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隐性课程由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制度文化环境构成;具有熏陶感染、激励导向、益智健体和审美体验等功能;高校应从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制度文化环境等三个方面来加强隐性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创新性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的科研、验证与技能实训三大功能,提出了从服务于教学的验证实验与技能实训的功能上强化实验室建设,就必须从实验环境、实验模式、实验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实验的激励考评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建设。分析了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创新性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学校应从管理制度上创造出激励创新的机制,应从实验室与系院教师在实验中作用的根本定位上,为实验室的创新性建设创造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高校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制度建设促进了社团的创新,社团创新带来的积极效应促使高校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和制度建设。从本质上看,社团的创新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高校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和构建的制度环境并非从一开始就能够促进社团的创新,为实现演化博弈的稳定均衡状态,高校的管理策略必须根据社团的反应不断调试,在不断调整、试错过程中构建最优的激励政策和制度环境,从而促进社团与高校的良性互动,增强社团的创新效率,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4.
高校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制度建设促进了社团的创新,社团创新带来的积极效应促使高校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和制度建设。从本质上看,社团的创新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高校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和构建的制度环境并非从一开始就能够促进社团的创新,为实现演化博弈的稳定均衡状态,高校的管理策略必须根据社团的反应不断调试,在不断调整、试错过程中构建最优的激励政策和制度环境,从而促进社团与高校的良性互动,增强社团的创新效率,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5.
高校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知识生产、传播、转移、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功能和任务,其中,高校宏观管理制度的创新是重要的条件性支撑。我国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应:将高校创新体系定位于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地位;打造有利于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外部制度环境;完善焕发高校创新能力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激励高校追求创新的质量认证体系;选拔和塑造一批高校使其成为国家或地方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要改变现状,营造创新性环境、建立创新性制度和树立创新性自我的意识不失为高校培养和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三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高校物流实验室的创新性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学校应从管理制度上创造出激励创新的机制,应从实验室与院系教师在实验中作用的根本定位上,为实验室的创新性建设创造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建设创新型组织的理念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建设创新型组织,既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建设创新型组织,应从办学理念更新、科技创新队伍和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及创新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等方面来着手,同时须理顺管理体制,推动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是高校开拓进取的主力军,如何激励教师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教师的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机制,是当今高校教师管理中不能忽视的问题.文章运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分析高等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中的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效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完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宿舍是高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各高校应从制度文化建设、硬件环境创新、学生骨干培养等几个方面拓展空间,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