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我们的作文稿件中,有两类稿件比较多,一类是写学校的,一类是写自己的家庭的。作文从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入手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写自己亲身经历以及发自内心的感悟总是更容易写好并打动别人,这是因为那样的文章中体现了珍贵的“真”字。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凡是优秀作文都在“发展等级”中大显身手,而材料出新则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怎样使学生的作文材料出新呢?笔者认为,应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徐龙年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6):51-53,58
作文不是什么特殊和神秘的东西,“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凡是有点文化和生活体验的人都可作文,都能作文。叶圣陶认为,学写作要训练思想,要培养情感。他提倡语文老师本人应经常练笔,并鼓励学生多写多改,自能作文,自能合度,力求写出既通又好的文章来。叶老还深刻 地批判了“应试偏向”,让学生走健康活泼的作文之路。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改革和作文教学仍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所有高考学科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而“发展等级”又是扎开作文评分差距最大的一块阵地,为此,高考专家疾呼:“得作文者得语文,得发展分者得作文。”下面笔者谨就高考中考生写得最多的记叙文和议论文谈几种“发展等级”突破技法:一、记叙文“发展等级”突破三法 记叙文在符合题意、结构完整、合乎情理的“基础等级”的高原上,还应矗立起立意深刻、叙事厚实、构思精巧的“发展等级”高峰:  相似文献   

5.
曹阳 《中国考试》2001,(4):27-28
学生问(下简称问):2001年高考《考试说明》作文“基础等级要求”中有“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的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两项要求?这两项要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曹老师答(下简称答):高考作文要做到“思想健康”,这一项要求提得并不高,它是一项基本性要求,因为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达意,如果我们在作文中所表达的“情”和“意”是不健康的,怎么能说这样的作文是好文章呢?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着力强调“训练思想”和“培养感情”对写好作文的重要作用,把它们作为作文训练的“两个致力的目标”。可见,这是一项“基础等级”要求,并不是一项超越考生的思想实际和写作实际的很高的要求。同时,这项要求也符合我们选拔  相似文献   

6.
黄梅 《四川教育》2002,(10):41-41
学生常抱怨:作文没有东西写,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干巴巴的不耐看。究其原因,是作文中没有打动人心的内容。罗曼·罗兰说:“要照亮别人,自己心中要有阳光。”写作时没有真情实感的投入,怎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呢?没有感触怎能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呢?感触不深又怎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佳作呢?所以,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是对生活要敞开心灵去感受,去领悟,即感悟。我认为:感悟即是面对生活,人们在思想上、心灵上深刻的感动、感受和感慨中,悟出某种人生的意义、价值或道理。感悟是一个人的思想,也是人的智慧。人们把自己对生活的领悟写到文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全国各地的作文都不约而同地提出“我手写我心”,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有些作文更是鼓励学生大胆袒露心迹,张扬个性。此举在于根治大话套话等充斥学生作文的顽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可到底什么是真情实感,怎么想就怎么写就是好文章吗?是不是可以完全抛弃古人“文以载道”的遗训,只要“文”好就不用管内容是否健康积极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胡欣 《吉林教育》2006,(9):49-49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过分重视技巧的传授和应试的研究,忽视了作文的主题——人在写作中的作用。因而研究“人”、“文”关系,从“人”、“文”的角度审视并改变作文教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做人是作文的基础,人格的高下直接影响文章品位的高下。这要求我们要教学生“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作文”,讲求提高人格修养和思想认识并以真实为基础来写作。文学是人的生命需要和生活需要。写作是表达这种欲望和冲动的普遍形式之一,是人心灵的一种最真挚的内在体验。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写作的主动性和和主体性,要有感而发,“我手写我心”,要有生活气息。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主动性、个体性不能在文中得以体现,文章必然因之而失色;学生在文章中虚假成风,不仅会对写作产生厌倦感,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虚伪的性格。所以我们呼唤“自由作文”、“个性作文”。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9.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作文应该是人们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它最能够表现人的真实自我,也应是最具有“个性”的一种表达形式;文章最忌随人后而人云亦云,贵在创新,唯有新意才能确保文章的生命力。对此,“新课标”理念引领下的“新”教材也对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改革要求:“…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不写空话、假话和套话;…写作要有新意,鼓励采用新材料,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通过有激情的文学语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图形、动态图像、声音、语言、颜色、音乐等于一体,为作文创新提供了资源保障,实现了现实生活在作文课堂上的延续,多种信息的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保持,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主要做法是:一、采集信息,巧选题目作文需要引导,题目就是引导学生思想的“催化剂”。多媒体作文教学在作…  相似文献   

