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识教育是丰富幼儿自然、社会、科学实验等力面知识的重要途径。这门学科内容很广,且与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但是,“纲要”所规定的常识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偏重于与幼儿日常生活有关的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谚,缺少激发幼儿求知探索欲望、与现代科学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常识。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时,只注重于一节课中单纯的常识教学,忽视了与自然、社会的直接联系,与其他学科的横向综合以及科学小实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这说明:好动是儿童的心理特征,动手操作,会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在自然常识教学中,就要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实验,通过动手动脑,激发他们对自然学科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第十册《杠杆(一)》这课实验较少;《斜面》则是实验器材料少,一般只做演示实验。我就利用学生的学习用品、家庭的生活用品,创设条件,加强实验,让他们多动手。  相似文献   

3.
一、探究程序常识教材内容大致分三部分 :自然常识、社会生活常识和社会常识 (地理、历史 )。自然常识课文的基本结构是 :首先在实践中提出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认知活动获得问题的结论 ,最后引导学生应用学到的新知识和能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图示为 :问题———观察实验———思考———结论———运用。社会生活和社会常识教材课文的基本结构是 :首先对认识的事物、对象提出问题 ,然后通过感知认识 ,形成能操作的概念 ,最后在总结过程中应用、发展与迁移。图示为 :问题———研讨———获取———应用。常识教学因教…  相似文献   

4.
小学常识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认识大自然中的物体和现象,懂得科学道理,并正确地利用它们来建设我们的美好生活。而认识各种物体和现象,懂得科学道理,往往是从观察和实验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凭语言、文字这些抽象的符号唤取学生表象的完整性和鲜明性,远不如刺激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所产生的知觉那样鲜明、具体和深刻。常识教科书,图多字少,并且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也比较多,而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基本上是在直观观察、动手实验中获得的。如果单纯的只让学生看画面,教师照课本上的内容讲,这样学生上起课来就感到枯燥无味。所以要上好常识…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首届(1993—1994年)自然常识奥林匹克竞赛,已于5月8日降下帷幕,然而却给广大自然常识教师留下诸多思索。 就从塑料杯子被烧了一个洞谈起吧。复赛里有一道观察实验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推测,利用试场提供的一支生日蜡烛、一只塑料杯子、一盒火柴等实验材料,完成验证自己推测的实验,得出有关燃烧的条件的科学结论,三个实验是:蜡烛在杯子向上的杯口里燃烧、在杯口向下并扣在大桌上的杯子里燃烧和在杯口向下凌空悬着的杯子里面燃烧,出人意料的是,我所监考的一个试场,有24人的杯子被烧了一个洞,有的在杯壁,有的在杯底,占该试场的80%。  相似文献   

6.
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生活和国防科技中,但是,学生对此却知之很少,原因是长期以来,物理教材一般比较重视基础的理论知识,研究了很多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联系实际只停留在书面作业和少量的实验操作上,结果造成学生的技术知识、甚至技术常识非常缺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将“传感器”单列为一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生活和国防科技中,但是,学生对此却知之很少,原因是长期以来,物理教材一般比较重视基础的理论知识,研究了很多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联系实际只停留在书面作业和少量的实验操作上,结果造成学生的技术知识、甚至技术常识非常缺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将“传感器”单列为一章,是非...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历史教学的“六个一”娄赫民(浙江绍兴县实验小学)小学历史教学只给学生一些历史常识,因而教材内容比较单一,往往是“一事一议”,头绪繁复。教学中除了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讲究生动活泼的教艺外,还必须注意把握好“六个一”:一、围绕一个中心。历史内容丰...  相似文献   

9.
申飞玲 《华章》2007,(12):56-56
对常识道德的反思是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一书的中心内容.西季威克在本书直觉主义一编全面地表明了他对于常识道德的观点.他极有意义地指出了功利主义与常识道德观之间的对立的表面性与非实践性,以及基本的道德对立只存在于这两者与利己主义之间.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崔健的歌曲<一无所有>、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书>杂志的编辑手记<请国人温习常识>等人选深圳多所中学的选修课教材和20多所国内名校的实验教材;广州市高中新教材特设"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也出现在高中语文读本里.2005年,奥运冠军刘翔事迹收入上海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试验本).  相似文献   

