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混合与重构:媒介文化的"球土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球土化(gloczation)观念融合了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地方化(localition)两个极端,用以强调二者的相反相成和互动发展.对于正在构建本土文化与融入全球化之间寻找张力空间的中国传媒来说,这一观念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和实践框架.本文从"球土化"这一理念入手,分析了媒介文化的"球土化"现象,论述了作为传媒辩证法--媒介"球土化"的思维,提出了在"球土化"实践中应坚持的方针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悼"土掉渣"     
去年开始,土家烧饼风靡全国."土掉渣"是其中一个颇有代表性的牌子.同事曾对我说,这种烧饼有独特的配方,用现代工艺现烤现卖,口味香、鲜、酥、脆,听得我不由"心向往之".今年元宵灯会现场,耐着性子排了长队,总算见到了心仪已久的烧饼.土黄色的纸袋里,藏着一片刚出炉的"土掉渣",异香扑鼻,热油沾手,顿时有"惊艳"之感.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通讯式的消息?顺名思义,就是看起来像通讯的消息,也可以说是用写通讯的形式写的消息.通讯式的消息,我有时也叫它消息式的通讯,也就是用写消息的办法写通讯,这种通讯看起来很似消息.这就是我对这种新闻体裁的"土解释"、"土定义".  相似文献   

4.
一天下午,鲁艺的学生到城里开大会.散会以后,鲁艺的队伍走出城门,爬上校舍所在的半山坡.莫耶和几个同学站在窑洞前的土坪上,远望着一队队抗大的同学从城里走出来,他们的歌声和口号声清晰可闻.这时,她感到自己身上的血流加快了,胸中涌起了潮水.来自朝鲜的音乐系同学郑律成,站在她的身边,看出了她的心情极不平静,就对她说:"给我写个歌词吧!"  相似文献   

5.
"跨界融合子"审理对我们的启示:审稿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典型审稿案例,揭示审稿活动的科学本质.科学的可批评性使审稿成为可能和必要.审稿人应首先审核论文中结果的可重复性条件.划清科学实践与经验的界限是正确审稿的必要理论准备,论文结果的价值判断应以"材料和方法"的可靠性为前提.学术期刊编辑应充分重视审稿人的意见,防止"轰动效应"干扰自己的正常判断力.审稿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可以成为推进科学进步的动力,使已有科学理论体系的"潜能"得到充分揭示,使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科学新芽在脱颖而出时已扎根深土,格外茁壮.  相似文献   

6.
王艳军 《兰台世界》2015,(9):152-153
"春衣"概指唐朝兵士的军衣,"春衣"在唐代边塞诗中,展现出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情感意蕴。"春衣"联系着思妇和征人,成为诗人感知异域环境的媒介和寄托乡愁闺情的载体,成为唐代边塞诗中的独特意象。  相似文献   

7.
丹扉,本名郑锦先,资深作家.1926年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曾任语文教师、记者、仕女杂志总编辑、世界女记者作家协会理事.她的作品包括<幽默智慧语录>、<男人在我掌心>、<八千里路尘与土>、<丹扉大陆行>、<微雨轻尘集>、<丹扉幽默文集>、<叮当集>等30余部.早年的她,在作品里经常将自己的3个女儿比喻为"猫",大家都戏称之为"三猫之母",如今她也退休成云游四海的老猫.  相似文献   

8.
刘文 《兰台世界》2012,(12):76-77
本文在"女教"、"女学"中抽取服饰闺训内容,从具体生活规范进行阐述,通过中国民间流传下来的训诲劝诫类文献,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倡导的道德理想,与官方儒家经典一并真切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感悟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黎族同胞集居生活的村寨边上,往往有一些零星分散的独立小屋子。这些小屋子多建在村头、寨尾或村外的山坡林子中,乍看似家不像家,似户不成户,也不象看守农作物而设的凉棚。这种小屋子是黎家民间传统民宅——“布隆闺”,或称“隆闺”、“笼闺”,意思是“不设炉的房子”,汉族人称为“寮房”。  相似文献   

