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在目前孤独症教育康复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我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采取校本模式开展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工作,编制适合我校孤独症儿童实际情况的校本教育康复方案,并在训练模式、环境设置、训练方法、课题研究、课程研发、师资培训、师德塑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充实了学校教育康复的理论体系,提高了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为孤独症儿童成功走出孤独打开了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大力开展和医疗康复训练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致使培智学校教育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培智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是中重度智力障碍或智力障碍伴有脑瘫、语言发展迟缓、孤独症等多种类型、多重障碍的特殊儿童。显然,培智学校只凭一张医院的智力测定报告来接纳学生、按照入学时间实行分班的安置方式,已经不  相似文献   

3.
一、培智学校开设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课程的原由 2007年2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阶段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要坚持“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由学校因地制宜,针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考虑到其障碍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特殊教育同样有其内在的课程改革需求,特别是近年来培智学校的学生多为中、重度智障儿童或多重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兼有孤独症或脑瘫)。就语文课而言,培智学校的教师们普遍感觉语文课不知如何上,学生越来越难教,教师上课也越来越累。笔者基于多年从事智障、脑瘫、孤独症儿童教育的经验,在分析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孤独症儿童的个别化教育需求仍旧难以满足,本文以江阴市特殊教育中心校为例,探索基于现实条件的孤独症儿童培智学校教育的过渡模式,建议学校教师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个训支持类和班级支持类分组,优化有限资源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国家政策要求和我国孤独症儿童教育问题,收集第一手资料,论述以生活为核心的培智学校孤独症儿童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以促进培智学校孤独症儿童能力发展,满足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7.
学龄期自闭症儿童多在培智学校随智障班就读,但目前智障班日常集体教学活动满足不了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因此一些培智学校尝试开设了自闭症儿童个别康复训练课,专业的康复训练师也相继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活动。然而,随着康复训练活动的不断深入,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课渐渐显现出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训练目标过于零散、单一,缺乏多元整合性;训练内容相对独立,与学科教学内容脱离,彼此间缺乏统一性;训练方法多为被动训练,学生缺乏主动训练的积极性;训练结果多指向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掌握的达成情况,功能性训练缺失等。  相似文献   

8.
当前,培智学校教育对象已呈现程度重、类型多等特点.对他们进行康复训练能改善障碍状况、提高功能水平和适应生活的能力。为此,扬州市培智学校在康复训练的课程设置、实施途径、训练方法上做了初步的实践,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思考,以期为同类学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培智学校学生感知觉障碍的局限性培智学校的学生为什么需要进行感知觉训练?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来说,由于其自身障碍的局限性,导致他们某些方面的感知能力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影响到他们的认知活动。当今培智学校招生对象复杂,不仅仅是智力障碍儿童,还包  相似文献   

10.
当前,培智学校越来越多地招收了中、重度智障儿童入学,他们中的一部分有发音障碍,甚至个别儿童无语言(不会发音,不能书写)。另外,学校还接收了一些孤独症儿童,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极端缺乏。有资料显示,50%以上的孤独症儿童没有语言表达能力,无法与人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发音训练收效很慢,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安置模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一部分在培智学校。一部分在家庭或私立幼儿园.还有少数在普遍学校随班就读.这些孩子能否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问题越显突出,成为特教工作和普教老师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培智学校中的教育对象日趋复杂,但多以智力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和孤独症儿童为主,从总体看采用的教育策略统一且贫乏.特别是许多策略对孤独症和学习障碍儿童不完全适用,因此在多种对象共存的前提下如何因材施教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拟进行三类儿童的学习特征和教育过程中常用教育策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近日,记者来到广西南宁市培智学校采访。在聋儿语训科、脑瘫康复科、孤独症康训科和特教科里,记者看到了脑电图、肌电图、六导心电图、半自动血化生分析仪、电动牵引仪、可视音乐治疗仪等国内外较为先进的康复训练设备和训练器材,教师们正在“一对一”地指导患儿进行康复训练或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4.
作业治疗对提高身心障碍儿童的手部精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我国特校专业康复治疗人才匮乏,全国只有极少数的培智类学校开展了作业治疗。天河区启慧学校尝试在培智类学校中开发作业治疗课程,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针对学龄期不同障碍类型的中重度智障儿童的作业治疗课程体系,补充了国内对中重度智障儿童作业治疗领域研究的空缺,完善了中国培智类学校的"康教结合"体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培智学校的学生是以中重度智力障碍为主,同时伴有学习困难、语言障碍、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等,为了使这些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我校开展社会适应性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积极建构培智学校社会适应性课程,努力探索培智学校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真正做到让智障学生学会基本生活技能,适应社会,回归主流。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焦点。由于智力障碍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特殊教育需要,在培智教育中,历来非常重视教育与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2007年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已经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确立了生活在培智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但教育与生活联系的关键环节,还在于教学。探讨教学生活化的内涵、理论依据以及具体表现形式,可以为培智学校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明方向,也有助于分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卫芳 《成才之路》2013,(28):23-23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广范围脑功能发育障碍性疾病。前庭感觉掌管人的平衡感,能避免人在移动时跌倒,并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孤独症儿童的感觉统舍一般都是失调的。要通过在培智学校利用感觉统合运动来进行孤独症儿童前庭觉的训练,矫正孤独症儿童的前庭觉失调现象,并补偿孤独症儿童的身体缺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培智学校的劳动课评价正在经历从“经验”到“智能”的转变。我校针对智力障碍、孤独症等发展性障碍学生的特点,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运用个别化、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创新劳动课的评价模式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垃圾分类小能手”一课中,教师借助“教育大脑”平台,在课前、课中、课后对每位学生进行个性、精准、科学的动态评价,实现了学习水平的精准量化、学习效果的即时反馈和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云南省56所特教学校培智学生感知觉训练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大部分特教学校开展培智教育的年限不长,仅有一半学校了解康复训练课程标准的内容,但都一致认为需要开展感知觉训练.绝大多数学校开设了感知觉训练课程,或将其融到学科教学中开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频次因学校办学条件不同而各有不同.评估工具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轻度障碍儿童已经逐渐融入到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在结构上发生了根本变化,重度障碍儿童成为主体,残障类型趋于多元化,多重障碍人数逐渐增多。重度障碍儿童的康复与教育在许多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开始受到关注,特别是在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