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相辅相成,血肉相连的统一体,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唯物史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相一致,社会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了光明前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同一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新英雄史观”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严重挑战。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揭示了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劳动的观点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承认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应以牺牲普通劳动群众的历史决定作用为代价,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基石;每个人都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每个人在任阿情况下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真正的历史创造者只能是那些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们。“新英雄史观”鼓吹少数英雄创造历史,为“精英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旧英雄史观一脉相承,都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3.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必须明确三个问题:一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由来及人民群众的内涵,人民群众是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具有主体性的大多数人;二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及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三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方法论意义,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及人民群众主体意识的挺立。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是十分激烈的。今天,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正确评价法家路线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批判儒家的阻碍、破坏作用,研究我国科技领域里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入批林批孔,促进科技革命,推动教育革命,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 科学技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我国的科学发展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科学技术的历史。劳动人民是科学技术的主人,在劳动人民发展科学技术的伟大斗争的过程中,儒法两家也进行了尖锐的激烈斗争。 反对复古守旧,主张革新进步的法家政治路线促进了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两千多年来,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法家作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走上历史舞台,他们在政治上反对复古守旧、主张革新进步,采取了反对“法先王”,主张“法后王”,反对分封制,主张中央集权制,废井田,重耕战等措施,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促使人们向自然界作斗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法轮功”是一种反科学、反社会的歪理邪说和非法组织,在它所谓的“讲法”和“练功”中,不仅处处表现同自然科学不相容的思想,更彻头彻尾地渗透着与社会科学相背离的精神。其观念和活动无不表现出它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它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无论是社会的物质生活,还是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都是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个人只是群众的一员,任何个人,包括杰出的个人,都只有将自己融于群众之中,同人民在一起,才能发挥创造世界历史的作用。可是,李洪志及其所谓的“法轮大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因此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他们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没有人民,便没有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出了一条具有独创性的群众路线,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相似文献   

7.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和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社会焕发出空前活力,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众所周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有领导(共产党领导)、有主导(政府主导)、以人民为主体,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以这一根本目的衡量,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具体成果是,在并不很长的30年时间内,实现了中国13亿人口从整体上摆脱贫穷、进入小康,中国的发展经验举世瞩目,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达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历史时期可能是人类史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时期。第三次世界大战和大規模毀灭性武器的运用,直接威胁着所有的人,无論他住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和属于那一个社会阶层。数百万人的命运决定于和平力量能否制止“战爭边緣”政策制造者的阴謀。除了少数追求超額利润的壟断集团及其奴仆外,誰都不願意支持国际紧張局势。人民不要战爭。人民是唯一能箝制战爭販子的活动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人民群众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这个問題具有巨大的理論意义和政治意义。众所周知,资产阶級社会学始終輕視人民群众的作用,而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論确凿地証明:人民群众在历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群众構成了社会的主要生产力,他們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发展創造物質基础。他們是任何社会革命中的主力,这些革命粉碎了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维度,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历史文明演进中考察了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化,城市朝着更加开放的文明方向发展。在这历史考察中彰显出了对于城市居民具体生活的人文关怀。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城市逐渐从自然的状态中脱离,随着城市发展出现了城乡分离的现象,人类的生活世界也出现了分工。在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关系对立起来,资本化城市空间中人的社会生活也出现了危机,主要表现为身体的控制,精神世界的虚无化以及自然环境的恶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废除私有制,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之上改变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实现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发展,才能创造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城市空间。这些理论启发我们城市的规划建设要秉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坚持人民城市的道路,要以人民为立场,对城市生活状况进行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归根到底是由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来决定的,而生产力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形式,亦即不能离开生产关系而存在。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同时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作用和影响。这里谈的是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主要包括生产工具和有一定劳动技能,会使用生产工具的人。生产力所以具有革命性和活动性,是因为人们为了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便去不断地改善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发展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经常通过阶级斗争得到实现;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阶级斗争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唯一手段;在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劳动人民在较为有利的社会条件下,主要通过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不仅是对党建理论的新发展,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在生产力理论和文化理论上,对生产力和文化进行了新的划分和归结;在群众史观上,对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地位进行了新的提升;在人学史观和社会史观上,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劳动素质与人的现代化曹树诸子平(江苏教育学院,南京,210000)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既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社会历史的主宰者和创造者。因此,现代化进程是由现代人推动的,现代社会是由现代人创造的。现代人的劳动素质是由多方面因素经过锤...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在历史上第一次科学的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因而基本上也是劳动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邓小平建设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事业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密相连,与亿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高等院校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坚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定位准确,创新理念,形成特色,以就业为导向,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职学院。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产力包括人和物这两个因素,即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这两方面因素。生产力中的人的性质主要是取决于人的精神力或智力的性质。生产力中人的精神力或智力主要是指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生产力的物的因素中,主要是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性质。生产力中劳动者的性质和生产工具的性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工具的物质技术性质对生产力的性质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经历了石器、铜器、铁器、机器时代,当今又出现了以原子、电子为代表的自动化工具。这些物质技术性质不同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和使用,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上物质生产力的不同受展阶段,从而决定了各个社会不同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五一” 国际劳动节,我们向为了国家前途和人民利益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礼。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推动历史前进。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就是庆祝劳动创造世界,鼓舞劳动热情,讴歌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在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进步中的伟大作用和光辉业绩。—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都是由其在生产力的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由其所进行的劳动创造决定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劳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8.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需要,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需要,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需要,是代表先进化前进方向的需要,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历史教学目的:在於使学生具体地认识中国和世界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其特点,通过正确地分析和总结,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於使学生学会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了然於它们和他们对於历史发展上的影响和作用,在於使学生充分认识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人类全部历史,是劳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从而理解只有劳动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历史主人翁。尤其重要的,在於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充分认识在悠久的中国古代历史中,我们的祖先一方面向自然、向压迫者、向剥削统治者和侵略者进行坚苦卓绝的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一方面对於文化艺术、科学发明的伟大贡献。充分认识在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中,祖国人民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