10.
人们都知道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可很少有人知道孙中山对于语法也有极为高深的造诣。孙中山在《行易知难(心理建设)》一文中,讲过曾国藩的一个故事:“如曾国藩者,晚清之宿学文豪也,彼之与人论文,有‘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入其门而无人门焉者,入其闺而无人闺焉者’。”这里的“风风”、“雨雨”、“衣衣”、“食食”、“门门”、“闺闺”,都是叠用字,对于这些叠用字在句子中的词性、作用,这位大名  相似文献   

11.
秋瑾( 1875- 1907),原名秋闺瑾,字璇卿,自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绍兴,生于福建福洲,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志士.秋瑾一生常以花木兰自喻,性格豪爽,习文练武,积极投身革命运动,1907年,其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反抗腐败晚清统治,后因事泄被捕,并于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珍品--西兰卡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兰卡普系土家语,即土花铺盖,又称岗巾.分开来说,"西兰"之意为铺盖,"卡普"之意为花,一般的称谓在"花铺盖"上冠以"土"字,无疑的是对这项工艺美术所包涵的丰富的土家族民族特点的一种概括.  相似文献   

13.
大约在十六七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认为应该对结构助词"的""地""得"三字,实行精兵简政,凡需要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地处,全都用"的"字,停止"地""得"二字作为结构助词的使用职能.然而没有发出,后来就丢失了.想法依旧存在,而且不时叠动,这里旧话重提.  相似文献   

14.
"作嫁"与"作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者,"作嫁"也,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人.人们以此称誉编辑,不少编辑也以此自况."为人作嫁何时休,见伊风光酸溜溜."内心如此感喟的编辑倘若有,想必也极少.多数编辑还是以"为人作嫁"为职志,奉之为荣业的.  相似文献   

15.
读梅尔清的《清初扬州文化》与高彦颐的《闺塾师——明末清初的江南才女文化》两著,一则以赞叹,一则以惋惜。两著无疑都是成功的,高著具有宏大的理论设想,试图修正五四妇女观,梅著则秉具海外汉学家一贯的新颖视角,两著都尤以对中国传统社会与诗性文化之间复杂的相辅关联见长。比如在《清初扬州文化》中,梅尔清挑选出红桥、文选  相似文献   

16.
老话说:"爷不爷,先看鞋."北京人出门在外,没双好鞋那可不成.脚底有了劲儿,脸面上才有光.老北京的好鞋上哪儿买去?"内联升"啊.老年间那阵子,洋车夫穿的是"内联升"做的靸鞋,朝廷文武大员穿的是"内联升"做的朝靴,就连那清朝末代皇帝登基坐殿,穿的也是"内联升"做的龙靴.  相似文献   

17.
对于"书",大约没有别的文字会像汉字这样用一"读"字约定得如此准确、有力和明白. 上学,叫"读书".尽管也有叫"念书"的,那原意不过是说"读书"要"念",所谓"书声朗朗"而已.  相似文献   

18.
"三农"电视节目如何"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三贴近"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基本工作原则.电视媒体在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具体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和充分体现"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19.
说话,是主持人表达节目内容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也是一个节目能否得到观众喜爱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节目,对主持人说话方式的要求不尽相同.新闻播报类节目需要的是沉稳庄重;娱乐类节目需要的是诙谐幽默;少儿节目需要的是活泼欢快等等.作为主持人,只有掌握了适当的说话方式,才能成为节目内容与电视受众之间最好的桥梁.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也直接影响了电视节目的说话方式.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要求主持人由"播"变"说",由"照本宣科"变"连说带评".尤其是当"讲故事"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结构方式时,这种"连说带评"的说话方式就成为了这类节目的重要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与"知识工程"的核心是知识.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包括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把知识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是"知识是什么"的知识.这是叙述事实的知识,比如说,南昌人口是多少?这是简单的知识,而医生掌握的医学知识则是复杂的知识;第二大类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