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微时代","微时代"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格局。"微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传播载体,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微时代"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借助、运用"微时代"平台,凸显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夏风云  康艳青 《文教资料》2012,(21):125-127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在改变着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等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状态,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把握"微"视域下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如何面对"微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将挑战转化为优势和动力,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下各种平台和管理手段都结合了信息化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环境,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教师应该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让学生们接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微时代"的来临让教育领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从大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微时代的各种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时代"悄然到来,并以其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巨大、内容丰富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微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是双重的,因此,如何在"微时代"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值得研究者深思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微时代"背景下,想要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对教育载体进行创新,以便通过更多有效的途径拉近与学生距离,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得到保证。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新形式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载体的应用策略,以期为解决该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微媒体作为深受大学生青睐的社会化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利用微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实现教育信息快速传播、拓展教育空间、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的优势,又有娱乐化倾向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信息的海量性增大"把关人"的"把关"难度、过载的信息影响教育者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信息的劣势;既有拓宽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沟通的渠道、构建了大学校园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的机会,也存在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产生了更加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带来挑战等一些威胁。各有关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微媒体的优势,尽可能避免其劣势;充分利用微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各种机会,尽可能消除其威胁,从而切实将微媒体打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和新阵地。  相似文献   

7.
"微"载体是一种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主要是利用微博、微信、微公益等传播方式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使受教育者在微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从而达到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提高的目的。而伴随"微"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微"载体易传播不良信息,负面影响大,高校对不良信息的控制力相对较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设"微"载体意识薄弱,认识缺乏前瞻性;部分高校"微"载体平台形同虚设,关注度低等。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微"载体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载体与方式、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国内外形势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可以切实解决教育客体陷入"信息茧房"、教育主体专业素养不强、教育模式传统低效等现实问题。提升"微时代"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影响力与有效性,使生活化教育更加鲜活、生动和立体,可遵循以下生活化教育实现路径:关注"微个体",把握与契合大学生需求特点;确立"微思维",构建"微媒体"平台矩阵。  相似文献   

9.
微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带来挑战,其中的一个挑战是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所造成的冲击,集中表现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优势和权威性大幅降低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控制力和吸引力不断被削弱两个方面。我们可从话语受众、话语共同体、话语载体、话语传播、话语环境等五个微途径探索和建构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体系。  相似文献   

10.
微信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大学生享受着"微时代"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微时代"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对高校而言,"微时代"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内容,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诸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地位颠倒、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价值立场动摇等问题。结合当前"微时代"发展的实际,应通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创新"微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