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三线结合,综合发展”语文实验的灵魂就是自主、创新。在语文活动线中,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办好广播台,让广播台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自由天地呢 ?我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征询台名、台标、栏目设想  要把广播台办成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活动阵地,首先要号召学生都来关心并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广播台开办之前,我们就在校园内张贴了海报,向全校 23个中队征询广播台的台名、台标、栏目设想。这一举措在校园内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同学们八仙…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进行阅读,阅读一本本优秀的书籍、一个个优秀的人生,阅读所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和事物,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进行思考,思考哲理,思考人生,那么,思考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我们习惯性地认真做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将每一件简单的事都认真做好,那么,认真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我们习惯性地进行创新,那么,创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所有的行动都优秀了,优秀就成为了一种习惯!34年来,在“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永红学校走出了一条人性化、人格化、人文化的“三化教育”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会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若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是优秀班级,每个学生都是优秀学生,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张扬,那么,这所学校一定是优秀学校,这是我们新课改办学的目标追求。新课改如何建立优秀班集体,使每个班级成员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发展,在与许多班主任的交流、沟通、探讨以及对成功班级、优秀班主任的观察、分析中发现他们都有以下几点。一、善于反思,要有先进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一、面向学校的广播教育 日本很早就重视将现代化技术手段用于教育,早在1935年已经开始有全国性的面向学校的无线电广播节目。无线电广播的学校教育节目于1953年开始集中在NHK(日本广播协会)的第二广播电台进行。1959年NHK的教育电视台开始运营。而民间电视台也于1959年开始办面向学校的教育电视节目(现在的朝日电视台)。NHK的广播台拥有一个综合电视台,一个教育电视台,一个综合无线电广播台,一个教育无线电广播台和2个卫星广播频道。NHK的广播台禁止播放商业广告,运营经费主要来源于国民每月交纳的收讯费。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指出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即:教学中在对学生提出一些共性要求的同时,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年龄越小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个性、创新的火花就会越旺盛,我面对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就像是一个个永无休止的小问号,对任何事物都好奇,每时每刻都会有创新,富于个性的相法出现,对于一些问题的回答,他们不会受年龄思维的限制,不会存在任何顾虑,此时的他们想象力丰富,个性显露,面对着这样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们的课改教师不应该再将他们简单地复制成一个个成绩优秀的模板.  相似文献   

6.
正即使台址搬了又搬——从七号楼、十号楼再到现在已经驻扎了近十多年的零号楼;即使设备换了又换——从圆形的盘式录音机、到卡带和CD录制机再到现在的电脑;即使台员毕业了一批又一批——从各个专业汇聚到广播台,又从广播台走向各行各业、世界各地……在这层层改变中,复旦广播人的热度与情怀多年来代代延承不改。对于他们而言,广播台的定义是无穷的,那里早就不是一个人的乌托邦。复旦的声音每天中午的11:45,下午的17:15,校园里准时响起:"复旦大学广播台,现在开始  相似文献   

7.
田一平 《今日教育》2007,(6S):42-44
如果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进行阅读.阅读一本本优秀的书籍、一个个优秀的人生,阅读所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和事物,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我们常常习惯性地进行思考,思考哲理,思考人生,那么,思考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我们习惯性地认真做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将每一件简单的事都认真做好,那么,认真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我们习惯性地进行创新.那么.创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所有的行动都优秀了,优秀就成为了一种习惯! 34年来.在“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永红学校走出了一条人性化、人格化、人文化的“三化教育”特色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重点大学进行自主招生,首开先河的是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其后有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它们共同开启中国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早期试点。其中,一位有发明成果,但高考成绩和大学的多门考试成绩都不是很优秀的发明怪才——戴戈,催生了东南大学的自主招生改革。总起来看,江苏省内早期的试点,成效是显著的:它创新了选拔机制,使一些有特殊潜质、特殊创造力和一些平时成绩一贯优秀、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能通过自主招生这条新渠道,选进重点大学,弥补了高考单一选拔机制的不足;它更新了评价标准,使人们对“择优录取”原则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它保护了青少年的个性,使一批有特长、有创新潜力的青少年在进入大学后,个性、特长和创新潜力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大学和中小学校的素质教育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为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提供了宝贵经验。对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应当正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人有个性才有创造。“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特的观察、思维与独特的创造,创造过程就蕴含于个性的展现过程之中。从某种角度说,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个性化特征的载体,学生如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就说明这是学生的个性语言。培养学生的个性语言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个性,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在个性语言的发展中增强。一、开发个性潜能,挖掘个性语言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个性发展是通过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彼此交往来实现的。在课堂上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互相尊重、信任、理解,是开发个性潜能的基础。课堂教学中,充…  相似文献   

