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成了读者、论者的热门话题。关于宝黛的性格,历来看法不一,莫衷一是。结合脂评家的论述和宝黛的性格实际,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可用“情不情”、“情情”概括  相似文献   

2.
中英文广告“双关”修辞法例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雷 《西江大学学报》2000,(1):56-59,69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对中英文广告中的修辞手段“双关”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采用对比的方法,了解“词义双关”和“谐音双关”在中英文广告中的使用及某些方面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断句的难题:以戏弄臣。这句话历来有两种断法:“以戏/弄臣”和“以戏弄/臣”。更有甚者认为这两种断法都可以,说是此语双关。这一说法,我认为不妥。因为这句话是蔺相如斥责秦王的,所以他在说的时候肯定只有一种停顿法,因而所表达的意思也只有一种。而且双关的几种情况(语意双关、谐音双关)中也不包括停顿双关的。  相似文献   

4.
曹著高续本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洋洋百万言,所描写的中心事件,系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纠葛,亦即“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之间错综复杂的对立和斗争。“木石前盟”,指贾宝玉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有三个宝玉:通灵宝玉、贾宝玉、甄宝玉,贾宝玉与通灵宝玉是真假同构的关系。贾宝玉和甄宝玉是一形二体、真假同构的关系,三个宝玉之间“真假同构、一形二体”的构造体现了作者的煞费苦心和叙事策略,在小说中具有特殊的视角功能和象征性文化意象功能,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美感和可读性,使得小说具有特殊的韵味。从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来看,这种煞费苦心的构造也是作者避祸的特殊心理使然。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有三个宝玉:通灵宝玉、贾宝玉、甄宝玉,贾宝玉与通灵宝玉是真假同构的关系。贾宝玉和甄宝玉是一形二体、真假同构的关系,三个宝玉之间“真假同构、一形二体”的构造体现了作者的煞费苦心和叙事策略,在小说中具有特殊的视角功能和象征性文化意象功能,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美感和可读性,使得小说具有特殊的韵味。从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来看,这种煞费苦心的构造也是作者避祸的特殊心理使然。  相似文献   

7.
不敢“娶”     
李鸿章的一个远房亲戚不学无术,考试时在卷内夹一张小纸条,称“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妻”。主考官看后乐了:这厮将“戚”写成了“妻”字。于是幽了一默:“中堂大人的亲妻,我不敢娶。”故意把录取的“取”写成了娶妻的“娶”,谐音双关。不敢“娶”@谢纯万  相似文献   

8.
小说“故事”、历史“本事”和“经书”义蕴三位一体的“千古未有之奇书”《红楼梦》,其第二层所记载的,是一部自神宗衰落至弘光国亡的明末“血泪”史.作为“金陵十二钗之冠”的林黛玉,自“史书”层面观,同样是一位与贾宝玉并列的贯穿全书的核心人物.我曾言,林黛玉在明史“人物系统”中的本来“角色”是史可法,兹作以比较考释.一、“前科”进士关于林黛玉的家世门第,《红楼梦》第二回有一段特别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翻开己卯本第三十一回,有一段脂评:“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惑?放颦儿谓情情”。这“情情”二字,第一个是动词,第二个“情”字,才是名词,指有情的人或物。大意是说,黛玉对有情的人(或物)才施之以“情”。纵观《红楼梦》全书,只有贾宝玉才是林黛玉“施以情爱”的唯一的“有情的人”。一句脂评,划定了林黛玉形象的性格,她就是为了贾宝玉的爱情而生活着,“没有恋爱生活,便没有林黛玉的存在。”①关于林黛玉形象的性格和爱情悲剧,述者颇多,本文仅对林黛玉形象的爱情心理作简单的分析,不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有何缘起?我们可从“石头”入手,开启四问: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这块“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前身吗?这块石头何“奇”之有?这块石头对全书的“情节”有何作用?以此四问,引导学生寻“石”探秘,开启《红楼梦》整本书沉浸式阅读之旅。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导读《红楼梦》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故事。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叙述了贾家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方面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和矛盾冲突。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林黛玉和薛宝钗。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老祖母看不上她,因为她身子弱,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在贾宝玉结婚那天被气死,贾宝玉悲…  相似文献   

12.
"一毛不拔"是一则运用语义双关的修辞方法构成的广告,而"咳不容缓"则是一则运用谐音析字的修辞方法构成的广告。广告创作能用双关就能用析字,但谐音析字式广告有可能对少数中小学生产生误导,这就需要对之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3.
也谈网络流行语“杯具”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先介绍了非网络流行语的“杯具”的用法及意义,然后叙述了网络流行语“杯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再着重从谐音双关的角度论述了“杯具”一词形成的机理,最后描述了“杯具”用法进一步的发展情况。网络流行语“杯具”与“悲剧”一词谐音双关;以“杯具”为中心,形成了“洗具(喜剧)”、“餐具(惨剧)”、“茶具(差距)”等一系列新词;“杯具”一词形成以后在其名词用法基础上又相继发展出形容词和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14.
"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生而衔来的一枚宝物,贯穿《红楼梦》的始终。它不只是一枚护身符,还是封建宗教、政治与道德的物化形态,也是贵族婚姻制度的代言,更是贵族自我危机中身份重建的寄托。看似没有生命的"通灵宝玉",却在贾宝玉的成长过程中,与其独特个性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立,表面体现的是以贾母、贾政为代表的封建家长与以贾宝玉为代表的贵族新青年之间的对立;实际体现的是没落封建贵族内部两种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对立;实质体现的则是没落封建礼教与新兴文化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5.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中,一共写了人物的六次“哭”,其中贾母两次,林黛玉一次,王熙凤一次,贾宝玉一次,“地下侍立之人”一次。不同人不同的“哭”,颇耐人寻味,细细研读咀嚼之余,确实感到了作为文学大师曹雪芹塑造人物时细节描写的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出现了一种巧改成语的广告词,这种广告词创作巧妙地将产品的特性与某一成语中的读音相结合,谐音双关,达到新奇引人的效果,人们称这种成语为“广告成语”。例如某明目器广告词:“一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前六集,其中有王熙凤、贾宝玉将回荣国府的时候,焦大大骂“……扒灰的扒灰……”的镜头。人们都知道,“扒灰”是指公公与儿媳妇乱伦私通。但是,“扒灰”怎么会这样解释的呢7原来,“扒灰”是由“污膝”的谐音“污媳”的意义引申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薛欢 《学周刊C版》2014,(2):222-222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艺术形象.以情为主.不甚关心俗事.有强烈的自我情结.自尊优越而又自卑敏感。在封建主义社会中.她对贾宝玉的一往情深,却遭到了无情扼杀,导致“泪尽而逝”。《红楼梦》是林黛玉悲剧性一生的真实写照。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以及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得到了林黛玉悲情一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曹雪芹是形,贾宝玉是影,《红楼梦》是曹雪芹人生反思;曹雪芹是将贾宝玉当一块无用的顽石在批判。并从“愚顽器质”、“女人形貌”、“病态习性”三方面探讨贾宝玉的性格。最后强调宝黛相恋的结局不是一场爱情悲剧,只是林黛玉的命运悲剧。在爱情问题上,贾宝玉并非悲剧角色。  相似文献   

20.
谐音双关.是利用词语同音或音近的条件.有意使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运用谐音双关,可使语言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委婉含蓄,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