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年放鞭炮"与"重大新闻事件的规模策划",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琢磨二者之间或许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王永亮 《今传媒》2007,(10):33-36
"女性是天生的信息传播者."近日,《传媒领秀--影响中国传媒的28位女性》编著出版,书中人物既有"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也有传媒高端权威;既有学界精英,也有声屏丽影.掩卷深思,琢磨淬砺出传媒女性成功"七宗最":重人、至爱、唯美、修德、行善、守诚、贵真.  相似文献   

3.
要办好期刊杂志,坚持"指导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十分重要."指导性",就是所刊发文章要坚持正面报道.所涉及的内容对读者在学习和工作上有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实用性"就是刊发的文章让读者感到在工作学习上有所帮助,受启发;"可读性"就是刊发内容读者喜闻乐见、寓教于乐,让读者感到好看、有琢磨头.  相似文献   

4.
鼠年春节前夕,中央媒体编发两篇我写的小言论:一篇发在中国石油报(2008.1.31)的"毛毛雨"专栏,题为《新年该恭喜啥》;另一篇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新鲜早世界"专栏,猪年大年三十早6点播报的《过年三说》。两篇拙稿都在"黄金时间"编发,我琢磨沾了"新"和"快"的光。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说法,记者抓新闻,脑要往高处想,脚要往低处走.这个观点是值得认真琢磨的.我们现在有些记者,是"脑往高处想"而"脚不往低处走",除了跑机关,跑部门,开新闻发布会,用材料写稿子,几乎眼里没有"活"的新闻.一旦你告诉他某某报登了一条什么新鲜事的报道,问他为什么没有抓到,他会回答:"这是个小事情,不值得我们大报来报道."  相似文献   

6.
郑良东 《东南传播》2014,(6):184-185
<正>"玉不琢,不成器"古往今来,每一件精美的玉器,皆为"琢磨"之物。而玉石文化的精髓,也是更多地来自于"琢磨",以及生生不息的创造。而为了展现玉石雕刻作品的"灵魂",雕刻艺术家们还应致力干"妙"用构思与技艺、追求"传神"、"品味"艺术美、与玉石"通灵"等。"玉不琢,不成器。"古往今来,每一件精美的玉器,皆为"琢磨"之物。而玉文化的精髓,也是承认美玉在琢磨,美玉出自后天,美玉来自人为,美玉在于生生不息的创造。而为了展现玉石雕刻作品的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主流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主流媒体"的初期讨论,存在官方和民间、计划和市场、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较大分歧.本文指出,"主流媒体"是一个包含着不同层面内涵的复杂概念,它具有多重功能:首先,"主流媒体"是一个框架性概念;其次,它是一个理想性概念;最后,它还是一个有特定具体内涵的概念.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现在形成了"传统主流媒体"和"新主流媒体"两种"主流媒体"并存的张力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8.
从"词"开始     
在如此丰富的语词密林中,在如许迅捷的信息季风中,能与这样安详静谧的大块头专著《中文信息处理现代词汇研究》不期而遇,或许是我等左手执笔、右手击"键"、靠文字过活之人的大幸。同样也只有在它面前,我自惭"语词的贫困"。拥有如是之感慨的人中我肯定不是第一人,这般的鼓与呼更不会是最后的激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有个术语叫“路径依赖”.即走惯了一条路就很容易再走这条路。说白了就是跑顺腿的路不用琢磨也能走到底儿。走路可以信马游缰.做舆论监督就不能不琢磨琢磨。一方面,舆情政治生态复杂多变;另一方面,传播从来都是在政治的“关怀”下成长的,政治控制对舆论监督的实践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舆论监督是读的看点、报纸的亮点和把关人的难点,要我看,难就难在上述两方面。怎么办?都市报的开拓《华西都市报》就曾把长期以来舆论监督的潜规则形象地概括为六个字,叫“打苍蝇抓生活”。  相似文献   

10.
"浅阅读"是具有人文价值的有效阅读形式,它的存在有多方面的必然性和局限性,否定与排斥"浅阅读"对提高全民阅读率是不利的,正视"浅阅读"的存在、挖掘它的价值、引导其发展方向才是学术界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有时候评报,老高张口"实用性"、上嘴唇碰碰下嘴唇,说完了自己也没底:到底对多少人有用,才算"实用"?体贴到何种程度,才算"服务"? 就算"工资、养老、医保"这种大家公认的"超实用稿件",有时也让人犯琢磨:没错,它是很"实用",但主要是对公务员实用;亏损企业职工看了烦气,这也算实用?  相似文献   