11.
古代先哲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文应是学生的心声,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作文如做人,作文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生命润泽。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虽然提倡和鼓励学生写“真文”,说“真话”,叙“真事”,抒“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许多学生的作文几乎是假话连篇,空话套话满天飞,虚情假意,空洞无物,千篇一律,读了让人生厌。当“应试教育”左右着中国教育的时候,教育就被异化为一种缺少人性的教育。当前作文出现了一种追求功利的倾向,即考试怎么考,作文就怎么写;考试考什么,作文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12.
施之通 《文教资料》2013,(20):59-60
文章分析了作文教学的现状、当前学生作文不成文的原因,并提出了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减少束缚。活跃宽松氛围;以生活为师,道法自然;日日读学写,功到自然成;提供舞台,激发习作欲望的变“榨文”、“杂文”为“美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听、说的结合、还应加强“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注重从读到写的转化和迁移,促使学生作文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朱丽英 《考试周刊》2013,(88):59-59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从而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文章围绕作文教学的两个核心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赵春霞 《现代语文》2006,(9):119-119
一篇文章,不但要有好的立意、材料、构思,还要有好的表达,所谓“情动于衷而形于外”,“辞不达而意不至”。话题作文重在发掘写作潜能,提倡创新,弘扬个性。“个性”就是有自己的特色,不随人后。那么,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新妙而富有滋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精妙地润饰语言,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作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基本要求是通达。“通”即通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达”指的是语言文字能准确完美地表达内容。伴随着开放性命题方式的出现,中考作文在评分方面也作了相应的改革:作文分数由“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合成。在“发展等级”中,有一项为“有文采”,要求: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手法运用准确、恰当,文句有意蕴)。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有意识地运用鲜活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几乎所有教师都在告诫学生:作文要“写小事,写生活”,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现文章的真实性、可信性。然而,当学生写了所谓的“生活”后,教师们往往又觉得“不够味”,因为学生的作文立意不高,没能做到“志存高远”,没能做到“反映社会正能量和时代的气息”。曲高调低,真是难煞了莘莘学子:写小事,说主题不深刻、欠挖掘;主题深入了,又说题材太大太空、不切实际。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更好地做到“以小见大”呢?下面就以今年中考满分作文为例来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张夫侠 《教书育人》2014,(12):56-56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想象作文的重要性愈加明显。新课标也对小学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时进行想象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如能真正发挥“想”、“像”的功用,学生必能大胆、轻松作文。  相似文献   

19.
在创新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作文以“率真”为主,以“真诚”为高,以“个性”为美,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作文就其本质来说,是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的内在精神与独特个性的自由呈现。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旗帜鲜明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彰显自己的独特个性。在作文中描述喜怒哀乐,倾吐肺腑之言,叙述一念之差,吐露心中至爱,诉说烦恼忧愁,书写理想追求。发表主张见解,表现气质风度;用真话、真情打动别人,使一个个血肉丰满、富有个性、鲜活独特的“我”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彻底地消除作文中的那个社会的、共性的、面孔相同、个性相似的“假我”。  相似文献   

20.
一、摒弃立意“公式” 立意公式化是很多学生作文的通病。有些立意简直成了颠扑不破的铁公式——写蜡烛,必定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写蜜蜂,必定是“得到的少,付出的多”;这些公式,“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束缚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扼杀了学生作文的个性,给文章的立意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因此,立意要深刻,首先应冲出公式化的羁绊,寻找独特的心灵感悟,言人之所未言,发人之所未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