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研究俄语中存在的一些无否定词,却具有否定意义的句子。这类句子往往具有主观情态意义,具有反问或反语的修辞特点,与带有否定词的否定句构成句法同义现象,是一种规约性隐性否定。  相似文献   

2.
在口语交际中,人们出于"礼貌原则"常常运用一些不含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意义的表达形式隐含地表达否定意义,我们称其为隐含否定。这类隐含否定,通常位于应答句的句首,反映了讲话人客观或非客观、明确或非明确的取向性否定判断或禁止;具有情态否定或评述情态人际功能;其部分形式呈现出语法化趋势,具有语篇衔接功能。从表达形式上看,可以归纳为语气和语调、副词、固化结构和句法格式四种形式。根据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对这四类形式否定意义进行人际意义上的探究,我们发现各个形式具有不同人际意义,语气和语调、副词类侧重于情态否定;句法格式侧重于评述性否定;而固化结构根据与语气结合的不同状况表达了不同的人际否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Palmer认为在英语语法中,最难描写的莫过于情态助动词系统(Palmer,1979:preface)。情态动词之所以纷繁复杂、难以描写是因为它们在各种英语文体中使用频率极高,并且表达的意义与人的情感和意念有看密切关系。由于情态动词的意义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其否定形式及范围也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可以依据Palmer对三类情态动词(推测性、义务性、原动性)和两种情态级别(可能级、必定级)的划分,对情态动词的否定范围及语义进行分类分级研究;同时,鉴于可能级和必定级情态动词否定之间的语义约同现象,对逻辑等式Not—Possible=Ncecssary—ot;Not—necessary=Possible-not在情态动词句式中的操作规律加以探讨,结果表明该等式为解释情态动词否定形式问的互补现象提供了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4.
略论反问的否定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问具有否定属性.作为一种广义形态,它具有帮助句子实现语义上“二元对立“转换的功能,这种“语义颠覆“功能,当属否定的语用范畴而非疑问,因而将反问归于疑问句研究是不妥当的.本文阐释反问的否定功能,寻找其表否定的语义和形式标志,证明反问的否定功能在形式和意义方面都可以得到表征.  相似文献   

5.
周莉  安静  吴哲 《林区教学》2012,(2):51-53
针对俄英否定句式的对比分析,本文从两方面入手:显性否定与隐性否定。显性否定,是将俄语中含有否定语气词не、нет、ни及否定代词、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式与英语中含有not、no及否定代词、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式进行对比,探讨共性与个性。隐性否定,有两种表达形式,形肯意否(形似肯定句却表达否定意义)、形疑意否(形似疑问句却表达否定意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评价类句式与情态类句式出发阐释俄英否定句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反问句的否定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问句只问不答,它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而这“确定意思”的准确把握,需从反问句的结构特征人手。各种结构的疑问句形式都可用作反问,但其否定指向不尽相同:是非问和特指问形式的反问是对问句所含命题的否定,否定指向既涉及“质”,也涉及“量”;选择问、正反问形式的反问,否定指向主要靠语境决定,否定的是某一或某些肢命题。  相似文献   

7.
白语动词的否定形式特殊,该文以大理话为例,分析、归纳了几种否定形式及其后加情态副词的否定式种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句法学的角度多方面探析了英语情态语法范畴同否定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分宽式否定范围和窄式否定范围的三种手段,即通过情态助动词互补的手段;轻、重音的使用;否定词not的两种形式"n't"和"not"来区分宽式否定范围和窄式否定范围.  相似文献   

