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优 《湖南档案》2014,(1):7-10
1942年春,新四军副军长兼二师师长张云逸,在盱眙县黄花塘师部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尽管师部窗户大开,里面依然炯雾缭绕,张云逸不时地咳嗽,他知道这是干部们在抽着树叶卷起的喇叭烟。散会后,竟有几个战士溜进会议室捡拾烟屁股。张云逸深有感触,找来第二供给部部长胡弼亮说:“我们当领导的要关心干部和战士的生活问题,吃的、穿的、用的都得关心解决。  相似文献   

2.
芊芊 《湖北档案》2014,(12):34-36
1942年春,新四军副军长兼二师师长张云逸,在江苏盱眙黄花塘师部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尽管师部窗户大开,里面依然烟雾缭绕,张云逸不时地咳嗽,他知道这是干部们在抽树叶卷的喇叭烟.散会后,竞有几个战士溜进会议室捡拾烟屁股.张云逸深有感触,找来第二供给部部长胡弼亮说:“我们当领导的要关心干部和战士的生活问题,吃的、穿的、用的都得关心解决.我们能不能办个烟厂,解决干部和战士们的抽烟问题.”胡弼亮听了很惊讶,办个烟厂谈何容易.张云逸说:“你们供给部是有办法的,当然困难是难免的,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把烟厂尽快办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张云逸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个:年龄最大(授衔时已63岁),比毛泽东还大一岁多;工资级别最高,是惟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资历最长,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更让人称道的是,张云逸不仅有着辉煌的革命经历,而且他的婚姻和情感生活也极具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4.
据史载,参加举世闻名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海南籍高级将领共有七人。他们分别是开国大将张云逸、上将周士第、中将庄田以及谢飞、云广英、符确坚和林青等同志。其实,这段史载让先人和后人都为之扼腕叹息的遗憾:因为它疏漏甚至忘却了当时地位与影响仅次于张云逸的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军长何畏。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海南人民的儿子——开国大将张云逸生平展》开展仪式。  相似文献   

6.
罗海山  韩学 《海南档案》2009,(3):F0002-F0002
9月10日上午,由省档案局(馆)、省委党史研究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馆)、文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海南人民的儿子——开国大将张云逸生平展》在省博物馆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7.
叶景 《大观周刊》2010,(29):43-43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李明瑞,韦拔群,雷经天等,领导了威震南疆的百色武装起义。百色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桂系军阀的嚣张气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右江革命根据地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广西右江地区领导发动百色起义之后创建的一大块革命根据地,邓小平、佘惠、赵秉寿等共产党员在根据地创办了《右江日报》、《士兵之友》和《红旗报》等报刊。  相似文献   

9.
右江革命根据地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广西右江地区领导发动百色起义之后创建的一大块革命根据地,邓小平、佘惠、赵秉寿等共产党员在根据地创办了《右江日报》、《士兵之友》和《红旗报》等报刊。  相似文献   

10.
某预备役师组建时间不长,但该师政治部主任郭志强关心支持报道工作的事情,在官兵中已是有口皆碑。这里只讲他的几件小事:求才。部队初建,百业待兴。根据预备役部队的特点,郭主任制定了通过对外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促进部队工作的工作规划。可当时师部缺乏专门搞报道的人,在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的情况下,郭主任决定多方求才成立报道组。他听说友邻部队有一名报道骨干将要下连队任职,就多次找有关领导把这名干部“挖”了过来;之后,他又从团队挑选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报道工作经验的基层干部,指定由新闻干事出身的宣传科长任组长,成立…  相似文献   

11.
张晓龙 《海南档案》2009,(3):7-7,19
今年,敬爱的爷爷张云逸离开我们已经35周年了。在我参军之前,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近十七年,爷爷一直是我心目中最崇敬的人。几十年来,他的音容笑貌总是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他的谆谆教导常常在我的耳边回响。  相似文献   

12.
张晓全 《海南档案》2009,(3):6-6,17
开国大将张云逸是第一、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常说:当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责任。人大代表就要为人民办事,向人民负责,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神圣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临沭是山东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八路军115师师部曾长期驻在临沭。刘少奇、罗荣桓、朱瑞、古牧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在这里战斗、工作、生活。临沐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相似文献   

14.
虎将李天佑     
杭东 《湖北档案》2008,(7):38-39
李天佑在七八岁时,只读了两年私塾,后来辍学在家干农活。生活的窘境,使李天佑从小就产生了离家出走闯点名堂的念头。1929年9月,李天佑在李扑等共产党人教育培养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11日,李天佑参加了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的百色起义,任教导营机枪连的排长,时年15岁。  相似文献   

15.
1941年,正在山东第一师范读书的张富鳞和全校师生一起,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来。 张富鳞参加的是隶属于宋子文的中央税警团。1941年12月,税警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孙立人任少将师长。张富鳞的职务是师部通信兵。  相似文献   

16.
闪光的足迹访老红军莫文骅将军本刊记者张历生1955年,莫文骅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莫文骅将军是我军的著名将领之一。他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底,他参加了由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历任红军参谋...  相似文献   

17.
一、江西撤职的"毛派的代表" 1929年夏,邓小平作为中央代表前往广西领导起义,他同张云逸等于12月和次年2月,先后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任红七军、红八军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  相似文献   

18.
吴子杰,1913年生于湖北省天门县.1930年参加天潜游击队,1932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天潜游击队侦察员、天门县黑流区苏维埃共青团团委书记,红军第七师十九团排长、师部收发副官、书记,红三军连长,红二军团参谋、侦察科长.在洪湖地区参加了一至四次反"围剿"斗争.  相似文献   

19.
等级观念,军队是分明,这也许是打仗的需要,“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军人只听首长的。倘若什么人的话都听,谁放个屁都引起反响,军队岂不要乱各高度统一,令行禁止,是得讲上下级观念,讲服从意识。不过,日常生活,非军事行动,不妨宽松一些。等级观念的弦,老是绷得紧紧的,会患神经质。我当兵的时候,搞过三年报道。常跑报社,结识了一些记者。待我任了指导员,还常常邀和己者来连队采访。有一回,连队在师部施工,一位记者完成采访任务后,由我送招待所去住宿。师部的招待所有两处,大招接待普通人员,。小招接待上级首长。记者…  相似文献   

20.
李晨鸽 《档案时空》2012,(9):16-19,1
学过中学历史的国人,大约都了解一点土地革命时期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的著名的百色起义。但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百色起义还有一个被历史湮没了的重要领导人——从国民党阵营倒戈过来的李明瑞将军。1931年初李明瑞率部进入江西革命根据地时,中央苏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肃反。这位有着坚定无产阶级党性和高超军事指挥才能、时任红七军军长的将军,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竟倒在了自己警卫员的枪口下,含冤而死,是年3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