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编辑"这个词作动词时,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资料和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这说明,作为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其劳动对象是别人创作的作品;编辑所做的工作是为别人的作品"补漏拾遗、锦上添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人作嫁".尽管,近年来"策划"概念的提出,使得许多编辑的工作重心从"事后把关"转到前期介入,成为选题策划的主动参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编辑"为人作嫁"的角色定位有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这是毛泽东同志对于韬奋先生的赞誉和对韬奋精神的概括.出版界设立韬奋奖,宗旨也是在表彰出版、编辑领域为人作嫁、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  相似文献   

4.
自从唐代诗人秦韬玉在其《贫女》诗中吟出“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名句,“为人作嫁”便被广泛引用,大概由于编辑和贫女“压金线”而“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性质太相似了,编辑便常被人称为“为人作嫁”之人。一些编辑也因“年年压金线”而产生“苦恨”心理,自叹“为人作嫁”几时休!笔者当编辑也有十来年时间了,体验过个中滋味却只想说一句:莫恨年年压金线,甘为他人作嫁衣。  相似文献   

5.
编辑的思维     
郭洁 《出版经济》2005,(7):34-35
一直以来,编辑的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大约都是从属的,他们只是使著作者的作品得以面世的一个后续环节,是事物地道的"外因","为人作嫁"过程中所有的光环,始终都不可能笼罩到编辑身上,这光环的聚焦点只是"嫁娘"-图书,而编辑的美德也正体现于此一如此靠近光环,又如此拒绝光环.  相似文献   

6.
“为人作嫁”是编辑人员常说的一句话。我想,虽不能排除有人将其当作牢骚话,但大多数人是从积极方面去理解的:为人作嫁并非易事,为人作嫁苦中有乐,为人作嫁功在千秋。 首先,做好编辑工作,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 有人说,编辑应是杂家;有人说,这还不够,编  相似文献   

