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候变化议题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科学议题转变为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议题,其背后彰显着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利益和外交力量的角逐。在这种复杂利益矛盾的背景下,德班气候大会上的中国气候传播更加主动,传播策略更加多元。但德班气候大会之后,中国媒体在气候传播与环保形象建构方面仍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策略,如:进一步明确中国环保形象的定位;政府作为气候谈判和气候传播主体要积极提供信源;政府要积极参与不同社会机构、团体的气候传播活动,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要建立多层次的传播主体,形成传播合力,突出气候传播的人性化和真实感;应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水平,推动全民传播与全民参与,等等。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2014年1月10日,由西藏自治区"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西藏文化对外传播平台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西藏文化对外传播"平台建设专家咨询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20余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咨询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主持,他介绍了近年来在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14,(1):20-20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13日下午,"十年回顾,十年展望"五洲传播中心与新西兰自然历史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新西兰广播部长克雷格·福斯、新西兰驻华大使伍开文出席了签约仪式。五洲传播中心长期致力于中国题材电视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是国内最早开展纪录片国际联合制作的机构之一,与新西兰自然历史有限公司的合作始于十年前,双方合作拍摄了30多小时的中国主题电视纪录片,传播到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后,双方将全面深化合作关系,在节目开发与制作、传播渠道拓展、影视衍生品开发、人才培训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以国际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展开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中基本上是在中国自身的文化范围内展开的,但从晚明后中国的知识和思想已经传播到西方,同时,西人对中国典籍的翻译和研究开始使中国的古代思想和知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一个形态:中国学术和思想展开的空间大大扩大了,开始以一种世界性的学问在全球展开,走出了以前的东亚汉字文化圈;从事中国学术和思想的研究者大大扩展了,汉学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无论是传教士还是专业的汉学家。  相似文献   

5.
正5月2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学术支持,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承办的2020"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颁奖典礼暨2021"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在讲话中指出,当前,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相互激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应对百年未有变局的形势所需,也是国际传播机构、社会各行各业的使命任务所在。  相似文献   

6.
气候问题已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核心议题,将气候变化有意无意地等同于气候暖化,并从而与“减排”联系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全球化风险、国际道义与责任以及国家间利益分配和权力博弈的复杂问题。然而,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国际传播是一个充满多元学术传统的知识场域。中国的国际传播研究需要立足本土实践,尊重历史逻辑,抱持全球视野,充分处理好政策议程、实践议程与学术议程之间的互动关系,系统吸收好多个学科的理论贡献,在借力时势不断拓展知识边界的同时,着力塑造新时代的学术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平台系统发布会于2014年3月28日在北京举行。该数据库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于2010年10月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特别委托而承担的大型项目,项目具体实施单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是张西平教授和李雪涛教授。2013年10月22日,"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项目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并由全  相似文献   

9.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11月26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在对外传播领域召开的权威和高端理论研讨会。为了配合此次研讨会,本期《对外传播》围绕研讨会主题“中国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特别组织了一批专稿,之后本刊还将陆续选登研讨会的相关论文。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6月11日至12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协办的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重庆举行,研讨会的主题为"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该研讨会是对外传播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的高端理论研讨会,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中国  相似文献   

11.
这两年的国际气候会议为中国民众做了很好的环境与气候变化知识的普及,而公众的广泛关注又反过来促使中国媒体普遍加强了环境与气候变化报道。  相似文献   

12.
科学传播是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中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它不仅与传统的科普教育关系密切,同时它与传播学也有着深刻的联系。动漫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也日渐参与到了科学传播中,并因为其形象、具体、生动等特点对科学传播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如今,科学传播出现了向媒体转向的趋势,研究动漫的科学传播功能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方案”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国际社会开展平等和建设性对话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话语资源。本文认为,“中国方案”话语的国际传播实践与研究兼具现实与学术价值,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提供了思路;基于“中国方案”三类话语的国际传播策略,即政策话语降维体现普遍价值观,学术话语推动国际传播研究的中国面向,以及日常话语以情服人,可为中国未来国际传播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成为对外交流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的,是中国对自身发展愿景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是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方案。①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下,全球层面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缺乏、粮食安全、人口问题、卫生问题、跨国犯罪等层出不穷,要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形成共识,在共同的全球价值观指引下形成解决方案。应对不同领域的变化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在不断衍生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二级价值观,包含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以及与各个地区合作中形成的区域、领域命运共同体,如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卫生命运共同体等。本研究主要就我国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海外传播与认同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谭宏凯 《对外大传播》2009,(2):15-16,3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的提高,话语权问题顺理成章地由先前相对单纯的学术范畴演变成更加宽泛的社会关切。中国在国际舆论中一如既往的弱势与日益重要的国际地位的严重不相称,更使话语权成为传媒从业者和管理者心中的痛。“西强我弱”是关于国际传播与舆论态势的一个广为认同的基本判断。究其原因,就是西方传媒在传播领域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6.
作为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力量,中国企业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中国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国际传播,是宣介全球环境治理领域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重要渠道之一。国际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以及中国企业在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都为中国企业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提供了机遇。与此同时,西方舆论的攻击抹黑、中国企业自身国际传播能力不足以及在对外投资方面的资源能源倾向等也是中国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领域面临的挑战。有鉴于此,一方面需要持续提升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筑牢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企业自身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效能。此外,还应不断深化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国际话语和叙事的研究,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对外大传播》2009,(7):61-61
2009年3月20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北京设立了首个全球研究中心,为该校的学生、学者同中国各领域人士的研究合作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该研究中心主任为著名政治学教授吕晓波。  相似文献   

18.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要让世界全面地认识中国,也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讲好新中国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新中国史研究深刻回答时代新课题,也需要讲好新中国故事回应世界关切。为有效应对讲好新中国故事工作中仍存在的一些困难与挑战,应加强统一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和协同配合;加强理念创新,构筑全领域传播矩阵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加强风险研判,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差异传播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好国内国际两支队伍。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9月16日,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正式揭牌运行。该中心由文化部与上海市共建,是中国首个采取部省(市)合作新模式进行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海外文化中心。短短5个月,这所建在欧盟区中心地带的中国文化中心已经举办了几十场活动,成为在欧洲传播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被当地人称为"中国之家"。在新春丙申猴年到来之际,笔者在布鲁塞尔采访了中心主任严振全。记者:请您谈谈中国政府为何选在布鲁塞尔设立中国文  相似文献   

20.
《对外大传播》2010,(1):27-27
2009年12月11-12日,以“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为主题的第三届“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科创新基地、中国新闻史学会台办,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协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