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技术》2005,(2):30-30
丁力,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大学生就业服务部就业创业指导专家.自2000年以来,应邀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近百所高校举办了就业指导讲座,著有关于大学生就业、择业问题的指导书籍多部,是就业、创业方面的权威专家.最近,就有关就业创业的问题,他向学子们作出了精辟的解答.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体现,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研究和准确把握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引发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些探讨对于增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针对性,解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比调查高职学生群体的就业价值取向,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卷对抽取的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自编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不同性别、学历层次、学科专业和来源的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的趋势,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合理的就业价值观念,是国家、社会、高校和家庭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变化趋势。通过对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其就业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引导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对策,促进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政府、高校、个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三者当中,政府的民生责任和利益的衡量者角色决定了它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担负着责任主体的角色.政府责任主体的落实,关键在于确立公共政策的就业价值取向,确保经济向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方向发展,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确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林类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的分析,指出农林类大学生存在就业难和基层需求量大的矛盾,探讨了农林类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引导农林类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主体人群均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在就业过程中,他们的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何应用这些新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同时,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就业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在引导过程中的作用,形成引导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合力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基于对S市某双一流大学本科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总体乐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自主化的新趋势;却也存在就业态度消极、社会责任感淡化、功利化特征日益明显等问题。建议立足S市的现实状况,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体系:营造健康就业氛围,夯实大学生就业基础;提升大学生就业意识,转变消极的就业态度;引导大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融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营造健康积极的家庭氛围,避免功利主义的侵袭。通过发挥政府、学校、大学生和家庭四方主体的合力,帮助大学生树立与新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就业价值取向,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发挥大学生应有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面对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高的趋势,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成为社会和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根据对湖南职教大学城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及访谈资料,分析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受到广泛重视,主要因为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联系.然而,受价值取向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还存在就业心理压力问题,难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效率,甚至会出现不良的情绪.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教师必须要与心理咨询部门相互联系,制定完善的措施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效率,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学历人才不断增加,大学生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和社会岗位所需人数不成正比。因此,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成了社会热点。而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特点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有促进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和引导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理论性帮助。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仍然存在,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回避,要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从宏观层面上讲,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结构性矛盾问题,并不是总量上的矛盾,这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转轨过程中出现的过渡性现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2006年大学生就业的主题,就是投身基层。" 日前,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副主任陈军接受本刊记者的专访,对这两年的大学生就业、我国…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时第一应考虑因素的差异能折射出其就业价值取向的差异。以统计列联表为基础并借助皮尔逊x2统计量,分别检验性别、生源地和年级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存在高度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没有显著差异。发展空间价值取向是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主流,大学生专业意识较为淡薄、对依托专业追求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4.
陈剑  张野  王聪  张磊 《中国地质教育》2011,20(4):107-110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人数日益增多,就业市场趋紧,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分析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就业心理,帮助他们进行合适的职业定位,对于指导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取向新特点、职业规划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就业取向和职业目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视角、深层次挖掘上海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路径及策略.结果表明: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压力居高不下的大环境下,上海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现盲目追求薪资待遇、观念保守、意向就业区域趋于城市化、不愿扎根基层等特点.因此,高校应在少...  相似文献   

16.
洪进 《考试周刊》2008,(17):52-53
由于受社会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现今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折射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这些不良的价值取向严重阻碍着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笔者有感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伟大意义,提出利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生就读高校类型的差异影响着其就业价值取向。统计检验表明: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具有高度显著差异。其中,理工类高校与财经、医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分别存在高度显著差异;师范类与财经、医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分别存在高度显著差异;民办综合类与财经、医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分别存在高度显著差异;综合性高校与财经、医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分别存在高度显著差异;财经类与医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存在高度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所思所想,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德育实践课题组设计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问卷》,以湖南省三所民办高校的部分大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以了解民办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大学生对薪酬待遇、择业标准、就业取向上的期望值日趋理性;在就业目的、就业形势、就业能力的认知上越来越成熟;在就业过程中,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区别对待;在选择求职途径上日趋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长治学院女大学生就业取向进行量化分析,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取向具有择业思路理性化、就业取向"多元化"、就业期望高稳定性、价值取向呈"功利化"等特点,最后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女大学生正确就业取向形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人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新世界,其观念和对应的价值取向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影响和冲击。如今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其体现在就业价值取向上也更为明显和现实。就业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应用型大学认真研究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其动态原因,科学施策和精准发力,从而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认识,对科学指导人才培养工作和助推大学生就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