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11月26日,本刊编辑部邀请在史学领域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几位学人,就中学历史教学问题进行了对话。本刊就此次对话作了整理,分为上下两篇刊登,希望此次对话能够引起史学界和广大读者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进行教学,就必须具有教学对话素养.教学对话素养由教学对话的理念、教学对话的条件、教学对话的操作等层面构成;教师在教学中坚持进行倾听、言说、反思等实践活动,就能逐步提升教学对话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改革中,存在着三种层次的教学对话:独白型教学对话、技术型教学对话和生命型教学对话,要达到生命型教学对话,就必须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发展相统一,教师在课堂教学对话中的整体在场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对话中应具有宽容意识。  相似文献   

4.
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提倡和推崇,那么如何实现课堂中的有效对话就显得更为重要。目前,虽然学者们对对话教学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对有效的对话教学关注却不够,究竟什么样的对话才是有效的对话?只有明确了有效对话的真正含义后,  相似文献   

5.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对话教学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一种多项交流的教学形态。然而笔者认为只有真正理解“对话”,把“对话”贯穿于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改革才会凸显课程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教材而展开的一种对话过程。这种对话不同于普通的人际对话,因为它旨在以对话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  相似文献   

7.
走进对话——萧山五中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教学,古已有之。早在先秦,孔子便就对话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与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受到教益。  相似文献   

8.
杨万赋 《广西教育》2012,(38):18-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理念也渐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所接受,并落实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对“对话教学”的理解有失偏颇,从而降低了对话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预设过于充分。在开始对话前教师就对对话的话题和相关答案进行了预设,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师牵着学生走的被动局面。二是对话浮光掠影。教师预设的话题缺少一定的深度,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出来,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滢 《考试周刊》2013,(83):33-3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话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传统的独白式的教学受到了很多人的诟病.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推行对话教学,真正发挥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话教学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本文探讨了对话教学在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主要是在这种以"对话"是教学活动为重要特点的网状关系中进行的。语文教师在对话式教学活动中,要乐于与教材搞好对话,善于引导学生与教材搞好对话,善于引导学生与老师搞好对话,善于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搞好对话,让对话式教学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对话教学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偏差,导致对话真实意义的缺失,这就需要我们理性审视对话教学,科学构建积极有效的语文对话教学框架。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尊重多元化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排斥灌输、说教式教育,走向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对话式教学。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思想品德课堂对话教学的研究分析,就如何增强师生对话交流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学就其本质而言即是"对话"。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中,"对话"涉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自己的对话。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我们尝试以"对话"作为衡量语文教学是否有效的一种视角,着重探讨语文教学中"对话"的概念、内涵及达成条件,并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有效"对话"展开探讨。一、初中语文教学"对话"的内涵与层次性(一)初中语文教学"对话"的内涵苏联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认  相似文献   

14.
曾燕 《现代语文》2010,(3):69-69
近来,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能够在备课时学会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学生对话了,但往往忽略了与编者进行对话。而事实上,与教材的编者进行对话,是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如果缺失,很容易造成对文本理解的片面化,课堂教学随意化。举两个典型的例子,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2012,(9):40-42
前几期,本刊邀请沪上三位教育工作者就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包括学科性质、知识体系、发展沿革等进行了探讨;然后从语文学科与相关学科,如逻辑、修辞、现象学的关系等展开了对话。从本期开始,三位教育专家的讨论视角转向语文教学内部,如关于语文如何学、如何教的问题。此外,就作文教学、阅读教学等具体问题,三位教育专家也将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意见。同时,本刊也期待有更多读者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30日,本刊编辑部与广汉市教育局、广汉市实验小学联合举办了“搭建对话平台”专题研讨会,来自广汉市校本教研基地校的校长和教师近二十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就“对话”进行了广泛的对话,产生了激越的争鸣和交锋。现将部分观点辑录于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提倡和推崇,那么如何实现课堂中的有效对话就显得更为重要。目前,虽然学者们对对话教学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对有效的对话教学关注却不够,究竟什么样的对话才是有效的对话?只有明确了有效对话的真正含义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远离那些干扰学生学习的假对话,真正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8.
石圣中 《成才之路》2009,(12):10-11
对话,是由教师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话题,然后由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看法的一种教学模式。对话中。有时针锋相对,各执一词;有时交换看法。以理服人;有时求同存异,形成共识。对话式教学,昭示着民主、平等,凸现着创造、生成。张扬着个性、人性。现代教学是一种合作的艺术。和谐的教学。在品德教学中,对话式教学日益得到重视。教师应在学生跑题时引一引,搁浅时推一推,当好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现就品德课对话式教学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效就必须弄清该课教学法的特点思辨性、实践性、主体性.这些特点决定了要运用心灵对话法进行教学.心灵对话法的特点是真诚、真实、双向.运用心灵对话法就必须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掌握对话的技巧,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问题1]偏重对话中的重点词句操练。忽略整体对话的教学 受教学时间限制,大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抓住重点词汇与句型,计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就达到了基本教学目标,因此多数教师仅抓住对话中的新单词和要掌握的重点句子进行反复操练,而忽略了对话内容的整体教学,使对话教学变成了以学习词汇和句型为主的听读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