10.
无个性即无人才。“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独创的精神”是未来一代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教育不需要“克隆”,学校不能成为生物工厂,靠生产出一批又一批无个性、无特长的“标准件”学生过日子。人有共性。从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到柏拉图的“四足无毛动物”,从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到精炼的科学阐述:“人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人类一直在设法描述和反映这种共性;人有个性。正如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必须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要冲破写作樊篱,让学生放胆作文,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意识;要为学生创造自由的作文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只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点燃了学生思想的火花,作文写作就离成功不会太远,优秀作文的出现就会成为必然,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12.
颜耀忠 《班主任》2003,(5):27-28
班级群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其群体心理良好,学生个体心理会因此而不断优化;一个“乱班”,其班级群体心理有问题,学生个体心理会因此而不断劣化。所以,优化班级群体心理,可以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创新教育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尊重学生,发展个性对于学生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大的束缚就是学校教育观念中的“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问题。《教育学》告诉我们,创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密切相关,个性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所以,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必须认识到学生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学生”;学生只有得到了教师的尊重,有了自己的“尊严”,才会有“自尊心”。而这种尊重,最本质的内容就是承认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柏峰 《陕西教育》2000,(5):21-22
指导思想 1.教育观 ①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人格、有自主精神、有巨大潜能的人,着眼发展学生的潜能与个性;教学观——不是为了“教会”,而是追求“会学”;不仅要学会继承,而且要学会创新与实践;学习观——使学习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15.
人有个性才有创造。“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特的观察、思维与独特的创造,创造过程就蕴含于个性的展现过程之中。从某种角度说,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个性化特征的载体,学生如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就说明这是学生的个性语言。培养学生的个性语言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个性,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在个性语言的发展中增强。  相似文献   

16.
教育创新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 ,使每个个体得到充分、自然的发展。不可偏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往往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很难设想 ,一个缺乏教育灵性和独特个性的老师会带出一群鲜活的、具有创造个性的学生。个性的本质在于自主性和独特性。具有教育个性的教师 ,在实践中就不会随波逐流 ,唯上唯书 ;不会赶时髦 ,搞媚俗 ;也不会固步自封 ,凭经验、感觉做事 ,没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谐的环境是培养和发展教师个性的基础。学校应努力营造良好、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 ,以校长的“人性化”管理求教师的“…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是在继承传统优秀的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基础上的教育改革,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是以尊重个性、弘扬个性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个性孕育着创新,创新体现着个性.个性化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向,将成为教学的关注点.为了全面、充分地展示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尝试着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自由表达,有个性地表  相似文献   

18.
一所好学校需要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一批勤奋好学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超前的理念和严格科学的管理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面对课堂,面对某一个教学环节,教育教学是平凡的;但对于一所创新型的学校,从领导到学生,都不是在重复昨天的自我,而是一天一个新变化。处在创新发展中的莱芜市实验中学,正是以独样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 ,发展个性” ,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语文新大纲要求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 ,增加了“注意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容 ;在教学目的中 ,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康人格”等要求。可见 ,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 ,要注重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 ,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试图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及作用。一个性又称人格 ,是个体所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和。[1] 人的心理、生理需求不同 ,个性就会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