11.
1994年4月末,西子湖畔正是风和日丽、繁花似锦的时节。我刊与渐江省教研室在此合办申德自然常识研讨会。来自德国威尔茨堡的家乡常识学女教师安内莉泽·波拉克和来自中国十几个省市的自然教师共同切磋、交流教学心得,度过了难忘的时日。此处发表的是这次研讨会上两节著名的观摩课。一节是路培琦老师的“注射器”,我们只节选了其中最精彩的关于液压转动的部分;另一节是波拉克女士的“综合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2.
首先倡导一个常识:要看一个社会公正与否,只须观察其司法情况就行;要明了一个群体的人道状况,只须细看一下医院的服务情形便可;而要洞察一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并且远观其未来,只有深察它的教育发展,才是认识该国家的最佳途径。可惜的是,多年来我们将这个深入认识自己国家的常识抛诸脑后。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的潮流锐不可挡,加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以全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生产活动,离不开科学实验,小学常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和强化常识实验,并通过实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验的全过程离不开学生动脑、动手操作,但绝不意味着放手让学生对一些材料漫无目的地摆弄。为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必须规范操作程序,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操作。小学常识教学中的实验,都是为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逐步趋向预期的结论而设计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精写教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做到心中有数,使实验操作少走弯路。否…  相似文献   

14.
普通教育,卑之无甚高论,重在恪守常识。常识往往是最简单的,它无处不在,似乎人人都心知肚明;但常识又不简单,若常识走向异化,"底线"便不复存在。其实,常识背后,潜藏的往往都是本质问题、关键问题。关注教育常识,认识并掌握教育常识,进而恪守教育常识,是每一位教育者的必然选择。从本期开始,我们约请吴非老师给大家"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15.
<幼儿常识教学法>是研究幼儿常识教学的理论课程,又是一门有很强实践性的应用课程,在儿童科学启蒙和智能开发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作为幼师重要的专业课程,<幼儿常识教学法>教什么与怎么教,有必要作深入的研究.幼儿常识教学要把握幼儿思维的特点和大自然的固有特点,并善于运用实验、游戏等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心灵手巧”。要让孩子有一双巧手,就得让他们动手。幼儿园常识教学中,动手操作是指幼儿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幼儿通过操作直接获得知识,同时提高动手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的: 一、通过做科学小实验来培养在班里专设一只实验柜,里面放一些专供幼儿做小实验的材料和工具,如磁铁、陀螺、凹凸镜、放大镜、望远镜、指南针、电线、电池、小电珠、弹簧、塑料片、肥皂片、小锤小棒、小锣小鼓、废旧的钟表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07,(10):14-14
<正> 蛇、青蛙、蜥蜴等动物能够冬眠,这是大家知道的常识,但它们为什么能长期冬眠不死,这就使人不可思议了。1946年7月,在墨酉哥的石油矿床里,一位石油地质学家挖掘出了一只冬眠着的青蛙,这只青蛙被埋在2 m 深的矿层里,挖掘出来时它的皮肤还是柔软的,而且富有光泽,出土2天后才死去。那么,这只青蛙冬眠的时间有多久呢?科学家通过测定,这个矿床是在200万年前形成  相似文献   

18.
《植物学》“种子的萌发”一节中介绍了种子的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当时,我只知道死记这几个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增多,特别是学习哲学常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我想既然课本上介绍了种子萌发的外因,也应该有它的内因。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着手做了下面的实验。实验材杆:  相似文献   

19.
我是半路出家的自然老师。1978年,我的课程表填上了清一色的自然常识课,成了只上自然常识一门课的专职教师。我是个总想把事情做好的人,加上自然课原是我喜欢上的课,所以,一接手,我就摆开架势,扎进学校资料室,动手搜集自然常识教学方面的文章。我希望了解自然常识这门学科,希望了解有关这门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要求:“观察和实验是传授自然常识的重要手段,是自然常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尽量采用观察和实验,避免单纯地讲解阅读课文”。自然科学知识离开具体的观察和实验,好多问题就很难讲清。因此,教师必须按照大纲要求十分重视运用观察、实验手段,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对所看到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结论,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观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进行观察和实验呢?根据教学的不同要求,观查、实验可以单独进行或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