7.
王志鸿  姜海 《编辑学报》2021,33(2):213-217
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具备高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专家型编辑人才,但传统的人才成长通道狭窄,不利于编辑人才的成长和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本文从组织要求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角度,基于编辑成长规律的分析,以任职资格机制为基础,设计了基于经营管理、专业2条线的"Y"型编辑职业发展通道体系."Y"型编辑职业发展通道体系主要包括适用于科技期刊编辑成长规律的职级职位体系、基于能力评价的任职资格体系以及体现能力、贡献的编辑绩效薪酬体系."Y"型编辑职业发展通道体系为解决大多数编辑人才职业成长"天花板"过低问题,构建科技期刊编辑职业成长路径,提供了体系化的解决方案."Y"型编辑职业发展通道体系已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社应用,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可为出版行业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兆璟 《编辑学报》2007,19(1):13-14
存在于自然科学不同学科领域的"共效应"对于编辑共同体的优化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共轭效应"对于编辑社会性角色的培育意义明显,"共振效应"对于编辑文化心境的营造,对于编辑与社会的内在协调有着重要的启示,从"共生效应"中我们则可以合理解释编辑活动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9.
"编辑"词义从古到今的演变(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概念是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范畴."编辑"概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编著合一"是不是古代编辑的特征,编辑出版史要不要划分编辑活动和著作活动的界限,"编辑"一词怎样进入近现代新闻出版词汇,这些都是讨论的热点.本文想通过考察"编辑"词义从古到今的演变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论"外审"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阎西林 《编辑学报》2004,16(5):326-328
对同行专家以"编外审稿人"的角色定位,给编辑审稿工作带来种种弊端.同行专家在学术信息大众传播中的角色应是作者稿件的同行读者,他们的评议是对媒介和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反馈."外审"形式本质上是编辑为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而在稿件刊发前对同行专家进行的信息"双向传播".这种方式在大众传播模式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角色定位观念对消除审稿工作中的弊端和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对标题的定义为:"标明文章、作品内容的简单语句."这也是我最初对标题的认识,后来从事编辑工作才渐渐清楚,这只是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12.
1965年6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钢铁冶金系,被留校做院刊的编辑和记者.从此,我迈人了人生的新里程."党员怎么当?编辑、记者怎么做?"这是摆在我面前需要我认真思考的大问题.在那个年代提倡:遇到问题向毛主席著作请教.我真的这样做了,也确实找到了最好的答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 编辑的"诗外功夫" 常言道:"功夫在诗外."这是说要作好诗,需要丰富的生活体验、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广博的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14.
编辑思维的七个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编审稿过程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过程.编辑工作不是"为人作嫁"和"剪刀+浆糊".编辑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如策划、组稿、审稿、加工等来体现自己的思想或学术倾向,从而对社会起到学术导向、价值导向、思想导向的作用.这就是说,编辑活动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编辑的思维方式如何、思维水平如何,直接影响书刊的质量.所以有必要对编辑思维的特征作具体的、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业的特殊属性造就了一支为人作嫁的队伍。他们不能像记者那样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一展才华,风光无限。他们站在记者的背后,默默地耕耘,把各种新闻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载体及时、准确地奉献给受众。编辑,尤其是夜班编辑——这支“为人作嫁”的队伍已是新闻从业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激烈的传媒竞争,这支队伍也在不断地扩军。特别是在最古老的传媒报纸行当中,随着新闻版面的增加,当日新闻报道量的加大,许多报纸的夜班编辑人数已占到“为人作嫁”者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增加睿智和通达的底色."随着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编辑应该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传播好中国的声音;作为编辑,要有主人翁精神,要有为文化市场繁荣"当家"的担当;作为编辑,肩负着繁荣文艺、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重任,应当具有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作为编辑,可以骄傲地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问世,都离不开我们的眼光、胸怀、智慧与辛劳;作为编辑,更要勇敢地承认,"十二五"规划完成"喜忧参半"中的"忧",编辑责无旁贷!因而有必要重提主人翁精神,有必要响亮地提出:编辑要"当家".就是说,如今的编辑,生逢其世,更应该紧随时代,当家做主,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17.
"编辑""出版"最早出现时间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一词最早出现于北齐·刭罔而非唐初 "编辑"是一个由联合词组凝固形成的动词.其中,古代汉语中的"辑"和"缉"在"连缀""整合""聚集""纂集"等意义上是通用的.现代权威的说法认为,"编辑"一词最早出现于唐初李延寿所著<南史·刘葆传>中,其文日:"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缉,筐箧盈满."  相似文献   

18.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14,26(6):619-620
正提起编辑,人们常常将其称作"为人作嫁"的幕后人物;然而,作为新时期的科技期刊编辑,如果我们总是以这种"幕后人物"自居,甚至甘于这种"默默无闻",则必然不利于刊物影响力的提升,不利于刊物学术友好度的建立,不利于编辑职业认同感的形成,也不利于编辑发展空间的拓展,更为重要的,这有愧于当前我国正追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时代。笔者认为,科技期刊办刊者应审时度势,努力把科技期刊编辑打造成不辱使命的"时代人",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措  相似文献   

19.
张英健 《编辑学报》2015,27(6):536-539
"百度学术搜索"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中英文检索的学术搜索平台,旨在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便捷的学术搜索服务."百度学术搜索"涵盖各类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使用简单、方便.作者在期刊编辑中使用"百度学术搜索",校核参考文献、选择审稿专家、发现学术热点,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袁天峰  王睿  井晓梅 《编辑学报》2004,16(3):232-233
2002年,对<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全体编辑人员来说,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所办期刊连续获得2项大奖,以高质量高水平被评为首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并荣获第2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这是该学报继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之后又一次荣获我国期刊界的最高奖项.欣喜之余,我们不禁想起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在这块沃土上的领头雁--<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黄良田编审."为人作嫁终无悔,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黄良田编审从事编辑工作10余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担任科室领导10余年来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