12.
现在有句这样的网络流行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此话乍一听起来觉得好笑,仔细一琢磨,发现还真在理.  相似文献   

13.
早在去年春节,辽宁电视台专题部就琢磨一个问题:一年一度的3月5日学雷锋,该在这方面的报道来个突破。碰巧那天,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一篇简短的报  相似文献   

14.
赵国平 《今传媒》2007,(8):45-46
相对于日新月异的中外电视节目,农业节目多少有些"灰姑娘"的感觉.现在是"眼球经济"时代,吸引力决定竞争力.与一些抢眼的大片、火爆的电视连续剧,以及重大的新闻事实相比,农业电视节目的竞争力相对较弱.要想改变"以卵击石"的局面,就要针对主体受众的需求,改变竞争策略.本文以CCTV-7晚间黄金时间段播出的农业经济节目"每日农经"为例,分析它在这个"死亡时间段"里,是如何与强势的电视剧和综艺游戏类节目来争夺收视份额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特色和个性是营造差异、留住受众的一个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5.
广电"村村通"建设:历史、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然毅 《现代传播》2006,3(5):45-50
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自实施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是一个真正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究其原因,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三个代表"思想在农村的具体落实.本文从理论上、实践上对这项建设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对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新中国农村广播电视基础建设进行了历史回顾;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成就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未来进行展望;最后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15年前,Gartner在1990年4月12日首次提出了ERP概念。自此一个数百亿美元的市场就此诞生。经历了15年的洗礼,原本可以顺利向ERP转型的中国MRP厂商,却没有在ERP市场的竞争中胜出。那些早先从财务软件起家的厂商,用友、金蝶,却成为今天ERP市场的主导者。不到30%的ERP成功率,依然无法阻止用户上马ERP的决心,但在专家眼中能够真正明确自己对ERP需求的企业却少的可怜。对于ERP了解的过程,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随着时间的推移ERP让我们越来越难以琢磨。人们用去了15年的时间来认识ERP,但直到今天,人们依然争论不休。"金融行业ERP"、"旅游行业ERP"、"房地产行业ERP",还有那些所谓的ERP标准,所有这些不着边际的ERP声音至今依然充斥在用户耳边。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邓小平"两手抓"的哲学思想,分析图书馆的有关情况,认为应辩证地看待"读者第一"与"馆员第一"的问题;并进一步说明不分主次的"两点论"也不符合辩证法,要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但是馆员的劳动报酬要能充分反映服务水平;还提出要全盘否定"馆员第一",但注意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馆员问题可以是第一位的工作;最后提到,"两手抓"思想可以用来处理藏与用、"硬件"与"软件"、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等图书馆建设中一系列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档案与建设》创刊30周年,可喜可贺。作为它的读者和作者该说点儿什么呢?还是由刊物自己来回答吧。我翻阅了2010年至2013年前5期(缺其中7期)的共34期刊物,品读一些文章,琢磨栏目的设置,分析作者分布的地域和所在单位。它用事实告诉我们——研究成果择该刊发表在34期刊物中,"业务纵横"、"学术园地"和"环球视野"等几个栏目分量较重,大约205篇文章。这些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知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近年来传媒乱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愚"乐受众、品格低下、失实与失度、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并对传媒乱象的原因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社会转型导致竞争环境与人们观念发生变化、传媒自身对低成本与高利润的追求、迎合受众需求、传媒失守;最后提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与建立长效机制来确保"把关"落到实处,杜绝传媒乱象.  相似文献   

20.
"两会"报道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媒体传播功能的发挥,它在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改革深入、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多年来"两会"报道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但又在不断地追求创新和突破.本文在对"两会"报道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析2011年"两会"传播的新特点,指出"两会"报道的"全媒体"运作方式及其新闻话语的政治学修辞和"公民新闻"等特色,同时还认为"两会"报道正在逐渐推动公共新闻的实践和完善,促进媒体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全方位发展,最后还勾勒了"两会"报道尚待提升的空间,为未来的"两会"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