14.
板式换热器中流体的流动状况与传热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式换热器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中,本文对该设备中流体的流动状况与传热机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热管传热及散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管是一种依靠自身内部液体工质的相变来实现传热的超导热体传热元件,具有传热系数高、温度分布均匀、热响应迅速、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及节约能源等优点。近年来研制钢制热管散热器成为我国散热器开发的一个热点。详细论述了高效传热元件热管的传热原理、基本特性、传热性能分析及热管的结构与散热设计,最后简单介绍了热管用于电机领域的散热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水一水换热为实验对象,研究了螺旋隔板单管换热器的传热与流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Re值下,螺旋隔板花瓣管单管换热器的壳程传热准数Nu是螺旋隔板光滑管单管换热器的2—4倍,压降只是它的1.4—1.8倍,证明花瓣管具有十分优越的强化传热性能,其与螺旋隔板搭配构成的换热器具有良好的传热与压降性能。在实验范围内,花瓣管翅片高度的增加、翅间距的减少都有利于传热强化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将ANSYS大型分析软件引入传热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实例进行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将难以捕捉的传热过程生动、直观地呈现,有助于学生对抽象传热过程和传热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冷热源动态传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地道传热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的内、外边界条件,进而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并采用拉普拉斯数学方法计算求解,得到空气经地下风道传热的计算公式。随后,建立地道传热环境的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采用数值计算软件FLUENT对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将动态传热边界条件加入求解。将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实际测量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冷热源动态传热的特点,以及应用地下风道传热时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明换热器强化传热的意义,介绍了强化传热的途径,强化传热的分类、原理,评价强化传热方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Excel作为功能极强的电子表格软件,可应用于某些工程分析与计算。以化工实验中的传热数据处理为例,用Excel创建了努塞尔准数与雷诺准数间的关联图,建立了准数关联式,验证了相关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