9.
赖鹏 《现代语文》2013,(1):151-153,161
英汉情态助动词在否定词位置、否定范围和疑问式的构成方面具有诸多差异,汉语的情态表达式由于否定词位置的不固定、在疑问句答语中肯定否定形式的不一致而体现了较强的标记性.由于标记性导致母语迁移,探讨英汉情态句的跨语言差异并确定其标记性强度,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师促进英美留学生汉语情态习得过程中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10.
口语表达中的"什么+引述话语"格式既可以表示否定,也可以表示质疑.从语用上看",什么1X"格式可以凸显说话人的理解焦点,或者寻求自我解释,或者寻求对方解释.表质疑的"什么1X"格式和表否定的"什么2X"格式两者在引述性特征上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在语音表现、共现成分、会话表现等方面表现出区别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从结构、语义、语用和修辞动因四个角度讨论铁岭方言反问句的总体概貌,铁岭方言反问句的结构类型灵活多样,有是非问、特指、正反问和选择问四种形式。根据否定语义表现的不同形式,铁岭方言的反问句从语义上分为直接否定和间接否定两类。铁岭方言的反问句还具有使用频率高、连续使用和使用范围广三个语用特征以及肯定性让步、否定性让步、推断性让步、扩展性让步和选择性让步五种主观化修辞动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留学生学习汉语反问句时出现的附加成分的偏误、标记词的偏误、语义杂糅等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对策:在教材编写方面,要突出容易出错或使用频率低的反问句功能类型;在口语课教学方面,精心设计出现各类反问句的对话语境;对反问句使用的普遍性偏误进行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13.
中古汉语VP-neg式疑问句句末否定词的虚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P-neg是中古汉语反复问句的主要形式,对句末否定词Neg的虚化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文章系统考察中古时期这一语法现象,结论是:1否定式问句末尾的否定词已经虚化;2带反诘语气副词的反诘问句末尾的否定词一般已经虚化;3选择问句里选择项末的否定词已经虚化;4带测度副词的测度问句末尾的否定词已经虚化;5带疑问语气副词“宁”的反复问句末尾的否定词没有虚化;6除前四种情况,反复问句“VP不”中的“不”没有虚化。  相似文献   

14.
汉语谈话中否定反问句的事理立场功能及类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现代汉语不、没类反问句(即否定反问句)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然谈话材料考察其使用环境及语义信息内涵,并由此出发探讨反问句的性质及话语功能。整体结论是,否定反问句常用于地位比较平等的说话人之间,通过已知或常识类知识表达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不同程度上的负面事理立场。这种事理立场具体体现为表提醒、意外、反对和斥责四个层级,其中以前者最为常见。本文也对语法结构与语用因素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5.
对133名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陈述、祈使和反问三种句类指令的理解和反应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落后学生对不同句类的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有显著提高;智力落后学生对陈述句和祈使句指令的理解和反应能力都显著优于反问句;在三个句类中,智力落后学生的反应能力都显著优于理解能力.教育者应提高学生对各种句类的理解水平,并在日常用语中多使用反问句.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留学生对反问句的习得情况,我们对中级和高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项目是四大类十四小类带有形式标记的反问句。对调查所得数据的分析表明:中高级水平的学生在反问句运用能力上有显著差异,而在理解能力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学生对反问句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存在显著相关。为此,我们提出了反问句的教学建议:一是在教材编写方面,在反问句的课文设计时少用文化背景因素复杂的情景;二是在教师教学方面,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操练上,让学生在练习中纠正有偏误的反问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广告事业快速发展,但广告语言却陷入了修辞困境:一方面广告语中运用的修辞手段层出不穷,不断翻新,广告语制造修辞幻象的能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广告语对受众的实际影响力和作用力却在不断下降。广告人的修辞努力不仅未能对广告语的效用进行增值,反而导致了其语用效力的下降,广告语正遭遇着严重的语言贬值。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广告创作者的修辞努力背离了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和修辞的根本出发点,从而催生了种种造成不良语用效果的负面修辞现象,其中较典型的有比比皆是的抄袭模仿、夸饰性用语的过度使用、语言的过度变异、言与实的严重不符等。在这些负面修辞现象的背后,掩藏着功利至上和技巧至上这两大流行观念误区。中国的广告语的创作只有抛弃这些流行的观念误区和错误的修辞导向,才能摆脱当前的修辞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南康客家话中的反问标记词"话起"是由"言说"动词引申虚化而来的,它常处于特定的重复回声问的语境之中,表"否定、意外、怀疑"等语义,比汉语普通话的反问标记词"难道"的使用范围要宽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