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全新的社会转型期,新闻传播随社会的转型而改变,其间新闻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生活化、平民化、深度化等特点."民生新闻"的兴起、经济新闻的崛起、时政新闻的新变、娱乐新闻的兴盛,构成此期的新闻报道新框架.这一时期新闻传播也发生了种种迷失.  相似文献   

2.
人类自有商品交换行为以来,经济活动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媒体的出现,则使人类的经济活动必然成为其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经济新闻是新闻的一个种属。它有新闻的共性,在写作上也应遵循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如五个“w”等。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经济新闻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反映、服务和引导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群众经济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闻是按照报道内容、报道对象划分而存在的新闻报道门类,因其报道内容的特定性而区别于科技新闻、文教新闻、政法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由于与经济工作、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就必须具有新鲜浓郁的“经济味”。也就是说,要注意从经济的视角切入,以经济活动的新闻价值为基本内涵,用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与文风进行报道,力求使报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经济新闻的特点,说到底,是由经济工作、经济活动、经济生活的特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怎样写出“经济味”一直是经济报道的一个难题。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经济报道还没有在写作思路上、手法上另辟蹊径,而一直沿用写时政报道、社会报道的办法,所以不能真正体现出经济报道自身的特点。那么,经济报道与时政报道、社会新闻的区别在哪里呢?经济报道所反映的是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变化趋势等。它运用客观经济规律对经济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具有经济学上的实用价值、研究价值.这是经济报道有别于时政报道和社会新闻的最显著特征。下面这两篇是就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闻的理性意识、现代意识逐步建立.其生成的一个特点是,政治的群体意识不断淡化,而带有群体性思维特征的新闻意识,即大众新闻意识又极速地形成.大众新闻意识是随市场经济同步到来的,在现代社会日益呈现出现代性的负面性.因此新闻理性意识开始向现代伦理意识转向:新闻传媒是经济系统的一部分,兼具政治性内涵,在受到市场力量驱动时,必须受到政治或公共权益的限制.因此“新闻部门必须同时遵循新闻规范和商业规范来进行新闻生产和交易”.  相似文献   

6.
大众化经济新闻是指和专业的经济、金融类媒体的经济报道方式相对的,"面向大多数社会成员传播的新近变动的经济信息"(引文出自<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从严格意义上说,大众化经济新闻的特殊性首先是由"经济新闻"的内容属性决定的;其次是由"大众化"的受众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新闻中,热点经济新闻占有一定的份额。对热点经济新闻的社会效果进行探讨,将有助于经济宣传的健康开展。热点经济新闻的特点同一主体对热点关注程度不同。事实表明,不同的经济热点.被同一主体关注的程度不尽相同,热点经济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也不会一样。有这样两则关于农村的热点经济新闻:一则是国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另一则是有关部门降低农村电价。这两则新闻都关系到农村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而都受到广大农民的关注,只是关注程度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8.
目前新闻界对新闻有“软”“硬”之分。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硬新闻”的内容往往涉及社会发展,偏重于报道的深度以及思辨性。而“软新闻”则涉及社会生活,偏重于报道的广度以及生动性。二者缺一不可,都为读者所需要。二者虽然新闻视角不同,但可互为补充,甚至相互兼容。社会经济新闻属于“软新闻”的范畴。它是介于社会新闻与经济新闻之间的边缘新闻。它既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读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离生活、实际较近。社会新闻与社会经济新闻是什么关系?正如社会是包罗万象的,社会新闻是一种多边缘新闻。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法制、科技、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社会新闻无所不及。社会新闻与各门类  相似文献   

9.
所谓经济新闻,就是关于经济方面新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是对社会最新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 一、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 经济新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除了具备一般新闻的特点外,还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作用与功能,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闻是一种关乎国计民生,与黎民百姓、千家万户的物质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重要新闻类别,也可以视作是相对具有一定深度的新闻类型.而电视媒体的语言相比纸质媒体又具有通俗性、直白性、浅表性等特点.那么如何让经济新闻所承载的重要而深入的新闻内容通过电视平台得到“深入浅出”地更有效地传播,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未来十年新闻管理格局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新闻管理格局?个人以为,就是新闻管理的主客体之间相互运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定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闻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种类单一到覆盖广泛,从相对封闭到逐步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得益于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得益于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得益于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新闻的含义、范围社会新闻是人人爱读,也需要人人来写的新闻。探讨一下它的含义、范围、特点等,对人们了解它、掌握它,不无裨益。什么是社会新闻?至今无公认的定义。顾名思义,讲经济新闻就是报道经济活动的新闻,尚可;倘说社会新闻就是报道社会活动的新闻,便不确切。因为报纸上的新闻,绝大多  相似文献   

13.
如何写活经济新闻是长期以来新闻界不少同仁一直探讨的话题。我们认为,于社会新闻的角度来采写经济报道,是写活经济新闻的—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们知道,社会新闻一般是关于社会风气、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以及各种奇闻趣事的报道。这类新闻通常具有的趣味性、接近性、人情味、新奇性等特点,有较强的可读性,更容易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14.
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新闻都是经济新闻一位财经网站的编辑对我说,现在的经济新闻几乎都是社会新闻.沿着他的思路我考虑了一下,总结出:现在社会上的新闻几乎都是经济新闻,(这里不光指的是社会新闻,还包括其他各类新闻,统称为社会上的新闻)并引发我对经济新闻概念的新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新闻都是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5.
<正>经济新闻是依托经济而生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接近受众的经济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是经济新闻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传播基础。一、经济新闻要发挥好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引导作用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体关系来说,我们齐齐哈尔市仍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时期,抓住两种体制转换的时代特点是搞好经济报道的重要前提,任何经济报道,要在市场经济的舆论引导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抓住时代的特点,从市场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社会民生等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多姿多彩的局面.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中累积的各种问题、矛盾也频频出现,这一切,形成了新闻事件海量、复杂和多元的特点;另外,现代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人们借助网络工具,不仅可以即时分享到新闻信息,也可以成为新闻和评论的发布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让世界正确了解中国”已然成为国家形象工程的重要环节,新闻英语的写作与报道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新闻英语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英文文体有着独有的写作特点,了解其文体特点及相应的词汇使用规律,是做好报道的首要因素. 新闻英语的文体特点 新闻英语在文体上的特征有别于一般的英文文体.一般分为报刊即书面的新闻报道和以口头方式出现的新闻报道两类.其“硬新闻”在报道方面突出所报道故事的新闻性与即时性;“软新闻”在文体上和硬新闻的写作要求有不同的特点,它更强调故事的“趣味性”和“人情味报道”,而介于两者之间的“特写”在文体上则需兼顾新闻性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经济活动与经济行为的事实报道运用比较新闻学的方法论,将经济新闻与其他新闻进行初步比较,可以发现如下几个特点: 1、题材的广泛性与边缘性。由于经济生活是其他一切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家庭收入不断增加,市民对经济新闻越来越关注.而很多报纸在经历了“社会新闻化”和“娱乐化”的比拼之后,也开始思考如何在日益同质化的竞争中杀出重围,提升报纸品位、抓住中高端读者等问题.于是,增加经济报道和评论,成为很多报纸的选择.经济新闻与娱乐新闻、社会新闻不同,它对阅读者的知识储备有更高的要求.它必须有用,才有价值.经济新闻很难“有趣”,因此对于没有需要的读者来讲,具有天生的排斥性.从几年来的实践看,通过不断提高经济报道的水准,实现了报纸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案例仍然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社会新闻 笔者认为,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趣味性、可读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社会新闻与公众、民生有着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